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步盘金绣的后尘?

苏州日报 20040229 一卷107页

■杨帆

本报关于盘金绣的一篇报道引发了苏州老工艺人的关注,在他们看来,作为苏州城市形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苏州工艺中不仅盘绣需要关注与挽救,湖笔、苏灯、漆雕、檀香扇,这些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工艺人口口、手手相传的传统工艺电面临着落的危险。

    李荣森,苏州剧装戏具合作公司负责人,这个在苏州工艺界浸润了20多年的老工艺人,其父亲乃至爷爷都是“圈中人”,用他的话说,因为吃的就是刺绣饭,所以很关注这方面的信息。看了关于保护盘金绣的报道,李荣森觉得从苏州工艺的发展现实看,有很多“手艺活”已经到了与盘金绣相当的境地了。  

    李荣森告诉记者,事实上盘金绣的历史还可以向前追溯,他曾经亲眼看到过保存在故宫博物馆的标有“苏州织造局制”、采用盘金绣手法制作的清代大龙袍,这样算起来,盘金绣起码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他说,盘金绣过去主要用于制作宫廷贡品,而在清朝灭亡后,盘金绣50%以上运用在戏衣加工上。在他看来,这样的手艺活现在没人做、没人学,经济效益差是最主要的原因。

    他这样算了一笔账,按照盘金绣等刺绣行当里工钱结算的规矩,几十年前大约是一个绣娘做完10株、约70米长的金线可得工钱1元,而现在同样的工作量价格达到了15元,一方面,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比,绣娘们仍然觉得工钱太低,另一方面作为出钱请她们代加工的工厂、公司却觉得由此提高了不少成本。他指着手边的戏衣告诉记者,一件戏衣平均的市场价格大约为800元,其中刺绣成本占去了60%,而在上世纪70年代,虽然同样的戏衣平均只卖到270元,而刺绣成本只占30%,目前是加工方与代加工方都有苦衷,过去求活干的绣娘们嫌工钱少、刺绣活伤眼睛、费时间,而需要加工的厂方在成本提高的情况下还要求绣娘们接活。这样一来,有的绣娘放下绣花针、改行了,不会刺绣的年轻人自然不愿意来加入这个行当了。他透露,过去苏州会用盘金绣制作大龙袍的绣娘要找出1000个出也有,可现在最多不会超过20个。

    面对盘金绣走向没落的现实,李荣森更多对整个工艺行当今后命运的担忧,他所在的剧装戏具公司目前几乎是全国唯一同等建制的剧装、戏具制作单位,虽然这两年凭着大量的电影电视的制作揽到了不少生意,但与过去全国几百个剧团演出的需求来说,公司的市场萎缩还是惊人的,原来900多职工现在只留下了几十个。李荣森扳着手指告诉记者,工艺行当里发展前景堪忧的还不止他一家,漆雕、檀香扇、裱画、苏灯等都是这样。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堪称一绝的“画郎中”就处于后继乏人的状态。苏州的裱画艺人中有很多是怀有绝技、能修裱古旧书画的妙手高师,有着“画郎中”之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文博单位,每年都有一些古旧书画要拿到苏州来修裱,还有不少的个人收藏家也慕名而来。目前,虽然裱画市场从业人员多达近干人,但“画郎中”却越来越少,原因还是因为古旧书画修裱的饭不好吃,一画郎中“吃不饱”,有的文博单位经费都比较拮据,有些古旧书画能不修裱的就不拿出来了,即使要修裱的,也把工价压得很低。此外,苏州的特微立体雕刻、核雕,曾经被称为“苏州两朵花”之一的“通草堆花”等都已经处在岌岌可危的境地。

    如何改变苏州工艺的现状?李荣森等有着自己的看法,对于桃花坞木刻划归苏州工艺美术学院的做法比较肯定,因为苏州工艺的存在是苏州味得以保持的关键之一,要发展,就必须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支持。桃花坞年画因为关注和支持避免了灭亡,也取得了传承和发展,采取一定的扶持政策将有发展潜力的民间工艺在政府引导下推向市场是工艺界比较普遍的看法,要后继有人,有市场、有效益是关键。

    谁会步盘金绣的后尘?我们希望拥有关注与支持的苏州工艺能摆脱式微之路,煌煌盘金绣能再度生辉。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