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一个属于苏州的春天别名

城市商报 20160312 A第04、05版

■贾茹


  本期嘉宾

  王祖德

  桃花坞木刻年画省级传承人

  徐惠泉

  苏州市文联副主席

  洪锡徐

  苏州工艺美院教授

  王雨中

  苏州科技学院教授

  主题

  桃花坞木刻年画的
  传承与创新

  主持人

  贾茹

  在苏州众多的传统民间工艺里,桃花坞木刻年画,是一个值得苏州人骄傲的文化名片,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美术史、民俗史上确立了它应有的地位。
  桃花坞年画前身为苏州木版年画,在明代已有印行,清初更有发展,乾隆时代达到鼎盛期。最多时开设的大小画铺有数十家之多,且大多集中于阊门外的山塘街和阊门内的桃花坞。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桃花坞木刻年画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它的生存、传承等问题受到了各界广泛关注。
  2001年,“桃花坞年画社”划至苏州工艺美院,通过定期举办研修班,让桃花坞年画有了新传人;2006年,桃花坞年画博物馆在朴园成立,在发挥博物馆展示的同时,通过“年画习训班”形式,面向社会推广传统技艺。2006年,桃花坞年画被列入国家首批非遗名录。
  2014年,在苏州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家在苏州·德善之城’新桃花坞年画主题创作活动”的启动,再次激活了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又重新回到了老百姓的视线中。报纸杂志的招贴版面上,大街小巷的户外广告栏中,地铁车站的数字宣传屏上,一幅幅以公益广告形式出现的桃花坞年画成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艺术作品,古老的民间艺术通过与现代化的新兴公共媒体相结合,发挥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应有的社会价值,成为苏州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明代起桃花坞年画成江南水乡特产
  “桃花坞木刻年画古称‘姑苏版’,苏州在明代已有印行,清初更有发展,乾隆时代达到鼎盛期。”今年76岁的王祖德自1962年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了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创作。
  “苏州的年画生产地集中在桃花坞大街,从北寺塔到老阊门一带。明清时期乃至解放前,这里都是苏州工艺美术的集中地,更集中的是苏州的木刻年画。”王祖德说,之所以集中在这里,首先这里是苏州雕版作坊的集中地,年画要手工画了以后用木版刻,这为年画的制作提供了条件。其次,吴门画派在苏州,除了“吴门四家”外,还有很多的人从事绘画创作,桃花坞年画提供了绘画人才的宝库。“有刻版的人,有绘画的人,集中在桃花坞一带,形成了苏州的桃花坞木刻年画。”
  桃花坞木刻年画是我国流传于民间最广的传统年画品种之一,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四川绵竹年画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木版年画”。题材上,桃花坞年画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平民百姓,社会生活新闻,历史故事传奇及三百六十行等无所不包,而以吉利喜庆题材最受欢迎。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尺幅也是多种多样的,诸如门画、中堂、挂屏、斗方等等,大凡室内外适于张帖之处,都有相宜的幅式,其中以门画销量最大,据说是因为它能把邪恶拒之门外的缘故。

  新中国的新桃花坞年画历经兴衰

  随着时代的变迁,桃花坞年画创作的日益衰落,加之印刷技术的日新月异,曾经兴盛一时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倍受冲击,呈现颓废之势,很多店铺和刻板艺人勉强度日。
  20世纪50年代起,苏州市文联对桃花坞木版画开始了详细的调研工作,对传统的旧版的桃花坞年画开展了挖掘、整理和枪救,组织画家和民间艺人恢复生产,正式成立了“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
  王祖德就是年画社里的一员。王祖德的家乡在上海郊区,自小受传统工艺的熏陶,父亲做的就是版画的活计。50年代来到苏州上学后惊喜地发现,桃花坞木刻年画和父亲刻的如此相似。父亲告诉他,自己做雕版年画的手艺就是苏州的师傅来上海教的。
  后来,王祖德的两位老师——吴羊故木、费新我也建议他创作年画,一来是家传的手艺,二来他也有美术基础。于是62年王祖德大学毕业后,开始创作桃花坞木刻年画。王祖德说,最初是在东北街49号工艺美术研究所,和四个同学两位老师一起,成立了桃花坞年画研究组,后来并入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当时以苏州水乡为主题,进行了一大批创作,并且到英国、美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展览,反响强烈。
  20世纪50年代到八九十年代,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创作高峰期。以凌虚、杨云清、王祖德、张晓飞等人为代表的桃花坞年画艺术家创作了大量的新年画作品,这些作品创作水平和制作质量都非常高,有许多作品入选了全国美展和全国年画展,并获得了很多奖项。

