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苏州湖笔的“锋颖”

姑苏晚报 20160909 B第11版

■李婷



  用大隐隐于市来形容寻找古吴三阳笔庄的过程,是最为合适不过的:在东吴北路边一条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弄堂深处,与笔墨纸砚完全不搭的各种店铺快要让你忍不住放弃的时候,沿街玻璃柜台中的几排毛笔终于让你放心了。

  这幢三层小楼是三阳笔庄手工制笔之地,笔庄主人倪颂霖并非制笔专业出身,然而对湖笔特别有好感的他却带领着几位正牌苏州湖笔制作传人,在苏州湖笔制作技艺传承的道路上顽强行走了数十年。
  湖笔制作工艺主要工序有五道:水盆、结头、装套、择笔、刻字。1985年进入苏州湖笔厂的潘海婴擅长的就是头道工序“水盆”,在三阳笔庄三楼的一个小房间里,潘海婴展示了挑选“锋颖”的水盆功夫,简简单单的几招,其实已经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场精彩的表演。从材料盒中挑出一缕已经粗分好的羊毛,轻轻地在沉有不少细细毛丝的水盆中湿一下,潘海婴已经像问诊的医生一样看出这一片的特点,毛身是直是弯,锋颖是长是短,色泽的深浅变化,与此同时,她记忆中马上跳出已经挑好的其余毛料中,哪一些与手上这一片可以配套,迅速从水盆前方的工具架上找到“那一片”,掺在一起后开始一根一根地剔除出无锋的废毫,这一连串动作熟练准确,几乎仅凭心、眼、手三位一体配合出的那种感觉而已。——记录此系列举动的文字描述虽仅百余字,但她这些本能似的反应其实只用十几秒就完成了。
  要做到如此的熟能生巧,除了勤学苦练,当然还需要天赋。当年在厂里工作时是计件工资:谁能从厂里发下来的固定原料中最大量地挑出可用毛料片,谁的收入就多。“真的,做这活儿看来是需要点天赋的,师傅教我时也就一句话,要把‘黑子’(即锋颖)选好,能选好就可以独立操作,就可以教给你做更高档更有难度的品种,手艺才算有进步。不过,那时候就是有不少工友做来做去做不出,一天下来啊,水盆台上的毛料乱糟糟堆得像个小山包。”潘海婴回忆起来忍不住轻轻地笑,借用梨园行的话来说,这就是“祖师爷没赏饭吃。”
  潘海婴在苏州湖笔厂里的师傅们几乎都是浙江湖州制笔户的后人。从1996年做过的一次统计中可知,自1937年后从湖州迁到苏州落户的湖笔艺人共129户/310人,计有择笔116人,水盆165人,装套24人,结笔头刻字5人,资料记录上皆有名有姓。
  与潘海婴搭档进行择笔的是李慧琴,1973年她走进苏州湖笔厂的大门后,三百余人的厂子里一大半都是老人家的情形令她记忆犹新,做笔是一个可以做到老的行当呀!如今的李慧琴择笔时也得戴上眼镜了,在临窗的桌面上,一盏小台灯,一把工具刀,一小碗胶水,就是她的全部装备:一支看上去已经不错的毛笔在她手上,还要
  进行一丝一毫的挑挑拣拣,
  熟练如她,一天的工作量仅十余支而已,“这个择笔可是提升我们水盆制作成果最重要的一个工序啊!”站在李慧琴身后的潘海婴很怕不懂行的访问者看不出同伴工作的重要性,“可以这么说,择笔过去是我们厂必须的工艺流程。现在不少制笔作坊为了节省成本,完全放弃了这道工序。还有些离谱的,连水盆的一些细生活也省掉了,那样做出来的笔,怎么用啊?”
  坚持苏州湖笔制作技艺不走样,是倪颂霖的原则,不仅如此,为了找到符合毛料要求、多年生长的山羊,他正打算与养殖户签约专门饲养为三阳笔庄供应毛料的山羊,“一切都要从源头,从细节上去追求品质,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精品来。”
  如今的三阳笔庄,是苏州湖笔制作技艺区级非遗保护传承单位,李慧琴、潘海婴、胡晶耀三人也是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三阳笔庄的正阳牌毛笔,更是众多书画名家和爱好者的首选,甚至远销日本。著名画家杨明义每次来笔庄,总要购买不少好笔;著名书法家曹宝麟对学生畅谈书法奥妙时,盛赞“苏州三阳笔庄,甚获吾心”。
  为了让更多未成年人走进中国书画和苏州湖笔的殿堂,近年来,倪颂霖力推画信,画博物馆、画大运河、画更多的文化遗产,他认为,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时,守住苏州湖笔的“锋颖”才是一件有意义、可持续的壮举。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