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董其昌墓

姑苏晚报 20050725 四卷073页

■马安沧

一次偶然之行,意外得知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的墓便安卧于太湖畔的青山丛林间,遂去拜谒。

    董氏墓位于太湖度假区一处名曰“渔洋里”的小山村内,离太湖不过百余米。

    董其昌(1555年-1636年),字玄宰,号思翁,别号香光,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仕途通达,曾任礼部 侍郎、礼部尚书等职,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辞官,以太子太保衔养老于家乡。姑且不论他做人为官如何,仅论他的字画以及书画、古玩鉴赏,在明末和清代首屈一指。其画风极尽秀丽,笔意从容安闲,他曾固执己见以临摹代替创作,后又推崇博采众长,聚百家精华,自成一派,以禅宗的南北派比附绘画,称为“南北宗”。

    公一生独爱江南,江南画意了然于脸,他曾走遍江南,特别是太湖一带,给他留下的印象至深。董其昌善用笔墨的干湿、浓淡变化描绘出江南的感觉。太湖山水在墨色气势的渲染下,烟云流动,万顷湖面浩瀚天涯,却不着一墨;峰峦隐入天际,气势雄浑,万里江山,只取一截;画面以线条、积墨创造出一种秀润而拙朴的美感,用笔柔和,生动潇洒,中锋直皴,大笔横点,洋溢着古雅秀润的笔墨趣味,令人叹为观止。

    转过一片野竹林,不大一坟冢兀立眼前。尤令人称道的是墓穴的环境与气势,真是个绝佳之地:背山面湖,不甚大,但气势逼人,左侧是一片柏树林,间或有松树,平添几分肃穆。右侧是一块桑葚树,满树葱翠,一片田园之气,不远处的昙花庵透出古韵徐徐。

    此墓为民国年间著名人士李根源所建,从墓上碑文可看出根源先生对其仰慕之情。文人气息是相通的,董其昌提倡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影响了清以来几乎所有画派,“四僧”、“四王吴恽”、正统派、野逸派无不受其影响。董其昌一生倡导南宗文人画,倡导“以画为寄”、“以画为乐”、“以意为之”,使中国的山水画走向了注重主观精神的半抽象道路,功不可没。

    再会董氏墓,我想董公真是可以知足而长眠于地下了。根源先生真是性情中人,为之选墓地可谓煞费苦心,有山有水有人家,处处入画,更少人惊扰。“门外水流何处,天边树绕谁家”,除了此句还有什么比之更贴切的呢?沉吟良久,我想起了董老的一幅画《归隐》,对画法技巧一窍不通,却不影响对画意的理解。看画,多半读的是画中的题诗,透过诗来读《归隐》的意境:目极处山脉隐隐,云烟流走,树影婆娑,近处五湖浩瀚如海,山水之间、树丛之中,草屋数间炊烟袅袅……画中流露的是归隐之后的得意:茫茫天涯,孤寂人家,吾不寂寞,有山水相伴,有鸡犬相闻,有明月可鉴。

    轻抚董氏墓碑,才恍然顿悟:所谓的归隐,就是归家,这是大家的意境。对平凡人家而言,无所谓离家,归家自然也相去甚远,归隐其实是贵族的文化,中国的官宦文人,讲究气节,标榜士气,而隐逸之后,其实更执著于田园之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归隐之后的理想世界。

    拜谒董公墓,少一分历史的沉重与铅华,多一分诗人的率性与洒脱,生时轰轰烈烈,死时清风明月,这便是董公之归隐,这兴许便是他形与神的经典写照罢。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