郭巷:小镇风雨六百年

苏州日报 20130301 C第04版

■方仁

□方 仁

  【编者的话】
  苏州处处俯拾皆是历史是文化,即使普普通通甚至名不见经传的街坊闾巷,也可能保存着老宅古桥,留下过名人足迹,流传着动人故事。它们和众多古镇、古村、古街一起,成为苏州这部历史文化大书的最好注解。
  今天起,本报推出“闾巷钩沉”系列文章。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篇章,回溯鲜为人知的往事,这不仅是为了带读者领略历史沉积的别样精彩,更希望以此为丰富苏州的文化发展提供一束柴薪。
  欢迎来稿,来稿请寄:E-mail:szhj9163@126.com,并请注明“闾巷钩沉”字样。

  在古镇古村星罗棋布的苏州,葑门外郭巷小镇(专指郭巷集镇)并不起眼。不过,和许多古镇古村一样,这里也散布着不少古迹,哺育了不少名人,流传着众多故事。经过笔者20多年的搜集整理,郭巷小镇六百年脉络现已基本理清,特记述历史上尹山湖畔这方天地的风风雨雨,以飨读者。

  600年前“地官大夫”结庐隐居

  郭巷小镇的得名是否与郭姓居民有关,现在已无从考证。当地父老口口相传,小镇最早只有施、董、陈三个姓的居民,其中施家祖上来自崇明,据说是一只官船摇来的;董家祖上也来自崇明,曾在施府任吹鼓手;陈家祖上则是师爷出身,可能来自河南。对于郭巷的“郭”,不少父老认为只是附郭(外城)的意思。
  隆庆版《长洲县志》等史料记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令挑选富人做官,郭巷施家的祖先施宗义(字景仁)被选中,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做了福建建宁知府。他“操履端庄”(意思是行为清正廉洁),“精于政治,吏民畏服”,又得当地推荐、选拔了一批人才,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任用文学家、藏书家徐达佐(1333-1395年,字良夫)为教官。两年时间里,徐达佐像教自己的族人一样教授秀才,十分尽力,后来因病在建宁学舍去世。
  清朝乾隆年间编修的郭巷施氏家谱(正式名称为《尹山施氏家谱》)已于“文革”中上缴,至今没能找到,所以施宗义或其祖上是否已定居郭巷小镇,目前还无法确定。能认定定居郭巷小镇的最早居民,是施宗义的儿子施礼。
  苏州博物馆珍藏的一套民国崇明施氏《先世事略》中,收录了几篇来自《尹山施氏家谱》 的文章,其中《地官大夫尚仪公纪略》里提到,施礼字尚仪,性情高迈。明朝洪武年间,地方上把施礼推荐给朝廷。永乐年间,他先后担任过地官大夫(对财政官员的俗称)、陕西清吏司员外、福建监察御史等职。
  在担任地官大夫的时候,户部尚书、被誉为“明朝房玄龄”的夏原吉让施礼负责管理八闽地区的田税事宜。三年后,施礼完成任务,于是赶往京城,准备汇报经营筹划情况。一路上,他听到父亲病危的消息,星夜驰归,但到家的时候,父亲已去世五天了。他忍着悲痛进京,禀明情况后才回家丁忧。
  三年丁忧期满后,夏原吉再次招施礼赴任,地方上也相继邀请施礼出去做官,但施礼已经因哀伤过度而得病,难以应召,于是他“结庐于尹湖之滨”,安度余年。
  施礼隐居的“尹湖之滨”,就是今天的郭巷小镇所在地,所以60多年后出生的他的子孙施悌(字天禄)已经被说成“世居郭巷”了(见崇明施氏《先世事略·姚安太守天禄公纪略》)。
  根据夏原吉永乐元年(1403年)担任户部尚书的时间推测,施礼“结庐于尹湖之滨”的时间应该在1410年左右,至今已有600年。

  成化辛卯科举人不睬刘瑾

  施宗义、施礼等人做官,并没有让施氏子孙特别自豪,他们最推崇的是上文提到的施悌,原因只有一个:施悌是通过科举考试而做官的,比祖先们硬气!
  乾隆版《元和县志》和《姚安县志》《永州府志》 等地方志记载,施悌考中成化辛卯(1471年)科举人,当时才21岁。
  以后施悌多次参加礼部会试,可惜没能考中进士。弘治年间(1488—1505年),他被选为湖广永州府的同知,恰好永州知府人选空缺,于是,弘治十二年(1499年)施悌代理知府职务,“清惠相济”。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既清正廉洁,又注重民生。
  举几个侧面例子为证:一是当时掌管官吏升迁命运的考绩中官刘瑾(著名专权太监)召见施悌,施悌知道刘瑾的为人,竟然放大了胆子不去;二是湖广布政使(湖广地区最高行政长官)对待属下严峻刻薄,但因为施悌做得正,布政使找不到茬; 三是施悌曾奉命勘察郴州,路上遇到猺贼(指瑶族作乱的人),对方问施悌姓名。手下想用别的名字来应付,施悌却说:“我正要他们知道我的名字,为什么更换呢?”对方听到施悌的名字后,立刻说:“我们听说施公是个好官,怎么忍心侵犯呢?”于是解散而去。
  正德年间(1506—1521年),施悌出任姚安知府。姚安在今天的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一带,少数民族聚居,民风剽悍。施悌用礼法恩信教育百姓,还修缮学校,督促种桑植麻,除恶奖善,开启了姚安的文明风气。在城建方面,他又修建城内外街道,换上砖石。
  两年后,施悌因年老请求致仕退休,已打点好行装了,突然疾病发作,死在姚安,当地有百姓请求为施悌建衣冠冢,以此纪念他。
  施悌的棺木后来运回苏州,葬在尹山西麓,与祖先施宗义的坟做在一起,墓前有石猪、石羊等石兽。1751年,清乾隆皇帝下令将施悌的牌位放进墓旁的澹台子祠,一起受祭祀,并由施氏后裔主祭。

