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培凯: 昆曲应该称“百戏之模”

苏州日报 2015/10/15 A第03版

■施晓平

这些年昆曲走出低谷,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但社会上还存在着不少认识误区。昨天,做客苏州昆剧院“苏州昆曲讲堂”的著名学者、香港“非遗”咨询委员会主席郑培凯对此表示,他不赞成将昆曲说成“百戏之母”,而应该称“百戏之模”。

  昆曲是我国各类戏剧的“模特”

  提到昆曲,人们往往会想到“百戏之母”的说法。从事“二十世纪昆曲传承”等项目研究的郑培凯说,这种说法不准确。因为昆曲起源于元朝后期,但之前我国已经出现较为成熟的戏剧了,包括北方的杂剧、南方的南戏。昆曲跟许多戏剧一样,是在南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存在昆曲孕育其他戏剧的现象。
  不过,昆曲在明代中叶之后,因魏良辅创制水磨调而风行一时。郑培凯说,此后文人雅士竞相创作剧本,通过各种戏剧情节展现水磨调的优雅。这种音乐与软糯的苏州话发音相通,别的音乐无法超越,最终把昆曲推上了中国戏曲舞台的巅峰,其他戏剧纷纷模仿。因此,昆曲是中国各类戏剧的“模特”,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

  昆曲杀出重围流传至今不容易

  关于昆曲还有另一个说法,就是属明代四大戏剧声腔之一。郑培凯对此认为,这是现代学者提出的说法,是中国人喜欢用“四大”之类概括事物的体现。其实明代戏剧声腔很多,当时的太仓人陆容在《菽园杂记》里提到了五种声腔,包括海盐腔、余姚腔、慈溪腔、黄岩腔和永嘉腔;魏良辅提的也是五种,即昆山腔、海盐腔、余姚腔、杭州腔和弋阳腔;吴江人沈宠绥则认为有海盐腔、义乌腔、弋阳腔、青阳腔、四平腔、乐平腔、太平腔等七种。
  “总的说,就是我国戏曲的声腔很多,昆曲能在这么多声腔中杀出重围,流传至今,还在国际上引起轰动,可谓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是非常不容易的。”郑培凯对此认为,这说明昆曲确实是我国的文化艺术精品。

  提高全民素养推动文化复兴

  尽管现在许多人被昆曲折倒,但还是有不少人觉得,昆曲文辞太深、曲调太雅,是“阳春白雪”,他们看不懂、听不懂。郑培凯对此建议,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全民素养,扭转这一现象。
  “现在不少人生活条件好了,心思只放在追求土豪生活上。其实,生活中有比LV包包、百万元名表、香车豪宅更美的东西,只要进入风雅的昆曲,就可以知道这一点了!”郑培凯说,关键要沉浸进入,一次看不懂看第二次,两次看不懂看第三次……多次下来一定能看懂,观众的文化素养也会在观演中不知不觉提高,反过来促进昆曲的发展。“当然,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也要想法设法引导、帮助提高全民文化素养。”郑培凯说,“只要大家努力,昆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兴旺,我国的文化一定能复兴。”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