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苏州教育发展新生态

苏州日报 20160901 A第06版

■新



  “为每一个孩子奠定人生出彩的坚实基础”,是苏州教育的“初心”。今年以来,苏州教育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从强化校园环境安全、提升教学质量、推进现代化教育三个维度,推动教育事业在新常态下迈上新台阶,努力打造“全纳、公平、优质、适切”的教育现代化苏州形态。

  “八个必须”确保校园环境质量安全

  8月25日上午,苏州市带城实验小学邀请由姑苏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代表和26位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参观团,实地参观了即将启用的新校园。“大家可以再凑近闻一闻,有没有味道?”在教学区、室内体育场、报告厅、塑胶跑道等每一处,学校自信满满地接受社会各界“检阅”。
  校长张萍说:“教室的桌椅、橱柜都是绿色环保的,而且都是获得国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在学校基建及后期装修的各个环节中,我们用心把好质量关,让师生们用得安心,让家长们放心。”尤其在班级环境空气质量问题上,学校专门进行了空气净化处理,由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空气质量检测,检测覆盖面达100%。  据介绍,该校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严格做到及时、公开和透明。施工前,学校召开了家长委员会专题会议,请监理施工方介绍操场施工情况,邀家长到现场观看。学校还专门安排邀请部分有疑问的家长来现场与代建方、监理方、施工方面对面答疑解惑,听取家长代表的意见建议。施工结束,邀请家长代表一起,通过现场成品取样,送上海检测,检测报告出来后,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家长进行了公示通报。 之所以这样“兴师动众”,是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校园环境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作为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苏州经济发达、产业集聚、人口密集,拥有660万户籍人口、700万流动人口。据市教育局调研测算,“十三五”时期,苏州将净增40万学生,迫切需要加快学校建设、配齐配足教育资源,使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更好地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一方面是苏州对教育的需求在持续增长,需加快推进学校建设;一方面是校园环境“健康”“安全”要求日益提高,社会关注度高。对此,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作出批示,对新校启用要求必须“以校园环境质量安全为前提”。 数月来,从省到市到各市、区,各级各部门马不停蹄,紧锣密鼓织密织牢校园环境质量安全网。 ——按照上级要求,我市对2013年以来建设的塑胶跑道都进行了重新检测。8月中下旬,省教育厅联合省环保、住建、质检等部门组成检查小组,开展全省范围的抽样检查,对苏州10所学校、幼儿园进行了检测。
  ——6月1日,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学校新建项目投入使用的若干意见》,要求“必须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必须科学规划学校建设,合理选址”“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必须严格规范建设行为”“必须确保材质绿色环保”“必须全面从严从紧验收”“必须大力整治周边环境”“必须全程接受社会监督”,做到这“八个必须”,新学校才能投入使用。
  ——市委督查室、市纪委对新建学校有关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6月下旬,市政府有关部门组成5个检查组,按照“八个必须”要求,对今年将要启用的学校、幼儿园进行了检查。
  ——开学前夕,市教育局兵分四路,对全市将要新开学的校园以及临时过渡点、已投用校园再进行“拉网式”检查。
  各方合力,呵护校园。逐个“过堂”之后,今天,全市共有31所新建、改扩建学校投入使用,包括13所幼儿园、18所中小学。

