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盂鼎大克鼎成镇馆之宝

苏州日报 2015/7/22 A第04版

■胡毓菁


  □苏报记者 胡毓菁
  青铜器的出现,拉开了巍巍中华文明发展史。青铜器中的代表——鼎,在古代更是被视为立国的重器,政权的象征。苏州望族潘氏老宅曾收藏祖传的西周青铜器大盂鼎、大克鼎。此两鼎与现存台湾的毛公鼎并称“海内三宝”。
  抗战期间,为躲过日军劫掠,潘氏后人在所居院落中秘密藏鼎护鼎。新中国成立后,潘氏后人潘达于又主动捐鼎,让国宝重归国家和人民。其护宝爱国的事迹和精神,成为永载史册的一段佳话。

  沧桑潘宅模样已变

  依稀可见过往显赫

  古城,南石子街,闹市中的一条幽静小巷。从平江路拐进小巷,游人渐少。潘氏老宅就在小巷深处,位居南石子街7号至10号。历经世事沧桑,昔日的“贵潘”大院,如今已是普通人家的住所以及一家仿古园林式酒店所在。
  “潘家门第显赫,是当时苏州的名门望族。在清代时,潘家出过不少状元、探花。其中,潘家祖字辈中的潘祖荫,曾高中探花,官至工部尚书,显赫一时。”曾在潘家大院住了几十年的方振莉和席松年两位老人,不仅对潘家历史有一定了解,而且对潘家大院的布局也十分熟悉。方振莉说,潘家大院分东、中、西三路,东路是花园,西路和中路分别是两个四进四开间的院落。
  潘家大院的西路、南石子街7号,眼下正在进行修缮。穿行在脚手架和一堆堆的建材中,老宅遗存依稀可见。
  深深宅院中,屋角偶露的一段雕花梁柱、随手而扶的一截镂空栏杆,都像是用无声的语言,向人们“讲述”着潘氏家族曾经的富贵辉煌。在院落的第四进风火墙上,还有一块保存完好的砖雕。席松年说,这上面刻有“媚玉辉珠”四字,从落款看,应出自嘉庆年间。
  提及当年潘氏后人潘达于在抗战时期藏鼎护宝的故事,居民们都只知道个大概。“据说,潘祖荫对青铜器特别喜欢,潘家曾收藏有两尊西周大鼎。日军入侵苏州时,潘家人想出办法守住了传世宝鼎。”席松年这样说。不过,抗战期间,潘氏老宅到底发生了怎样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当年的藏宝之地究竟在潘家大院的什么位置?这些问题让席松年至今仍十分好奇。

  半夜掘坑深埋双鼎

  幸运躲过日军劫掠

  “当年,好婆潘达于藏鼎的地方,其实就在南石子街8号、潘家大院中路大厅后面的一进房子里。”今年68岁的潘裕达老人是潘达于的孙子,因为曾经和好婆一起生活过一段时间,潘裕达对当年的那段历史十分清楚。
  “潘祖荫喜欢收藏,当年,左宗棠曾将自己珍藏的大盂鼎赠送给他,后来,潘祖荫又以重金购得了大克鼎。”潘裕达说,潘祖荫在北京去世后,留下大批收藏文物,其中就包括这两尊宝鼎。他的弟弟潘祖年秘密赴京把这些文物运回苏州,存放在南石子街的潘氏老宅中。“这批文物数量很大,仅青铜器就堆了一间房加一隔厢,另有一间房、一隔厢专放古籍版本和字画卷轴。”潘裕达说。后来,潘祖年去世了,掌管门户、守住大量文物财宝的重任就落到了亡孙潘承镜的妻子潘达于身上。
  潘家有宝众人皆知,那两尊宝鼎更是举世瞩目。年轻的潘达于尽心守护,以柔弱之躯保护这些文物不落入权臣奸商之手。潘裕达说,1937年初,苏州要办一个吴中文献展览会,动员潘达于参展,还特地准备辟出一个潘家展品专馆。“好婆说,时局动荡,家里的这些文物绝不能拿出去。她请来观前街上‘柳村’照相馆的摄影师,在家里把那些青铜器逐一拍成照片,带着这些照片参加了展览。”潘裕达说,好婆曾告诉他,当时一共拍了380张照片,花了1000块大洋。
  抗战爆发后,潘达于带着家人到光福一带避难。虽然人在外面,潘达于的心却时刻牵挂着家里的那些无价之宝。潘裕达说,1937年阴历八月半,潘达于和姐夫潘博山一起,悄悄回到苏州家中,叫来家里的两个匠人先做了一个结实的大木箱。到了晚上,几个人点起蜡烛,在大厅后的房子里撬开地砖挖出一个深坑,先放入木箱,再把盂、克两鼎慢慢放进箱子,并在鼎里塞了一些破衣服被子,空隙间还塞进一些小件青铜器及金银物件。随后,潘达于叫人盖上箱盖,填平泥土,按原样铺好方砖,还在埋鼎的位置上放上了案几、八仙桌等家具,看不出丝毫痕迹。布置好这一切,潘达于又回到光福避难。
  潘家有宝盛名在外,日军进入苏州后,来到潘家大院,威逼潘家人交出两尊宝鼎。留守的佣人都推说主人不在,不知道宝物的事情。日军闯入潘家大院搜查了好几次,虽然财物损失不计其数,但宝鼎的踪影始终没有被发现。“就这样,老祖宗留下的珍贵宝物,在地下安然躲过这场劫难。”潘裕达说,1941年左右,埋在地下的木箱盖子腐烂,箱盖上的泥土、方砖发生塌陷。这时,潘达于才和儿子潘家懋及家人一起把藏在地下近4年的大鼎挖了出来。此后,两只大鼎就被放在一间不被人注意的屋子里,与破衣杂物、旧家具堆放在一起,一直保存到了解放后。

