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玉中的猴

城市商报 20160220 A第07版

■黄鹤钟

吉祥文化总是与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有所关联、相互渗透,也突出体现在年文化中。
  猴年已至,以生肖为符号是中国年的特有色彩。今天聊一聊吉祥玉中的猴。
  以猴为“吉语”、“讨口彩”由来已久,今刊登照片主要是明清两代玉雕中猴的形象,这些常见的“辈辈猴”、“马上封侯”、“灵猴献寿”等富有趣味,是大众审美所需求,其以寓意手法来象征、谐音、假借等,以猴的形象为素材加工成艺术表象——吉祥图,以图面与寓意赋予精神文化内涵。
  “辈辈猴”(大猴背小猴)(图一)这一借用、比喻、隐喻、象征的表现手法,传递了趋祥的意愿。吉祥题材体现了匠意之美。而匠人过去多居于社会底层。人们普遍期待吉祥降临,遇事总想图个好兆头。追求吉祥是人类本能,反映出质朴气象,或许这才是中国吉祥文化的基本特征。
  同样,一卧马背上骑一顽猴,便喻之为“马上封侯”,这在明清玉雕中刻画甚多(图二、图三、图四)。虽有加官进爵之意,今不妨看作激励向上,也算正能量吧。“马上封侯”的表象塑造了独有的吉祥文化的内涵,受人喜爱,流传至今而不衰,成为吉祥玉文化中一经典之作。
  另一别有匠心之作的“三不猴”,其诙谐亦具调皮情趣,构造出鲜明个性。三猴相背而围坐,一掩耳、一遮目、一捂嘴,生动地将猴的灵性和顽性呈现得趣味横生,怎不令人心境变得平和、舒展、畅快一些呢!“三不猴”的图意,本质是揭示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现象,暗示出避祸就是趋福。玉雕《击鼓猴》(图五),拟人化的刻画,活泼的创意,象征过年喜庆。
  当然,传统吉祥文化的产生和存在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及背景,但人们总以积极的思维来自我振奋。在人之常情的感召下,吉祥文化在明清两代广泛流行,形成“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饶有情趣的民间艺术形式,雕琢出形形色色的吉祥器物,图像已为人们信仰空间中的另类表现。
  “灵猴献寿”(图六、图七)与西王母故事有关:灵猴偷吃西王母的仙桃而长生不老,故有“千年不死老猢狲”之传说。桃有“寿果”之称,猴与桃组合便有献寿与庆寿之美意。吉祥题材的玉器是对人们心灵的一种慰藉,也因而广受人们的青睐。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