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藏”着一个“面条王国”——做面条做出175项专利

姑苏晚报 20160707 A第09版

■周伟蔚

   本报记者周伟蔚

  做面条,一件极其简单的小事,如果做到极致也可以成为艺术。在吴中区木渎镇,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间小面条店做起,20多年来,怀揣一颗初心不变,最终缔造出一个庞大的“面条王国”:100多个品种、165项外观专利、10项发明专利,简简单单的面粉在他们手中有了千变万化的身型。昨天上午,记者探访了这个神秘的“面条王国”。

  把面粉“玩”成了100多种花样

  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木渎镇藏中路的这家穗儿食品厂。从外观来看,工厂的门面很普通,一辆货车停在院子里,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往车厢里运货。“我们每年要生产24000多吨面条,各个大超市里,你都可以看到我们生产的面条。”老板娘刘盛敏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
  从二十出头的少女到年过半百的奶奶,刘盛敏的大半辈子都是在做面条中度过的。厂里目前能生产多达100多个品种的面条,对她而言,每种面条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她清晰记得每一款诞生的过程:“这个富硒紫薯面是5年前和江南大学一起研发的,当时可是全国第一款紫薯挂面呢。很时髦的。”“那款面叫辣木面,你没听说过吧?我们当初想做一款糖尿病人也能吃的面条,找原料找了很久,最后才找到这个可以控制血糖的辣木。”一说起面条,刘盛敏的眼睛里就会发光。
  “有人会说,面条不就是用面粉做的嘛,有什么好折腾的。其实,这里面的名堂可大着了。就像外国人看意大利的比萨,无非就是面饼上加点蔬菜和肉,但意大利人偏偏把比萨做成了世界有名的艺术品。”记者看到,这个“面条王国”里的面条,光颜色就多达近二十种,形状更是千奇百怪,长的、扁的、飞机形、蝴蝶形、蘑菇形……就在采访的功夫,刘盛敏仍然不停地接着电话,原来,她又在琢磨新的造型,正在让工厂制作一批动物系列的面条模具:“婴幼儿造型面,款式多一点,小朋友吃着新鲜劲足。”

  简单的面条离不开持续创新

  记者采访的当天,老板金根明并不在厂里,他去参加一个面条行业的研讨会,同时还要试吃几款国内新出现的面条产品。对于工厂的员工来说,这样的事情太常见了:“老板不常坐在办公室里,要一直在外面跑的,除了见客户,更主要的是接触国内外的各类专家,学习最新的技术。我们的面条可是一直走在技术发展尖端的。”
  “现代人的嘴越来越刁。不只是说吃东西的种类更稀奇,也是指人们对于食物的品质要求会很高。”刘盛敏说,自己二十多年的做面条经验里,创新是最重要的一点,多尝试永远不会错——
  做面的技术要创新,老一代做面条,大多就是碱多一点少一点、水多一勺少一勺,而这里做面条,要求得更多,比如前几天,厂里请来了日本乳酸菌领域的技术专家,请教如何把乳酸菌应用在婴幼儿面条中;做面的原料也要创新,传统概念中的面条就是添加点鸡蛋、南瓜、核桃等常规蔬果,而刘盛敏不但将所有可能放在面条里的蔬菜水果试了个遍,甚至还专门在太湖边开辟了一块有机农场,作为果蔬面的原料基地;做面条的工艺更要创新,二十多年前的街边小作坊模式早已被取代,如今厂里的车间已经升级为国家级无菌实验室,想进入一线车间的人,刷卡、输密码、无菌消毒,一步都不能少……

  坚持做面条需要一颗不忘初衷的心

  从当年街边的夫妻老婆店,到如今行业内大牛、省内唯一一家面制品省级龙头企业,金根明和刘盛敏可谓把面条做到了极致,金根明更是被同行称为“面条大王”。
  “做了这么多年面条,确实有朋友提各种建议,有的说可以做些地产投资,有的说可以引入一些社会资本。建议都很好,但对我们来说,还是简简单单把面条做好就行了,这也是我们最擅长的。”刘盛敏的话很朴实,她告诉记者,面对产业多样化发展带来的利益诱惑,能够坚持在“做面条”一条路上钻到底,凭的就是一颗不忘初衷的心。
  而做面条也不再是一种单调的事业,金根明和刘盛敏依然在自己缔造的“王国”里不断尝试、变革。据介绍,工厂目前除了自有品牌的生产外,还给20多家品牌做代加工业务,但随着生产流水线的逐渐饱和,目前已经很少再接类似的量产订单,反而把目光放在了自有品牌的转型升级上。他们经过调研发现,现在各种料理店、酒店对于半干面的需求很大,这是一个商机,但半干面量产对于冷链运输要求很高,为此,工厂已经开始了全程冷链配送的立项申请、构建。可行性报告前几天通过了“相关部门的验收,下一步很快可以启动了。”刘盛敏说。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