  新桃花坞年画的创作激活传统艺术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印刷技术的电子化,数码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信息社会的现代文化使传统的年画失去了它原有的供求市场和民俗意义。
  “如何使这样一门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颓败的泥潭,使其在新时期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真正属于它的艺术魅力和价值,用中国形象表达中国文化,传达中国精神?”徐惠泉介绍,2014年,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苏州市文学艺术联合会,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部门联合主办的“家在苏州·德善之城”新桃花坞年画主题创作正式启动,大量以新时代为主题的桃花坞木刻画围绕着传统的道德伦理、当代人的理想追求和精神状态、苏州的城市发展与社会文化状况等主题进行创作,再次激活了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
  徐惠泉说,此次创作有个人创作模式,也有团队创作模式;不仅有如顾曾平、姚苏等老一辈的艺人,也有如顾志军、王雨中、张天星等中坚力量,还有不少年轻的艺术家参与其中,形成了老中青艺术家共同参与的创作人员结构。“这些艺术家中,不仅有师徒、师生的合作,而且还有感人的父子血脉的相守,特别是魏本熊先生在临终前叮嘱儿子魏卓融完成他生前的年画创作,令人感动。这样一群坚守桃花坞年画核心创作价值的艺人们坚持用自己的热忱和信念使得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迎来了新的创作高峰。”

  年轻团队的加入让年画焕发新生

  王雨中的团队由几位年轻的老师和一批大学生组成,自2014年开始创作桃花坞年画,两年多来,通过不断的摸索、研究,他们对桃花坞木刻年画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开始很陌生,比较迷茫。”王雨中说,因为平时都是纯绘画的创作,对于桃花坞木刻年画没有研究,进入构思阶段后,感觉比较困难。通过搜集资料,不断地研究、思考,团队中的学生和老师们一起,慢慢开始草图阶段的构想。“新桃花坞,什么是‘新’?我认为包括造型、结构、色彩、主题上都要去研究,不是去复制,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最终,团队的创作造型定位为以现代的人物造型,从社会新的风尚这些方面入手进行创作。“第一批草图三十余幅作品完成后,图示上让人眼前一亮,还是很有收获,但跟传统版画一对比,发现没有分量。”王雨中说,2014年,整个团队处在摸索阶段,也有些纠结。
  2015年,他们把第一批的作品重新梳理,后来确定以姑苏水乡造型、服饰为基础进行创作,通过对老的传统版画进行分析,决定采取简洁的语言,视觉元素力求单纯,让观众看得更直观。第一批作品出来后,在苏州科技学院的展厅展出后效果不错。王雨中说,那个阶段认为,桃花坞的色彩应该是饱和、鲜艳的。
  “整个创作过程中,一直在思考传承与创新的问题。有没有新意?有没有从传统中走出来?”王雨中说,经过不断研究,团队的第二批作品有了很大的变化,让高彩度的画面进入中彩度,使色彩转为淡雅,看上去比较柔和,体现一种诗意。“从开始接触主题创作,到作品的形成,从思想上是个跨越。”王雨中说,桃花坞是大众文化,接地气的,大学生团队的加入,经过两年的周期,他们的作品在今天打下了时代的烙印。
  以公益广告的形式让年画重回百姓视野
  从古至今,桃花坞年画都是以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年画或宣传画的形式出现,进入21世纪以来,这些传统的样式被新兴的媒体传播所淘汰。而这两年新桃花坞年画创作的推广形式紧跟时代脉搏,以出现在大街小巷,各种公共媒体中的公益广告为主要的宣传手段,创新艺术作品呈现的宣传载体。
  “把桃花坞木刻年画转化设计为公益广告,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发挥创新力的契机。”洪锡徐在设计的时候,并不是进行简单的转化工作,而是一次次深入的再创作。
  洪锡徐说,在设计风格上,继承唐宋以来一千多年的苏州所积淀的苏式典雅,在体块、色调上减弱火气,寻找灰调,使它们带一点淡雅的姿色,友善地与“和谐宜居的苏州”相向而行。力求与画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在作品之间则寻求其统一成套。
  “当然,设计中寻找许多苏式的图形元素是非常必要的,但绝不是原生态的照搬,而是碎片化地再熔炼。”洪锡徐说,这些苏式碎片,有传统的手工图案,比如传统的云纹水纹、剪纸图案、蓝印花布图案、檀香扇的创意图形和吴门才子文徴明的山水等等,有园林花窗、船桥运河、桃坞旧图、昆曲脸谱,有古典有当代的苏州景观,还有现代的园区雕塑。在标语字体的选择上,以基本字体为主,不使用花俏的字体抢镜头。
  如今,新桃花坞年画公益广告已经亮相在苏州的街头,在没有了年画的新时代,使得桃花坞年画在诸多方面得到体现,在功能拓展方面得到实现。
  “把传统的遗存注入现代的观念,让现代的生活接续传统的精华。”洪锡徐说,因为经历了这一次有意义的工作,他也产生了一个梦想:因为一波又一波的拓展行动,让桃花坞年画重新回到我们的年节中来。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