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金扇面浮现民间

苏州日报 20040413 一卷69页

■王芬兰

近日,市民袁先生来电向记者反映,他在桃花坞大街惊喜地发现了在苏州已失传几十年的泥金扇面。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找到位于桃花坞大街160号的“舒莲记扇庄”,听业主王健和他的师弟讲述他们探寻、摸索泥金工艺的过程。

    40岁的王健和38岁的徐家东是学习扇艺的同门师兄弟。作为当时最年轻的一代制扇艺人,他俩从苏州扇厂下岗后,继承了师傅的衣钵,接下已传了几代并已有上百年历史的“舒莲记扇庄”,并至今维持着这家并不起眼却是这一带唯一的手工制作扇子的小作坊;据王健介绍,泥金是许多扇面制作工艺中最考究、精致的一种,明朝时候用得最多,苏州的泥金工艺是从明末清初传下来的,当时深受文人墨客和士大夫们的喜爱。但是,解放后,由于金子统一由国家调配供应,量少价高,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也不允许艺人继续做泥金扇面这种“奢侈品”,泥金工艺就开始在苏州慢慢消退,并逐渐销声匿迹。据王健和徐家东的初步调查,除了古玩市场,苏州市面上现在已难觅正宗泥金扇面的踪影,类似的贴金扇面倒还有批量生产的。

    苏州市场上到底有没有泥金扇面?记者特意向苏州工艺美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工艺檀香准牌扇厂和苏州扇厂等多家单位了解情况,发现这几家老牌工艺厂早就不生产泥金扇面。苏州扇厂的颐总非常肯定地告诉记者:“老的泥金扇面早就没有了,我们现在只做贴金工艺。”

    师兄弟两个怎么会想到尝试这种在苏州已经失传厂数十年的老工艺?王健说,那纯粹是一种偶然。3年前,王健偶尔从…—名收藏家于里看到了一张从明朝流传至今的泥金扇面,经过了这么多年,扇面依然金光闪闪,毫无褪色的痕迹,上面的名家书画也没有走色。制作扇面已有十几个年头的王健看了心动不已,他感叹:“这真是扇面中的极品!”此后,他从这名收藏家手里借得了这张明朝的泥金扇面,带回去仔细研究琢磨。虽然深知泥金工艺要求极高,不是一般人所能掌握,但是吃了十几年的扇子饭,看到这么好的东西,王健“手脚都痒”了。于是,他带着这张扇面四处探访请教老艺人,从一些虽然没有亲手制作过泥金、但对泥金多少有些知道的老艺人嘴里了解这门手艺的制作要求,并采用反思维来推断要达到泥金扇面的视觉和收藏要求,应该要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以此来倒排制作步骤。凭着自己平时积累的扇面制作技术,王健和徐家东开始动手尝试制作泥金扇面。但是,尽管浪费了很多的材料和精力,还是屡试屡败。3年中,两人反复尝试,直到两个月前,王健终于制成了第一幅“基本可以看看”的泥金扇面。在经过反复推敲、改进,并在老艺人的指点下,王健说他俩现在已基本掌握了泥金扇面制作的工艺。

    “泥金是把金箔或金粉和成胶泥状,涂饰在白扇面上。”王健介绍,做成一幅泥金扇面需要一天的时间,少则也要7到8道工,— 工艺要求非常精细。为了防止薄如蝉翼的金箔飘走,制作时需要在特制的玻璃格里,最好还要戴上口罩。制造泥金的金箔必须打得枯彻,要薄要烂,制造出来的泥金才能细腻,所以泥金也称“浑金”。王健说:“‘泥’与‘贴’完全不同,时间一长,泥金和贴金的区别就能明显看出。”他拿出明朝的泥金扇面与刚刚保存了一年的贴金扇面比给记者看,即使同样用的是24K的金箔,贴金却很容易褪色,因为贴的时候,常常会在宣纸和金箔间留有空隙,由于金箔特别薄,长年累月就容易氧化发黑;而泥金手法则能让金箔与宣纸完全吻合,几十年之后仍能保持金光闪闪,比单纯的白色宣纸扇面还容易保存,所以特别适合作为收藏名家书画的扇面。

    据徐家东介绍,前些日子,有位擅长扇面画的老先生来扇庄看扇子,结果老先生“慧眼识真金”,一下认出了店里刚出样的泥金扇面,老先生激动地表示,难得一见这么好的扇面,并一口气定制了十几面,这也是师兄弟两人尝试制作泥金扇面以来最大的买家了。现在,师兄弟两人已完成了近30幅泥金扇面,并已全部被定购。据悉,一幅泥金扇面在上个世纪40年代,至少价值4个大洋,这在当时相当于一般人两到三个月的收入。而目前在古玩市场上,有些年代的泥金扇面花几千元还买不到。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