  激活教师活力,让苏州教育“园林”姹紫嫣红

  在暑假结束前,将要进入苏高中就读的李志豪与同学们相约,回到母校二十四中看望班主任王老师。他父亲2006年从安徽阜阳来苏打工,巧合的是,李志豪姐姐也是二十四中毕业,班主任也是王老师,如今已经在读大学。
  二十四中是一所很有特色的学校,全校近千名学生,97%是外来务工者子女,有9个民族,来自全国21个省、122个城市。“在这里学习很温馨,课程活动充实、丰富多彩,老师对学生一视同仁,没有地域差别。”李志豪说。
  王老师告诉记者,这些孩子最大的问题是英语基础差一点,因此学校英语老师尤为负责,中午吃饭间隙,都要抽空问学生们有没有听懂,再三叮嘱一番。
  据经合组织(OECD)公布的一项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结果显示:学生的阅读、写作、科学成绩中,学校教育对学生成绩差异的解释率只有36%,也就是说,学生在成绩上的差异只有36%是学校之间、老师之间的差异造成的,64%是由校外教育决定。
  而即便只占36%,对苏州教育工作者来说,都要倾注100%的付出。在苏州教育系统,流行这么一句话:越是暑假越要忙碌。这个暑假,校长、老师“充电”忙:担负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功能的教师发展中心,暑假以来已经开展了市直属学校校长“校本研修”专题班学员暑期“校长领导力提升”培训、2016年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中英合作引智培训、聚焦教师标准网络培训第二轮第二期以及“我要读好书”第八期等各类培训,培训对象近6000人。
  为不断提高苏州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近年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8月15日,市教科院组织了苏州市首届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全市近两万名中青年教师参加,今后每年将对教师基本素养和专业素养进行一次“体检”。今年4月,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首次发布我市初一新生学业质量监测结果,为教育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建议。
  苏州自古崇文尚教,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教育特点,不乏创新实践和成功做法。今年,我市首次开评教育教学成果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苏州十中开展诗性教育的研究实践,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着眼于还原教育的精神底气和文化根基,回归诗意的校园、课堂、课程以及师生日常生活,追求直抵心灵的教育境界;景范中学开展根植义庄文化的德育实践,围绕弘扬范仲淹精神,该校德育校本课程“范学课程”包括文化主题类、综合实践类、活动嵌入类三大内容……这些教育教学成果都在市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虽然苏州教育教学成果众多,教师队伍名师辈出,目前全市在职教师中有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18名、正高级中小学教师89名、省特级教师270名,均位列全省第一,但与其他城市相比,我们也还有不足,如何在‘高原之上建高峰’,这是今后要重点突破的瓶颈。”市教育局人事与师资处处长徐卫坦言。

  “未来教室”为学 生追梦插上科技翅膀

  标配两块85寸带触摸功能的显示屏,这个学期,金阊实验中学初一12个班级,全部实现在“未来教室”上课。校长陈荔介绍,学校之所以舍得投入,是因为尝到了“甜头”,年轻教师善于接受新事物,使用新技术教学,而学生们也乐于接受,学习效果较好。
  苏州作为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重要产学研基地,引入基于StarC云端一体化平台的“未来教室”。“未来教室”除了自备课应用,其他第三方应用都可以整合在里面,使用方便,使教学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连贯。该校数学老师边卫华说,课前,通过三五分钟的微课,能让学生有个大致概念;课中,这套软件具有集成交互功能,老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课堂小练习的完成情况,无需等到课后批改,提高了教学效率;课后,通过线上App布置回家作业,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学生在电脑或Pad上完成作业,老师在线批改、答疑。
  边卫华说,通过该平台的数据跟踪功能,老师和家长可以掌握学生学业质量和知识薄弱点。此外,他们学校还引进“网上阅卷”等有效实在的功能,通过数据采集和大数据分析,分析问题,提高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学生素养的现代化,各个学科都有其要达到的核心素养。对历史教学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证据意识、对历史的理解和解释。金阊实验中学的历史老师高陆说,通过以往的教学比较发现,没使用“未来教室”教历史,经常会有部分学生偷偷睡觉、看闲书,使用“双板”教学后,这些问题几乎不用担心。“历史原本不枯燥”,高陆说,以往讲到历史年份、事件,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使用“双板”教学,一块展示文字材料、一块展示实物图片,讲到战争时辅以作战地图等图片,学生们都积极提问,课堂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
  “未来教室”是苏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切入口。据了解,早在2013年,苏州就提出到2017年建成200个“未来教室”。从去年开始,苏州在一中、三中两所高中,草桥中学、振华中学、十二中、二十四中、金阊实验中学等五所初中开展信息化教改实验,将“未来教室”与常态教学紧密结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全程记录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大数据,推进信息技术与一线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转变教与学的方式,真正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模式。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