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福香雪海拆除120米围墙

姑苏晚报 20130128 A第08版

■沈红娣

本报讯(记者 沈红娣)一向以门票经济为“命脉”的光福香雪海景区日前做出“惊人之举”:拆除了隔离园内与园外视线的120余米围墙,取而代之为生态的自然溪涧,这也意味着,今春的赏梅客即使在门外也可赏尽“满园春色”。记者昨天在光福香雪海景区看到,梅园外侧围墙已全部拆除干净,景区入口处正在紧张施工,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将建成一个生态的溪涧作为屏障,而拆除围墙后,原本30余亩梅园将与周边村落、司徒庙、农家乐等景区融为一体。
  连续几天气温回升,光福香雪海景区的梅花纷纷进入“含苞”状态。以往赏梅只有买了门票进了景区才知道梅花开了几成,而今年,拆除了围墙,满园梅花将可以自然展示各种讯息。
  光福探梅由来已久。唐朝的陆龟蒙、宋朝的范成大、元朝的倪云林,都曾徜徉光福山水花木之间,留下了许多吟咏佳作。江苏巡抚,著名诗人宋荦,有感于花光如雪,流溢似海,遂题名“香雪海”,刻于岩崖,“香雪海”名动天下。光福景区负责人告诉记者,最初光福梅花开时漫山遍野,回环数十里,花光映照,暗香浮动,仿佛身临香国仙境,许多探梅客倘佯在野外梅林,整个光福便是一个“香雪海”的大景区。一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光福才设“香雪海景区”,并建围墙划定赏梅界线。被一堵围墙深锁,满园梅香寂寞的同时,从山顶望下来的景致也被人为地割裂。特别是现代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延伸发展后,目前仅有30余亩的梅园已无法承担起“香雪海”的盛名。
  事实上,香雪海景区可以观赏的内容非常丰富。在光福从事多年旅游管理的景区相关负责人朱贤平告诉记者,香雪海景区附近自然村落均以花草苗木为主业,不少农家以梅为生,销售自制的传统梅浆腌桂花,以及种植老“梅树桩”,更有当年红楼梦“黛玉葬花处”,而光福的四大雕刻以及工艺文化城等都构成了整个光福特有文化,“这些都是香雪海不可剥离的一部分,围墙不仅人为地将景区与这些文化剥离,更限制了视觉感觉,也让盛名香雪海大打折扣。”
  拆除围墙,站在路边就能赏尽“满园春色”,这对于一向以门票经济为“命脉”的香雪海将是一大严峻挑战。景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用进园也能观赏梅花,这一定程度上会对景区的经济收入造成影响,然而作为光福“香雪海”赏梅的最佳地,景区还是有着独特的内涵,如今,光福香雪海仍是赏梅的最佳处,这里除了梅花之外,还有十余方摩崖石刻和造型别致的梅花亭,以及粉墙黛瓦的闻梅阁,“小屋数盈风料峭,古梅一树雪精神。”记者获悉,经过改造后,游客站在邓尉山的半山腰,从上往下看整个雪海世界又将是另一种感受,此外要吸引更多“入园客”,景区也将进一步增加历史文化的内涵。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