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之首王时敏的“半蜗”牌匾

姑苏晚报 20130630 B第08版

■邵煜

在苏州东吴博物馆的会议室门楣之上有一块匾额,上书"半蜗"二字,刚劲有力。左侧为行楷小字,记叙了主人对"半蜗"二字的解释,落款为"西田老人"。依据考证得知,"半蜗"二字源于"半蜗茅屋归吹影,数螺苔石压波光",该词句的作者名叫蒋捷。
  蒋捷,南宋词人,生活在宋元交替之际,号竹山,时人皆称其为"竹山先生"。南宋王朝灭亡后,他痛感国亡,隐居不仕。
  三百多年后,一位名叫王时敏的人在他的乡间别墅里反复品味竹山先生的词句,忽然有感而发,提笔写下:
  "斯室甚陋,欲摘二字揭之楣间,儿辈进以德馨,余斥其夸,复作他语,亦未称也,因忆蒋竹山半蜗之句,茅屋而颜此。"
  原来王时敏想用两个字来为自己的茅屋命名,晚辈们争相进言,有人提议"德馨"二字。他摇头说这两个字世间用的太滥,而且太过于浮夸。想来想去,不得良词,想起竹山先生的词句,忽然,灵感来了,把自己的茅屋命名为"半蜗"。
  何为"半蜗"?
  蜗,即蜗牛,古人把蜗牛壳比喻窄小的房屋,所以现在有"蜗居"一说。半蜗,就是半个蜗牛壳,比蜗居的小屋还要小。
  王时敏为何用这两个字来命名呢?难道他的小屋真的是"半蜗陋室"吗?我们先看看王氏家族的历史吧。
  王时敏,明末清初的书画大家。他的爷爷王锡爵,苏州太仓人,喜好昆曲,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类似国务院总理)。他的父亲王衡,是明朝万历年间的编修(为皇家编纂国史文书)。王氏家族是绝对的书香门第,三代人对文物收藏,宋、元书画名迹临摹,无不痴迷。王时敏的书画水平在《国朝画征录》(清代画史著作)中有非常高的评价。王氏家族在明朝万历年间是名门望族,自然会接触到很多优秀书画大家。王时敏的绘画导师是明朝著名的书画大家董其昌。在董其昌的指导下,王时敏学习临摹黄公望的山水图,基本掌握了宋元书画大家的绘画技法。后来以他为首的太仓娄东画派声势浩大、左右艺林,在整个清朝画坛占有统治地位,影响深远。后人把他与王鉴、王翚、王原祁合称为"四王"。
  王时敏二十四岁当官,职位是尚宝丞,负责保管皇帝的玉玺。后来任职太常寺少卿,负责皇家宗庙祭祀礼仪。再后来,皇帝让王时敏巡视广东、福建、广西等南方地区,巡视途中,他游览了大明王朝的壮丽河山,为他后来的山水画创作提供了充足的素材。明朝崇祯五年,他厌烦仕途,称病回家,全身心扑在了山水画临摹和创作上。又过了些年,大明王朝风雨飘摇,李自成攻破北京,满清八旗入关南下中原。
  屋外风雨飘摇,屋内闲庭信步。这是王时敏的生活态度。他在辞官回家后,隐居在西田别墅里,自称"西田老人"。
  西田别墅真的是一间简陋的茅屋吗?其实,这并不是最要紧的,一套豪华的屋舍也好,一间简陋的茅屋也罢,重要的是房屋主人的人生态度。古代文人讲究的是内涵,往往提笔随手两字,不去反复咀嚼体会不出其中的韵味,王时敏挥手两字"半蜗",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就是一间"小破屋"。在"重内涵,轻物质"的中国古代士大夫眼中,"半蜗"虽小,里面却是别有洞天,小小半个蜗牛壳,其内涵却是深不可测,在简陋的皮囊之下,包藏的是优秀的书画技艺水平和融入大自然的生活态度。这是对物质追求的一种谦虚和对精神追求的一种渴望。
  中国的文化,讲究意会,是心灵的一种感悟,在有遮挡的外表之下,体会其中的内涵,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精神享受。简单的"半蜗"两字让后人对王时敏不断的揣摩,究竟他要表达的是哪一种意境,你是否会和他产生共鸣?
  三百多年之后,"半蜗"匾额挂在了苏州东吴博物馆的门楣上。人言:"六十耳顺,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听闻圣人之言,既能领悟其意义,心灵能够直上而达天德,所以能从心所欲,人生历经一个甲子,换回的是一个内心的平静。
  从蒋捷的"半蜗茅屋归吹影,数螺苔石压波光"到王时敏"半蜗"匾额,是三百年一个领悟; 而"半蜗"匾额重现于门楣之上,是三百年一个共鸣。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