  助灭倭寇二义士在此捐躯

  施悌去世后约40年,郭巷小镇摊上了一件让人心惊胆战的大事———48个倭寇突然降临此地。
  初刻于1568年的江防专著《江南经略》记载,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八月十三日,53名倭寇出现在浒墅关,提督都御史曹邦辅亲自带领官兵围剿。当天夜里,官兵射死5名倭寇。这些倭寇此前曾抵达杭州、徽州、芜湖、南京等地,所向无敌,这次受挫让他们大为震惊,觉得曹邦辅难以侵犯。于是剩下的48名倭寇沿着偏僻的山路夜行到枫桥,抓住两位义士,要他们带着出海。
  这两位没有留下姓名的义士经过阊门时,对城上的人说,我们要把倭寇带到绝地去,你们可以火速前来追击。
  随后,义士领着倭寇来到宝带桥,又折向东面,来到郭巷。这里三面被水阻挡,于是官兵把他们团团围住。穷凶极恶的倭寇发现中招,竟将两位义士残忍杀害。就这样,两位义士在郭巷小镇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人生篇章。
  此后,经过半个多月的围剿,这些倭寇被全部歼灭。《江南经略》认为:“二人(指两位义士)之功多矣。”

  清朝嘉庆前后由村成镇

  虽然有官宦人家定居,但郭巷一开始只是尹山乡范围内的一个村落。很长一段时间里,尹山乡的经济中心是依傍京杭大运河的尹山镇(也称尹山市,这个市是集市的意思)。
  乾隆时期郭巷人施象堃所作的《远村印谱》里,有“村居兼爱稻花香”等印章,证实直到乾隆时期,郭巷还是个村。
  但道光十四年(1834年)成书的《吴门表隐》提到:“郭巷镇节孝坊为施尔宏妻李氏立”,可见当时郭巷已经成镇,算下来,成镇的时间应该在嘉庆(1796—1820年)前后。只是,那时的集镇还只是初具规模,街道只有一条东西向的郭巷街。
  成镇之初,郭巷集镇的人口仍以施、董、陈三姓为主,其中施姓最多,各房沿街建起二十来处厅堂,总建筑面积要占郭巷小镇的七成以上。
  施家最大的一房堂号为“笃行堂”。整座宅第位于郭巷街中段,最盛时占地面积约四五亩,总阔十来间,分东、中、西三落,深六七进,有大小房屋百把间。其中中落有雕梁画栋、气势非凡的正厅“笃行堂”,还有走马堂楼等建筑和花园;东落、西落分别有偏厅、小方厅等建筑。正厅据云有楠木梁,东间还悬挂有清代苏州知府陈鹏年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书写的“济世先赈”匾,这是笃行堂主人曾积极参与赈灾而得到的奖励。
  成镇之初郭巷还发生了一件奇事:施家的女儿和她的陈姓丈夫都活到了百岁。这不要说在人均寿命较短的当时十分少见,就是如今也实属稀奇。为此,朝廷特意赏赐他们一件黄马褂表示祝贺。

  辛卯年再出举人的历史巧合

  1891年,又一个辛卯年,郭巷又有人考中举人了!
  中举者名叫陈希濂(1867—1945年,字聆诗),是上面提到的百岁夫妇的后代。这一年,在来自今江苏、安徽、上海三地的2万多名参加江南乡试的考生中,他居然考中了第二名举人(亚元),轰动一时。
  与420年前中举的施悌一样,陈希濂考进士也没成功。后来,他担任过3年的江阴县教谕(祭祀孔子、管理秀才的教官),民国时期曾任东吴大学国文讲席,爱好诗文,有《吴门百咏》等诗集传世。
  陈希濂的中举,拉开了郭巷陈氏崛起的大幕,家族的兴旺持续到了今天。其中,陈希濂长子陈霆锐(1891-1976年)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法科博士、民国著名大律师。在他和同仁们的奔走呼号、多方交涉下,不允许华人进入、并将华人与狗相提并论的上海黄浦公园,从1928年6月1日起对中国人开放。此外,他还为“五卅惨案”受害纱厂工人维权;为“七君子”辩护;参与收回上海租界的会审公廨,维护了我国的法权。陈霆锐后任台湾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
  陈希濂幼子陈章教授(1900—1992年)为美国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硕士,曾任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无线电系主任20多年,是我国著名的无线电专家,被誉为“电坛宗师”,去世后一半骨灰撒在了郭巷市河和尹山湖的交汇处。
  陈希濂的孙辈也多杰出人才,孙子陈自明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是著名的小提琴家,被誉为“世界民族音乐布道人”;外孙茅于轼是我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清末—民国时期的商业繁华

