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到姑苏见》序

苏州日报 20160527 B第03版

■范培松


   《君到姑苏见》苏州市姑苏区作家协会 编文汇出版社2016年1月版
  《君到姑苏见》,书名富有诗意,让人心跳。不管你是姑苏土著还是新苏州人,也不管你到过苏州,还是没有到过苏州,翻开它吧,它会让你着迷。
  这里展现的是文化姑苏的色彩斑斓的艺术天地。在这片艺术天地里,活跃着一批文化志士,真可谓是藏龙卧虎,高手云集。最年长的是马汉民,83岁高龄,他把一生献给了钟爱的民间文学创作。最小的是徐啸,1997年生,网络写手,他以中国古代神话为蓝本创作了25万字的网络小说《洪荒邪天》,崭露头角,发表在盛大起点中文网上后,点击率已突破10万。还有一批以燕华君为代表的中年作家,志在文学,坚持耕耘,为实现姑苏文化梦而努力。它正是这些作家的创新成果的展览,辑录了80位作家的80篇作品,有诗歌、小说和散文,是姑苏作家贡献给自己家乡的又一片文化彩云。
  文集散发着浓郁的苏味,是道地的特色产品,它从不同角度,艺术地对姑苏文化进行生动的艺术诠释。当今人们都在热烈地讨论姑苏文化的特色和内涵。姑苏作家用自己的艺术文本来彰显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燕华君的《清初一场黄梅雨》写的是冯梦龙与陆子冈,冯梦龙是明代嘉靖年间人,陆子冈是明末的人,一个是文学大师,一个是玉雕大师,两个人在不同的艺术领域里,达到了一个制高点。他们在时间上穿越了,文章写道:“老冯的文字风格与陆子冈的琢玉刀法在精神上息息相通,讲究感情和行为。是一座山遇见了另一座山,是一条河遇见了另一条河。不夸张地说,他们的血脉相通,彼此流的是南方人温婉、感性且稍嫌癫狂的热血。”这两位大师精神高度契合,对艺术的追求如此痴迷,正是在穿越中完成了姑苏文化巧夺天工、精美绝伦的精髓的重构,内在的意义也昭示了姑苏文化的特色和内涵。两个大师的形象,成了姑苏文化精髓的形象的标本。相比之下,散文对姑苏文化的解读要更直接些。散文《君到姑苏见》的作者来苏州仅仅7年,他对姑苏城市建筑美的见解是独具慧眼,如此:“这个城市好像是专门为飞扬的雨滴设计的,上面是空荡荡的天空和灵魂,周边是辨不清的道路和方向。但雨显然不是为这个城市准备的,它飘不进高耸的楼群,除了一群怨恨,它也给不了那些忙碌的人们一丝清醒。”这样的文字把姑苏的人文和自然的诗意和谐,写得如诗如画,怎么不让人痴迷?
  文集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要写姑苏人和事。但是大部分篇章的题材都是从姑苏的这块土地上采撷而来的,姑苏这块土地孕育了无数文人雅士的创作灵感,姑苏的作家们为家乡而疯狂。我为姑苏的作家们紧贴着脚下的土地的创作姿态点赞,文集非常接地气。怀念的《压手》是一部当今的“商场现形记”,一个个所谓的成功人士,玩的是文物玉器之类,但心却在声色物欲之中,把当今商海中的众生态写得栩栩如生。李希文的《乌衣巷》写的是当今的社会焦点——拆迁,把“钉子户”这个社会问题暴露到我们的面前。邱易的《城市的一角》写的人和事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粗茶淡饭、无声无息的生活磨蚀了对爱的感觉,一个偶然事件却唤醒了主人公对爱的感觉,他似乎明白了爱的真谛,但新的诱惑已然来临,真爱和人性又将经受新的考验,从一个侧面画出了姑苏人在改革开放中的心电图。诗人们更是尽情地抒发他们的情怀。思不群的《阳光下的河流》以母亲、我和女儿串起了一条生命的河流,我作为历史中间物,站在母亲和女儿这两条河流之上,感觉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写出了以真情延续生命的奥秘。杨隐的《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保卫战中》是对灾难的死亡的拷问。死亡猝不及防,时刻都可能来临,在事件中死去的可能是他人,也可能是你、是我,它写出了我们本是一体、他人的死亡也是我们自己的死亡这一真相。张冰的《缘散》感情聚焦在姑苏的年青男女的爱情的波折上,“小巷里,再也追不到你的姗姗莲步,花窗下,再也听不见你的脉脉轻叹,佳人散,空留素纸情笺含泪看,我落魄,衣带渐宽难耐心酸,今生缘,终抵不过宿命为难”,“衣带渐宽难耐心酸”把失恋后的落魄写到了极致。诗歌浪漫,散文却始终把激情献给了左邻右舍的凡人小事。路灯黄的《蒜伴侣》以“蒜”起兴,实写邻居阿爹的朴实的人生。
  王力的《经纬线上的老者》写以编织为生的姑爷爷的一生,他对劳动和大地的挚爱,深深刻印到我们的心上。文集是献给姑苏小人物的赞歌。
  这本文集的许多作者是我的文友,我时时会想到我们一起探讨文学的美好的日子。如潘敏,她一直在文学的道路上走着,开始的文字有些稚嫩,后来越写越老到。这次文集选了她的《草木香》,非常有定力,朴实,不铺张不张扬,味道醇厚,耐读。文学造就了我们。好吧,新老文友,我们一起努力吧!

  □范培松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