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蔡:皇亲国戚咋就住这偏僻村落

城市商报 20120311 第04版

■施晓平

 □商报记者 施晓平 文/摄
  苏州古村落探宝系列(七)
  沿公路的房子,已经全是砖混结构的新式建筑,但沿着侧巷进去,一处处规模宏大、斑斑驳驳的古建筑就会扑入你的眼帘,数量足有百幢之多。这个地方叫东西蔡,吴中区金庭镇的一个古村落。确切地说,古村落的数量应该算三个,东面的叫东蔡,中间的是秦家堡,西面的叫西蔡。三个古村落连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东西蔡古建筑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和破落程度,都让人感叹万千。更让人惊讶的是,这里竟然曾有两家皇亲国戚定居--蔡氏始祖蔡源、秦家第三代秦仪,都是赵宋时期皇帝、亲王的乘龙快婿!皇亲国戚却居住在偏僻小村,不由地让人们注意起古代人的隐逸文化。
  蔡源:
  家眷长伴消夏湾
  东西蔡村旁有个湖湾,叫做消夏湾。据说,当年吴王夫差曾携西施在此避暑消夏,因此得名。
  一千多年后的南宋初年,蔡氏迁居消夏湾,从此有了东西蔡村。
  蔡氏原籍河南新蔡县,是西山岛上最具代表性的宋朝南渡氏族,始祖蔡源考中进士,做过秘书郎。夫人赵氏为赵宋某位亲王的女儿,也就是郡主,蔡源也因此而成为“郡马”。
  用今天的眼光看,蔡源的秘书郎职位实在不起眼。其实不然,他可是受命参与机密文件、草拟诏旨的,是机要秘书啊!
  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汴京,掳走徽、钦二帝,中原大乱。1129年,为宋高宗赵构护驾的蔡源带着家眷,来到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可3年后,还没来得及安家置业的蔡源就去世了。
  有人说蔡源是被气死的。这一说法完全有可能。因为友人曾给他画了一幅像,他在《自题小像》中慨然自责,意思是:靖康以前,我不能维护国运,而致南迁; 靖康以后,我不能恢复中原,导致帝业只能偏安。
  临终前,蔡源关照三个儿子:不能灭金复宋,你们就永远不要做官!
  本来,人死了应该葬回老家,所谓“叶落归根”。但当时老家被金兵占据,儿子们只好把蔡源的灵柩暂时寄放在杭州,并决定寻找合适的安葬地、定居地。当他们来到西山的消夏湾时,看到这里背山面湖,风景秀美,认为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于是就在这里买田置宅,安家立业。其中长子蔡维孟住在西面,也就是现在的西蔡村;次子蔡继孟住在东面,也就是东蔡村。
  一切安顿好后,蔡维孟赶到杭州,把母亲接来居住,并打算第二年把父亲的灵柩运到西山下葬。不料世事难料,蔡维孟还没成行就一病不起,不久离开了人世。也许,这个变故让蔡家相信:蔡源之墓不能改葬。于是,他的灵柩最终留在了杭州,小儿子蔡承孟留在那里为父守坟。
  蔡源在东西蔡没有留下踪迹,但直到今天,东西蔡还有大量的蔡姓居民,他们都是蔡源的后代。
  蔡羽:皇亲子孙中的英才
  元朝建立,蔡、秦两家赵宋皇亲的后代,变得更加隐逸———元朝灭掉了宋朝,是宋朝皇亲的仇人,他们作为宋朝皇亲的后代,怎么能做元朝的官?如果做,怎么对得起祖先和良心?
  不做官,又靠什么生存?东西山人多地少,靠种地肯定不是个办法。于是,蔡家、秦家的后代和东西山众多南渡氏族的后代一样,走上了经商的道路。到了明代,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到了明朝中期,东蔡村的蔡家出了一位文学家、书法家,名叫蔡羽。他的祖父蔡升,也是当时的文学家,曾编过一套《太湖志》。
  蔡羽自小丧父,由母亲吴氏教读,十二岁时就能操笔作文,很有灵气。年纪稍长,就把家里的书都读完了。后师从东山人、考中探花、做到宰相的王鏊。而唐伯虎也曾师从王鏊,因此,蔡羽被称为唐伯虎的师兄。
  蔡羽写诗作文,喜欢追求古代的风格。别人说他的诗如唐代“诗鬼”李贺,他却说“吾诗求出魏晋上,今乃李贺耶?吾愧杀也!”于是更加发奋。不过,他却不屑于写八股文,因此考了40年科举,都没考中举人。直到64岁时,他才凭着贡生(秀才的一种)的身份,被授予南京翰林院孔目的职务,到任三年后就告老还乡,回到东蔡村,去世后文征明为他撰写墓志铭。诗文被收入《林屋集》、《南馆集》、《太薮外史》等。
