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奔吴筑城白丹山

江南晚报 20070623 16卷076页

■莫雨

莫雨报道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白丹山地区曾发现大量的几何印文陶。对此,无锡吴文化研究界提出了泰伯故城就在白丹山一带的观点。长期关注白丹山遗址的邹国良老人还多次来到本报,希望本报关注梅村、安镇一带的道路,并担心新华路的延伸建设会影响到白丹山遗址的保护。为此,这些民间文化保护人呼吁,尽早对白丹山进行考古发掘,藉此解开一个历史悬疑。昨天,记者跟随邹国良以及吴文化研究会的负责人来到了白丹山脚下进行实地察看。

    70岁的邹国良,早在1985年就为了寻找泰伯故城的遗址来到白丹山脚下。打那以后,家住滨湖区的邹国良总是骑着自行车来到白丹山进行勘察,昨天已是他第49次来到这里。记者了解到,2003年已故的无锡考古专家冯普仁也曾仔细考证过这里出土的陶片。2004年,白丹山地区取土受破坏时,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敏曾专门来实地勘察,要求立即停止取土,进行保护。专家从发现的陶片推断,这一地区是商周时期,距今3200年-3700年历史的文化遗迹,另外一些是春秋战国印纹陶,距今2200年至2700年历史。

    为此,民间吴文化研究界提出了一个观点:即泰伯奔吴后筑城的所在地很可能就在白丹山。无独有偶,鸿山遗址做考古勘探时,领队邹厚本先生也曾推测,按照远古不远葬的习俗,一般在大规模墓葬群的附近,就存在居住地或城,也就是一个统治区域,他提出了一个未经考古证实的大胆设想:当时人生活区可能就位于附近白丹山。说的虽非泰伯故城,但也证明了白丹山遗址的重要意义。

    邹国良还带来了从锡山市档案馆找到的一批1936年航拍资料复印件,其中有白丹山,鞋山一带的故迹原貌。邹国良表示,这些航拍照片应当能反映出无锡地区较为原始的地貌。根据记载,泰伯故城范围“三里二百步,高五丈”,邹国良认为指的土城墙和护城河,也与白丹山一带的地貌十分相似。而白丹山属泰伯奔吴所在地“古梅里”的范围。当年的航拍资料显示,有一个四面环水的土墩,叫“松墩河”,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遗址,可惜上世纪70年代已被平掉了。

    上山巷80岁的许根生老人也告诉记者,白丹山上原有一个朱家祠堂,相隔百米远有一个庙,当地人俗称“大王庙”,庙内供奉的神位被称作“周老爷”。对此,有人推测,这个“周老爷”很可能就是当时泰伯来到吴地后缅怀故土、先祖所修的,一直延续至今。可惜庙已不在,现已无从考证。

    泰伯奔吴筑城何地至今仍是一个悬案,只有史料记载,没有实物证明。记者从市博物馆了解到,市博曾组织考古人员进行实地勘察,但一直未进行过考古发掘工作。要解开这一悬案,确实只有通过科学地考古发掘才能提供答案。

    至于新华路的拓建情况,记者咨询锡山区规划局相关部门,据介绍,新华路年内还没列入拓建计划,另外像道路建设一般都会避开山体绕道而行。记者同时查阅了《无锡市“十一五”城乡建设规划》,白丹山-陀山已被列入山体保护区。在保护范围内,除少量休闲娱乐和低密度商业开发外,其余区域不得实施居住、工业等对生态影响较大的项目。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