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老照片,忆往昔玉雕岁月

城市商报 20160827 A第03版

■黄鹤钟

每每看到这张老照片(图一),一种亲切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照片虽拍摄于1958年秋,距今已有五十八个年头了,却是我最初踏进的玉雕之门。每天都要从专诸巷走到石塔头6号,旧时的印象记忆犹新。
  石塔头6号就是1956年玉雕合作社成立之初的社址,这里本是一座破落的旧庙宇,可见当年成社之初的艰苦。旁有百年古井一口,玉雕业与水息息相关,而厂里的用水全靠这口井。听老工匠们说,此井还是百年前专诸巷琢玉人“众筹”开挖的,正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因庙后坐落一座宝珠庵,小巷子就被称为“宝珠巷”。巷口有一座多层古石塔,亦有数百年历史,故还有“石塔庵弄”一名。“石塔头”之名也是因此石塔而得。史料载:“嘉庆二十五年(1820),在石塔头宝珠庵内呈官公建玉祖师殿。”玉祖师殿全国仅此一处,今虽不复存在,但留下一块珍贵的“玉祖师殿”的砖雕,原嵌在宝珠庵的墙身之上,现被一私人藏家收藏。这块砖雕很厚重,“玉祖师殿”几字清晰可辨。相隔两条巷子即为周王庙(琢玉人谓之“玉器庙”),玉祖师殿曾搬至于周王庙内,不过,这是后话了。
  照片中醒目的厂牌是由合作社转为玉雕厂时新挂上的,斑驳的墙体与簇新的厂牌形成鲜明对比。但它却像玉雕人一个温暖的家,聚集了老前辈和新成员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民国时期凋敝的玉器业也才得以恢复发展。转为玉雕厂时,恰逢三年自然灾害,厂底子薄。1956年成立合作社之时,能立雕的仅有四人,其余多数是刻平面花片的工匠,有四五十人。花片雕是苏州地方特色。
  我进厂时立体车间已初具规模,有楼上楼下两层(图二,1958年摄于庙的楼上)。尽管在1958年搞技术革新时改良成了马达传动,但多数老师傅还是习惯于坐在坐凳上脚踏。作为艺徒进厂,我也被安排从脚踏学起。因为庙小,平面车间就设在附近的香肠弄,直到日后搬迁。
  照片中那位站立在厂牌边上的人是当时的厂领导人王教礼,山东人,五八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来到合作社,开始带领职工们艰苦创业。从点煤油灯进步到电灯照明,从脚踏技革到电动传动,开办了集体食堂,招收艺徒,提高技艺,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与玉结缘已成为他的终身事业,曾数年吃住在厂里,如今年逾九旬的他也是现今健在的最年长的老一辈玉雕人(图三,摄于2015年,中间戴眼镜之长者为王教礼,照片中有五位石塔头玉雕人)。
  闲潭云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时代不断变迁,老照片却留下了很多东西,尤其是背后隐藏的鲜为人知的故事,一些已故老工匠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及那令人感慨的历史——合作社运动,“三面红旗”照耀下的“大跃进”,还有那令人不堪回首的“三年自然灾害”。
  令我无法忘却的那个年代,厂食堂想方设法制作了无粮糕(其实是观音土)、人造肉等我都吃过。我记得就在宝珠庵里曾办过公共食堂,我还去打过粥。看照片中的王教礼,体型瘦削,恰是当时的写照。那年代的人们普遍营养不良,而工匠们照样勤奋地工作着。那时我没有听到一句怨言,这是什么精神啊!
  如今这块厂牌已不知去向,可能再也寻不见了,可是它依旧挂在老玉雕人的心坎里。伴随这块厂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工匠们也从青春岁月中一路走来,跨入古稀之年。那时的老一辈工匠已陆续地逝去。今天看到这块厂牌,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们默默无闻地为苏州玉雕曾作出的贡献,他们的精神久久收藏在我的心底。
  在影像资料稀缺的年代,庆幸还留着这样为数不多的老照片。呷口清茶,放空图三 思绪;回味往事,如梦
  如烟。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