  置之博物馆更发挥价值

  上博专门出版介绍专著

  “对于盂、克两鼎,好婆一直很上心。曾经有人提出将双鼎卖给美国人,但遭到好婆和我父亲的拒绝。好婆说,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国家的东西。我保不住了,还是把它们交给国家吧。”潘裕达说。1951年,潘达于写信给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表示“有全国影响的重要文物只有置之博物馆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愿意向国家捐出家传宝藏盂、克两鼎。
  1951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举行了潘氏捐献盂、克两鼎授奖典礼,向潘达于颁发了由当时的文化部部长沈雁冰签发的褒奖状,以及2000元奖金。但潘达于没有收下奖金,她给上海文管会写信说:“古物归诸人民,供历史上之研究,正欣国宝之得所,乃蒙政府赐给奖状举行典礼,已深荣幸,今又蒙颁给奖金,万不敢再受隆施,恳请收还成命,无任盼祷之至。”朴素的语言中,体现出一颗淡然之心。
  1952年,盂、克两鼎被上海博物馆收藏并展出。1959年,上海博物馆将大盂鼎调拨给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从此,盂、克两鼎就分别珍藏在北京和上海。“盂、克两鼎是鼎中重器。大盂鼎高101.9厘米,重153.5千克;大克鼎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双鼎不仅形态精美大气,而且都铸有长篇铭文,对研究西周时期的社会政治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其价值已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周亚告诉记者,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上海博物馆的研究人员曾经对盂、克两鼎的有关数据,做过仔细的考古测绘,并出版了《盂鼎、克鼎》一书,这是上博首次对大盂鼎大克鼎出版介绍专著。
  2004年,潘达于百岁寿诞,国家文物局、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在上博共同举办了“百岁寿星潘达于捐赠大盂鼎大克鼎回顾特展”,以再次表彰潘达于的护宝爱国精神。“那次特展,上博特意把远在北京的大盂鼎‘接’回来,和大克鼎一起展出。这是双鼎分别近五十年后首次聚首。”潘裕达说,那天,好婆特意穿了件红色的新衣,看到久别的大盂鼎、大克鼎,她就像见到了亲人一样特别开心,从轮椅上走下来,围着双鼎转了一圈细细观看,并喃喃自语说:“真好,一点都没变。”
  如今,大克鼎已是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馆的镇馆之宝,每天有近万观众一睹大鼎“风采”。大盂鼎,也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重宝之一,吸引着众多慕名而来的观众感受大鼎的雄浑气象。“虽然,好婆在102岁时去世了,但在上海博物馆的纪念墙上,捐赠者‘潘达于’的名字永远留存着。‘谨守护持’一直是潘家对祖传文物的保护态度,好婆的行动也印证了这一点,她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骄傲。”潘裕达感慨地说。

  小记者感言

  倾听历史坚定信念

  □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八(1)班
  殷玮文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苏州潘家年轻的当家女主人潘达于,将两口宝鼎深埋潘宅地下七尺之深,躲过了日军的窥觑。新中国成立后,她又无偿将宝物赠予上海博物馆。一个普通的苏州女子,一个守宝、护宝、献宝的伟大女性,她承载的是一份绵延数代
  沉甸甸的护鼎重任。
  哲人说过,忘记历史意味着一种背叛。那么就让我们真真切切地去靠近他们吧。一个个曾经活泼而善良的生命,无论外貌与地域,他们都是因为热爱祖国、热爱和平而义无返顾地投身其中的勇士。倾听他们的故事,怀念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会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雨后的平江路,灰色的天空偶尔透出一丝丝慵懒的阳光,穿过树叶的枝蔓,斑斑驳驳地落在流水、小桥、石板路上。隔着水墨般的飞檐火墙,历史就在粉墙黛瓦间蔓延,静静悄悄地滋生在了每个人的心里。对于我,却多了一份坚定!

  纪念活动

  抗战主题书画作品文庙展出

  苏报讯(通讯员 钱辰彪)7月21日至8月10日,姑苏区双塔街道沧浪亭社区将联合姑苏区中艺书画院,在文庙碑刻博物馆临展厅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书画展》。本次展览将展出作品五十余幅,涉及伟人诗词、抗战故事、战斗场景等。据悉,书画展将持续20天,市民可在每天上午8:30至下午4:30前往参观。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