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弦宣卷”与锦溪

苏州日报 20050419 六卷011页

■李惠元

元、明时期,出现了一种由唐代的变文和宋代的和尚说经发展而成的民间说唱艺术——“宝卷”,江浙等地又称其为“宣卷”,至清末已出现专业演员。宣卷的种类有苏州宣卷、四明宣卷、杭州宣卷等。古镇锦溪是宣卷流行最早、最广的地区之一,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宣卷将唱曲、说表融为一体,以唱为主,说为辅,多为坐唱。伴奏以二胡为主乐器,兼以杨琴、琵琶、笛子等。内容大多移植传统剧目,如《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香莲》等。因艺术感染力强,表演形式又比较简单,深受百姓喜爱。由于时代的动荡,各种宣卷几乎在解放前已趋近衰亡,但在锦溪,宣卷却呈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早在明清时期,锦溪的寺庙、道院及街头茶馆随处可见宣卷表演,因演出中突出了扬琴、二胡、竹笛、响铃等民间乐器和江南丝竹曲调,故被称作“丝弦宣卷”。丝弦宣卷的表白有点像“说书”(苏州评弹),但又带有很重的本地方言;这样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合老百姓的各种口味。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以歌唱新时代为内容的丝弦宣卷在锦溪张家厍村一带再度盛行,演出的剧目还在昆山县群众文艺会演中获了奖。改革开放以后,锦溪的不少乡村兴起了“宣卷热”。这些艺人全是清一色的农民,农忙时务农,农闲时排练、演出。大多为自娱自乐,有时也外出挣钱。其演法比旧时更灵活,说表中掺杂着“南腔”“北调”,唱曲中“结合”进了现代沪剧、锡剧的名折名段。这样既保持了原有的特色,又在内容和形式上作了创新,更具时代色彩。

    我亲眼目睹丝弦宣卷的演出,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一天,我到乡下去做客。吃过午饭,亲戚将两只八仙桌往场头一放,不知从哪儿钻出了一个“宣卷班子”。村民从四方涌来,坐的、站的围得水泄不通。

    演出者共五人,三男二女。桌子正中是一位手执醒木的“说书”艺人,桌前站着两位唱曲的女性,手中敲着响铃和竹板。两位“琴师”则端坐在桌前伴奏。但听醒木一响,全场立刻安静下来,一曲“三六”序曲响过,演出正式开始。他们表演了《唐伯虎点秋香》片断,演唱了《孟姜女》中的折子戏。说表惟妙惟肖,唱腔甜美糯软,女声中夹杂着男人的假唱和“和调”,配合十分默契。说表、唱曲、琴声、笛声融为一体,引得满场阵阵喝彩。最后一个节目是锡剧《沙家浜》中阿庆嫂唱的《定能战胜顽敌渡难关》,声情并茂,让我们这些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倍感亲近。演出结束,表演者走下“台”来,混入了人群中间,竟再也找不出来。

    由于锦溪与周庄毗邻,锦溪的宣卷班子也常常出没在周庄的街头巷尾。我娘舅的班子便是其中之一。他们的场子就摆在沈厅对门的茶厅里。观看的人很多,有本地的居民,也有外地游客。他们的表演为周庄之夜增添了不少斑斓的色彩。

    近年来,随着各地民俗文化的繁荣,丝弦宣卷还在吴江、青浦、嘉兴的一些乡镇频频亮相……“丝弦宣卷”不仅是锦溪等地的,也是苏州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遗产。这朵古老的民间艺术奇葩,穿越漫漫历史岁月,只会弥久弥香!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