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师改行做泥瓦匠──澄泥石刻后继乏人

姑苏晚报 20050323 四卷004页

■槐庐

藏书澄泥石刻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前一直是以石砚为主,饰以各种花草果蔬以及鸟兽人物等,从实用延伸至赏玩收藏,上世纪80年代末,藏书刻石艺人开始以澄泥石制壶,20年来制壶工艺发展成澄泥石刻的主要品种。这个发源于民间的优秀手工工艺如今却面临着难以为继的窘境。去年以来,有三分之一的澄泥石刻艺人洗手不干了,还有三分之一的艺人只有在闲下来时偶尔做做,有的工艺师改行种树,有的则干脆去做泥瓦匠了。 

    一度辉煌精品迭出 

    在藏书众多的澄泥刻石艺人中,许永良算是一个 特别的人物,1987年,他跟着老艺人蒋海明学习刻砚。到了1988年,在澄泥石砚市场开始萧条时,他与师傅尝试着开发了石壶,没想到大获成功。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试制了三把竹子树桩壶,拿到上海卖了70元一把,这在当时石砚一片萧条之下,让他们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事实也证明,石壶品种的创新为当地的雕刻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1994年,许永良成立了古风永良石刻工作室,除了使用传统的地产澄泥石,还尝试了用菊花石、砖、木鱼石等材料制作石刻工艺品。这些年来有大量作品被上海、北京、广州、台湾、香港以及日本、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内外客人和公司收藏。像小许这样在澄泥石刻上颇有造诣的刻石工艺师、高级工艺师在藏书有一个群体,在近20年来造就了藏书澄泥石刻的辉煌。 

    骤然衰落黯然转行 

    然而,转折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从2003年开始,藏书澄泥石刻逐渐显出衰落迹象,多年来一件普通的南瓜石壶、柿子壶不但价格没有什么增长,反而有所回落,一件普通石壶只卖30元,市场上精品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吸引不了人们购买的兴趣,渐渐的,从事石刻的民间艺人开始生计艰难,不少人意识到,仅靠制作石壶石砚连养家糊口也做不到,还不如上班拿死工资合算。 

    藏书是花木之乡,近几年随着苗木花卉的市场需求扩大,让澄泥石刻艺人看到了收入的差距,有一部分刻石艺人开始转行,帮人家去种树。藏书也是羊肉之乡,每到冬季,外出开羊肉店的人里就有一些本来是做澄泥石刻的。转行做其他事情的也不少,一位从事石刻超过15年的工艺师陆师傅就转行做了泥瓦匠。 

    市场狭窄精品难觅 

    造成如今的现状原因何在?藏书“石雕”取石的地方正好连接着灵岩风景保护区,被列为非开采区域,材料来源受到影响,其实这只是一个外因,根本原因还是市场狭窄,导致大家不愿做精品,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事实上,一般人在市场看到的澄泥石砚石壶都是普通的,只有一些精通此道的收藏家才会收到精品。也不是民间艺人手艺变差了,手艺好的大有人在,但是,同样做一件柿子壶,普通的批量货一人一天可做两只,每只30元,就是60元,但是精品可能要一周才能做一个,卖多少钱才好呢?相比之下,普通的可谓多快好省,实则短期效应,危害无穷。销售渠道狭窄表现在大部分的艺人只管做不管销,主渠道就是卖给镇上几家店铺,收购者要求制作者不落款,一些精品则被部分收购者刻上自己的名字,作为工艺师,心里也是不能接受的。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