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最美的声音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与苏州”之评弹篇

苏州日报 20050701 六卷085页

■刘晓平

“小孩子吃不了苦是成不了大器的”,年轻的评弹演员袁新华在中国评弹网上这样鼓励自己。而今天已经成名的评弹表演艺术家盛小云、袁小良说起成名的历程:评弹学校、评弹团,十几年的跑码头,琵琶丁冬的背后有很多人想像不到的艰辛。

    陈遇乾、俞秀山、马如飞、周玉泉、夏荷生……评弹艺术,正是在这些响当当名字的传承中,不仅积累了一大批堪称精品的传世书目,更以其独特的吴方言语言音韵、柔婉甜美的弹词音乐,伴奏三弦与琵琶所传出的清雅风格,包括男女演员演出服装的丝绸质地以及桌围椅披上的“苏绣”工艺,使它不仅成为吴方言区的文化象征,更与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和驰名中外的园林一起成为苏州的“文化三绝”之一。

    口耳相传的400多年评弹历史中,一代代艺术家呕心沥血,代有创新。陈调、俞调、马调、魏调、周调、夏调、徐调、薛调、蒋调、张调、侯调、丽调等等,这么多的流派唱腔在各地的曲艺与戏曲中并不多见。上个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最兴盛的时候,说书艺人就有2000多位,江浙沪演出书场就有700多家,听众基础之广泛也是不多见的。但繁盛已成为历史,到今天经济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有更多的时尚娱乐形式蚕食了评弹的听众、演出场所,但更深的原因还是很多从业者受急功近利的习气影响,剧目老化、表演不细腻,失去了曾经深厚的听众基础。

    陈云说,评弹艺术要“出人出书走正路”。评弹表演艺术家在演出时,一人多角,一心多用,绝不照本宣科,而是根据听众的不同与自身修养的充盈,不断予以改进,常演常新,使这一口耳相传的艺术充满智慧和鲜活的生命力。

    至于书目,许多长篇弹词都是历代艺人几经锤炼而成经典的,如《珍珠塔》、《玉蜻蜓》、《三笑》等。但今天的很多演员很少能潜心创作,醒木一拍,只有惊险刺激的情节,没有吸引听众的细节,致使评弹听众大量流失,只剩下一些年老的观众带着源自评弹辉煌时候的热爱前来捧场听书。

    评弹艺人们当然也是一肚子的苦经,跑码头的生涯就是拎一把琴,不能顾家,常年在外,一档书的回报是100元左右,再好的演员也相差不大。付出与希冀收到回报之间的落差让很多从业人员更没有了潜心钻研艺术的心境,市场萧条与艺术创作处在恶性循环中。老艺人相继离世,新艺人后继乏力,古老的评弹艺术也面临着如何改善生存状态的难题。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评弹团、书场、评弹节、评弹学校、评弹博物馆先后成立起来,对年事已高的艺术传承人也给予了各方面的关心,抢救他们的艺术资料。

    评弹走到学校去,走向社区里,走进企业中;评弹走到台湾,走出国门,听到的都是赞美的声音。台湾的听众说评弹是“中国最美的声音”,年轻的大学生们也开始选修评弹,评弹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评弹又可以随时随地把现在流行的时尚生活添加进来。年轻演员袁新华说不管多苦,她会继续努力。成了名的盛小云、袁小良说,评弹传承是他们永远的事业。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