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城2500年,苏州找到新佐证?——平四路护城河边发现疑似春秋城墙遗迹

苏州日报 20051024 七卷048页

■倪晓英

 本报讯(记者 倪晓英)昨天,在平四路市政公用局垃圾中转站基建工地考古现场,苏州博物馆考古部的同志正在仔细地发掘、清理,苏博考古部研究员闻惠芬向记者展示了出土的春秋时期印纹陶片,又让工作人员掀开覆盖在沟底的塑料薄膜,露出密集的夯窝。闻惠芬认为,这可以证明,这是春秋时代的城墙遗迹,与史料记载的苏州城建于春秋相吻合。

    据最早记述阖闾大城辟建情况的《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吴王举伍子胥为“行人”,接受子胥“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的建议,委派子胥建城以后写道:“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围四十七里,陆门八,以象天八风。水门八,以法地八聪。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之后《越绝书》中记述的吴大城和吴小城的情况与《吴越春秋》所记相合。可令人遗憾的是,在苏州城的历次考古发掘中,还没有找到过春秋时代古城墙的遗迹。

    市政公用局将在规划中的平四路垃圾中转站进行基建,因考虑到那里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发现了汉代城墙的遗迹,主动请苏博考古部来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据苏博考古人员介绍,在清理完地面建筑堆积层后,在深40厘米左右,探沟东部首先露出了一层含春秋时期印纹硬陶的褐土土台,后又在东部土台南再开挖南北向探沟一个,经过数天的发掘,壁面上汉代夯筑城墙压着土台的地层关系清楚明显,也就是说土台早于汉代土城墙,时代在汉代前面。解刻土台,发现了一个一个密集排布的夯窝,证明土台为人工夯筑,应是城墙。

    发现的这一土台,究竟是不是春秋时期的苏州古城墙遗迹,还有待更权威的专家来作进一步的鉴定。一旦证实,苏州建城2500多年的历史就不仅有了史料记载,也有了考古实证。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