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绽放艺术之花

苏州日报 20160606 A第03版

■姚永强


   来自乌克兰的油画家伊万(中)在其个展上,与来自南非的艺术家查尔斯(左)以及来自乌克兰的雕塑艺术家巴沙(右)交流心得。 □记者 姚永强 摄
  □苏报记者 姚永强

  “迁徙——国际当代艺术家邀请展”于近日在苏州工业园区易高产业园开幕。展览展出了来自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乌克兰的七位艺术家的作品,他们用油画、水墨、装置、雕塑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以国际视野解读苏州。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来到苏州,体验这里的风土人情,也碰撞出了不少艺术火花。

  生活

  在这里发现与家乡不一样的美感

  自古以来,苏州就具有博采众长的包容性、开放性,改革开放以来,苏州更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外国艺术家。来自澳大利亚的尼尔就是其中一位,学习视觉艺术的他在2008年来到中国,去过深圳和上海后,尼尔选择留在苏州这座他认为“最有意思”的城市创作动物题材的油画。原本生活在澳大利亚北部宽广地区的他坦言,空间的改变是最大的不同,但这并不是坏事,反而能让他发现这里与家乡不一样的美感,这些美感也体现在了他日后的创作中。
  来自乌克兰的雕塑艺术家巴沙认为,“外国艺术家”的身份对于他在苏州的生活创作既有利又有局限。他与妻子都在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书。他认为苏州有很好的居住环境,风景迷人、艺术氛围浓厚,让他能结合自身理念与当地风情,提升艺术创作。“我喜欢人物肖像雕塑,我会观察不同的人,了解他们,再将他们表现出来。”巴沙表示,语言、风俗的差异时常会让他陷入窘境,而最大的麻烦就是签证。因为工作关系,他拿到了一份较为长期的“通行证”,然而在苏的大部分外国艺术家所持的是“访问签证”和“商务签证”,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处理这个问题。
  来自乌克兰的油画家伊万,就需要每两个月去一次出入境管理处更新自己的签证。但他还是愿意留在苏州,他说:“苏州有让人一见钟情的魅力,我也盼望着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专注描绘风景的他对苏州园林和太湖有特殊的情怀,它们低调而大气的色彩构成了他创作江南风貌主题的基调。虽然创作带来的收入可以保证他的生活,但他也会在业余时间授课,既是为了更好地融入这座城市,也是为了传递艺术语言。不过,苏州夏季炎热、冬季湿冷的天气也没少让伊万“受罪”。“迁徙”策展人施谏昉透露,伊万特别喜欢苏州小吃,有一回在平江路买了五个大汤圆,吃到一半就被噎住了,此外,豆沙包也是他每天必吃的食物。

  创作

  以外国人的视角发现苏州的独特美感

  有不少外国艺术家来苏多年,在这里生活并创作,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当下的中国及苏州。
  认为苏州很有意思的尼尔喜欢拿着相机四处留影,而他在苏州这座城市发现的独特美感,便是一些“破碎”建筑的保留。尼尔将岁月的痕迹与斑驳化作绘画元素,并与他的动物题材油画结合起来,将苏州人对红色金鱼的美好寓意透过残缺的墙面传递到千家万户。此外,尼尔也会将中国古代神话元素融入到作品中,“像是从现实中产生了虚幻,很有意思”。
  “对我来说,苏州意味着极深的文化和历史,而是否身在苏州,对这种文化、历史的理解与感觉是全然不同的。”来自澳大利亚的杰妮是苏州新加坡国际学校的美术老师。她的作品大部分是关于她接触到的人,而这些人都具有“苏州特色”。杰妮努力模拟在苏州看到的一切,苏州园林、文化博览中心……它们呈现在作品的每一处细节。“我喜欢中国戏曲,昆曲真的很美,她给了我许多面部色彩的灵感。”杰妮说,只有真真切切地生活在这座城市,才会有描绘她的欲望和基础。
  同样在苏州“发现新大陆”的,还有法国艺术家卡罗琳,她喜欢中国的水墨画。六年前她来到苏州这座既有现代高楼,也有古典庭院的城市。卡罗琳说她喜欢这种古今对比的矛盾感,正如在她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各种对比:粗糙与光滑,明亮与黯淡,墨黑与白皙……而苏州让她加深了对此的认知。

  展览

  艺术家不能只埋头画画
  更要亲自上阵展示作品

  艺术需要共享,展览是大众了解艺术家生活与创作的一个窗口。“迁徙”作为首个以中国或苏州为索引的,以外国艺术家为创作主体的艺术作品展,向苏州本土以及世界各国的人们展示具有国际视野与东方特色的艺术作品,同时也展现了在苏外国艺术家们的风采。
  在苏州谈“外国艺术家”,离不开苏平这个名字,来自美国的他活跃在各大艺术活动与展览现场,他的奇思妙想总能让人耳目一新,一口流利的中文无形中拉近了与不少苏州人的距离。已参加过多次中国国内展览的苏平表示,自己会根据每个展览不同的主题创作不同的作品,“国内外的创作环境不同,概念不同,思维也不同,这样的碰撞很让人兴奋与激动。”苏平还说:“展览不但让苏州人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各国艺术家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还能促进苏州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推动苏州文化艺术发展。”
  热衷于表现苏州风景的伊万,早已成为各大画展的宠儿。6月4日,伊万个展《途》在带城桥路环球画廊开幕,他将眼中的江南景物定格在画布上,吸引了各国朋友的眼球。伊万是个十分沉默的艺术家,他与外界沟通的方式就是他所呈现的这些作品。环球画廊的负责人刘江陵表示:“《途》是我们画廊举办的首个外国艺术家个展,现场呈现的作品冲击力是印刷品及电子图片所不能比拟的。通过伊万可以发现,外国艺术家已日渐融入我们的生活点滴,这是十分令人欣喜的事情,下半年画廊还会考虑与更多外国艺术家合作办展。”
  闻讯前来参加伊万个展的南非艺术家查尔斯一脸欣喜,他时常关注苏州艺术圈的动态,只要有兴趣的艺术展他都会去学习。查尔斯非常注重打理自己的个人艺术网站,会定期通过朋友圈发送自己的动态,充分利用时下流行的社交媒体渠道传播自己的创作理念。来自法国的职业艺术家卡罗琳则认为,现今的艺术家不能只埋头画画,还必须积极地与人交流、扩展视野、展现作品。不同于故土的画廊或经纪人代理模式,在中国想要让自己的作品创造一些经济价值,还是得亲自上阵。她说:“如果你不做这些的话,就不能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做自己的经纪人也是艺术家工作的一部分,尤其对于外国艺术家来讲更是如此。”
  据施谏昉介绍,在苏的大部分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如今外国艺术家们已经找到了交流平台以及与苏州的那种契合感,相信不久的将来又能看到他们新的绽放。”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