  从清朝后期到民国时期,郭巷小镇依托不断增加的外来人口、便捷的水路、丰饶的物产,市面一度十分繁华。
  小镇泰安桥桥联“东接尹湖渔人网集,西连笠泽估客(即商人)船来”、“物阜民康受之以泰,山青水秀静而能安”,就是这一繁华的真实写照。
  清末诗人袁兰升的《郭巷》诗更是在夸赞这里“十里荷花迷画舫”等优美景色的同时,说这里“一湖菰米足渔家”、“蓑衣市小喧风晓,茭白船多聚日斜”,点出了这里盛产鱼米的特点和蓑衣、茭白的交易盛况。《苏州史志资料选辑)(2012年版)刊登的《苏州日本租界谈判始末》则披露,当年清政府还曾想把苏州的日本租界设到郭巷小镇一带,后来因日本方面不同意才作罢。
  对于郭巷小镇的老字号,《郭巷镇志》作了忠实记录,如“汪道生”、“董福隆”、“施同茂”、“江恒泰(太)”、“喻源兴”等烟酒、南货店及作坊。
  其中“江恒泰”是1908年苏州城乡73家知名酒业商号之一,主人江润泉来自徽州,在郭巷拥有房子上百间,四面八方的客人都来“江恒泰”喝酒、进货。靠着经营得法和勤俭节约,江润泉成为一大富翁,还捐到了一个清末的“四品黄堂”(候选知府)官衔。
  鉴于郭巷小镇地处湖荡地区,经常有强盗劫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郭巷还建起了商团。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郭巷集镇开设的生活、农具类店铺多达70余爿,其中仅茶馆店就有13爿半(半爿兼营烟杂货)。
  与此同时,郭巷小镇新建和重建了部分建筑,如原先位于尹山的澹台子祠被移建到这里,与施氏宗祠合二为一;原先三节形的木桥泰安桥被改建为花岗石拱桥; 桥南50米处还出现了一条东西向的南街;郭巷市河和尹山湖交汇处的青龙桥也得到了重建; 民国期间,郭巷小镇成为吴县第十四区、第八区区署驻地……

  解放后成尹山湖地区中心

  凭着一度拥有较多大规格建筑的优势,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区划调整中,位置偏于一隅的郭巷小镇成为乡(公社)政府驻地,从此彻底盖过尹山镇,成为尹山湖及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郭巷小镇的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多。解放时,这里的建成区面积只有0.097平方公里,1987年增加到0.23平方公里,2005年则已增加到2.85平方公里,街道除老街外,还新增了郭新东路、郭新西路、郭新北路、尹丰路和通达路、姜庄路、马村路等。
  在发展的同时,小镇原先的古朴味道正逐渐消失,如原先街面被过街凉篷覆盖、过往不用担心雨雪的现象已经消失; 四座大厅(明代施氏笃行堂、陈氏大经堂、清代施氏醉白堂、民国喻氏仁耕堂)以及澹台子祠、地藏王庙、烈土明王庙、西林庵、关王阁等建筑均已拆除;数十座砖雕门楼已经一座不剩;施尔宏妻李氏节孝坊、施廷正妻季氏贞节坊、澹台子祠北侧牌坊等4处牌坊也均已废弃。
  不过,如今郭巷小镇上仍保留着1座古桥、10多只圆堂(规格比大厅略小)、楼厅,以及不少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普通民居。其中,泰安桥已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郭巷街14—16号施氏木鼓礅圆堂仍保留有明朝建筑基础;38号李氏、51号黄氏、62号董氏均有考究的清代扁作梁圆堂,特别是51号黄氏圆堂,原为笃行堂偏厅,梁架保留有彩绘痕迹,园内尚有部分假山石;50号曾为中共地下党联络站;75号为民国名人、李根源好友、“七君子事件”中沙千里保人钱鼎(字梓楚)旧居。
  另外,郭巷街东段的街面也保持着旧式的弹石路面;青龙桥等两座古桥的桥板、民国时期苏州商会领袖施筠清祖居部分建筑等也得到了保留; 陈希濂故居门口的4对旗杆石虽已砌入驳岸,但保存完好。
  建议在尹山湖及周边地区的开发中,妥善保护、利用这些古迹。(照片均由方仁提供)(更正:上期《沈体兰:受到“圣雄”甘地接见》一文中,沈体兰应为周庄人(祖籍吴江雪巷村),特此更正并向读者致歉。)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