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麒的《姑苏雅韵》

姑苏晚报 20050319 一卷136页

■邹绵绵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统称。通常称之为说书。又把只说不唱的评话称为“大书”,把有说有唱的弹词称为“小书”,两者都是用吴语讲故事的说唱艺术。它发生于明嘉靖年间,发展于清初。为明代陈继儒从当时苏州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情趣中拈出的“吴趣”之一。这门艺术“说、噱、弹、唱、学(演)”一应俱全,表演场景简单,由一个或二、三个演员,反串不同的角色,用吴侬软语和委宛清丽的唱腔精巧细致地去表现和反映生活。难怪有诗人说:“评弹,是苏州的另一种园林;评弹是通向古城的一条小巷,穿过这条小巷,看到的苏州,美不胜收。”

    苏州评弹艺术的发展过程是吸收了昆曲腔调和民间小调来充实和完善自己的说表、弹唱。如弹词音乐、唱腔逐渐形成的各具风格的流派,便是它艺术成熟的标志。至二十世纪初,苏州评弹已成为江南最大的曲种,流行于苏、沪、杭长江三角洲一带吴语地区的城市和乡镇。解放后,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繁荣,苏州评弹在北京、西安、哈尔滨、南宁、广州、香港等地演出,赢得了不少知音。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苏州评弹不仅屡赴港台演出,还走出国门远扬海外。为让世界了解苏州,显示了它独特的风情和魅力。

    《姑苏雅韵》的作者系中国民主同盟江苏省国风书画院副院长、苏州吴门画院院长王锡麒。作者画善人物,早年以传统人物画入手,尤于明代画家唐寅、仇英两家画法研习最深。后受“新人物画”的影响,学习和借鉴了通过笔线和点+,色彩和水墨交汇的表现手法,使表现的人物形象益见形肖神畅。其作品《新春》、《谱新歌》分别入选全国美展和全国新年画展。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又复归对古典人物、绮罗仕女画的创作,作品以笔墨清新洒脱,造型准确生动,结构优美和谐为主要特色,受到广泛称赞,誉其为“当代唐伯虎”。这一称誉即是指他对唐寅人物画“线条细劲,设色妍丽”和“笔墨流动,挥洒自如”两种不同画法的熟习精能。

    图示《姑苏雅韵》的画格实亦脱胎于此,加上作者又是一位擅弹擅唱的评弹票友,故在此图创作中尤见得心应手。

    作品在构图上采用了特写的手法来表现评弹的表演形式和场景;在结构上偏重“写实”,凭着扎实的笔墨功夫和造型能力,将两位手抱三弦、琵琶的演员的“手面”(即手势、面部表情)表现得形神兼致,并通过这一“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情景,使苏州评弹艺术“以声传情,以情传神”的表演特色溢于画面。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