  蔡羽善于书法,特别是楷书、行书,以秃笔取劲,姿尽骨全。著名的书法家王宠(号雅宜山人,精于小楷,书法与祝允明、文征明齐名),就是他的弟子。
  秦家的后代,也出过不少人才。像清朝后期的书画家秦敏树,曾为著名廉吏暴式昭画了《林屋山民送米图》,名闻一时。芥舟园房主秦奎元家族,则是世代行医的中医世家,专治伤寒,兼理妇科,远近闻名。
  秦仪:出生秦家堡的郡马
  与蔡源没有直接隐居东西蔡不同,另一位皇亲秦仪,却是出生这里的土著。
  秦仪的第六代老祖宗,是北宋后期著名的婉约派词人秦观(字少游),“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就是秦观的名句。秦观的儿子秦湛曾担任常州府的通判,因为金兵南侵,秦观的灵柩无法送到老家高邮落葬,秦湛就把他葬在了当时属常州府的无锡,秦家子孙也从此定居无锡。
  100多年后,秦仪的爷爷秦宗迈游览西山,看中了消夏湾的山水,于是在东蔡、西蔡之间建造别墅,去世后葬在这里,子孙为他守墓,于是定居在这里,地名也因此被称为秦家堡。
  出生秦家堡的秦仪,堪称秦家的传奇人物。他19岁就金榜题名,考中进士。据说,宋理宗找昀看中了这位青年才俊,就把跟秦仪同岁的女儿娥明公主嫁给了他,秦仪也因此成为了驸马爷(一说娥明公主也是亲王的女儿,所以秦仪也是郡马,而不是驸马)。
  40岁那年,秦仪与娥明公主一起住到了西山,5年后秦仪去世,这离南宋灭亡之后7年时间了。知道大势已去的秦仪,给子孙留的遗嘱和蔡源十分相似:不许求仕。
  在秦家堡村,记者碰到了秦家第28代孙女秦燕妮。秦燕妮的爱人朱德昂把记者带到北面的山上,探访秦仪墓。那是一个1人多高的土墩,周长约40米,外围已经用石头封了起来,看起来很气派,坟前竖着墓碑和祭台,以及一块写有“文物保护单位”字样的碑。朱德昂说,他们把这个坟称为“王坟”,以前这个坟占地约10亩,前面有墓道,两侧有石马、石羊等石兽,还有旗杆石……
  【延伸阅读 】
  东西蔡古迹
  东西蔡村古典厅堂、门楼等古建筑随处可见。可惜,许多古建筑出现了坍毁现象;部分修复或保存较好的古建筑,也是铁将军把门,一般很难进去。不过,只要在村中走走转转,那股古朴的气息就会让人醉心不已了。碰到好客的村民让你参观他们的古建筑,那就更值了。
  东西蔡曾经成为集镇,现存古街巷平面呈十字形,东至春熙堂,西至爱日堂,南至芥舟园,北至秦仪墓,街道全长1500余米,宽1.5至2.5米,街道路面用弹石、青砖、花岗岩条石铺设,部分路段改为水泥路面,路下或路旁有水道。村内保存有明清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其中春熙堂、爱日堂、芥舟园、宋代驸马秦仪墓、畬庆堂5处为市级文保单位。
  芥舟园———亦称秦家花园,1986年列为吴县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无人居住。芥舟园花园面积不大,仅约二分,但小而精致,花园南部以黄石假山为主体,配以天竺、枇杷、万年青、罗汉松等花木,其中罗汉松干径达70余厘米,为数百年之物。
  花园之北有书房三间,雅称“微云小筑”。屋内采用花篮厅的形式,没有前金柱,梁架全部承着于雕刻精细而悬空的花篮之上。因书房前半部无柱,所以特别敞亮。后金柱一线,用屏门十六扇,将书房隔为前明后暗的两部分。芥舟园虽小,但雅而不俗,小巧精致,是苏州乾嘉年间农村小型第宅园林的代表作。
  春熙堂———位于东蔡村,为里人蔡氏创建,清末售与秦氏,1984年为吴县园林管理处西山风景管理所收购并整修一新,辟为景点(未对外开放),1986年列为吴县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春熙堂除大厅、门楼、后楼外,还有最有价值的书房及位于书房前后的两个小花园。书屋后的花园面积近100平方米,园子虽小,却有三绝:一为白皮松两棵,大的一株径围2.10米,高近20米,雪枝翠叶,生机勃勃,为江南所罕见;二为百年牡丹,暮春繁花似锦,满园红艳生辉;三为三峰太湖石假山,中间一峰状若隆背老人,称老人峰;左右两峰一大一小,分别以古代高官谐音命名,大者称太狮、小者称少狮。相传均为北宋花石纲遗物,因朱勔未及运出西山便已倒台而留在西山,后被蔡氏觅得,立于园中。
  爱日堂——位于西蔡村,俗称新厅上,原为一大型宅园,现大厅已被拆,仅存位于屋西的花园一座,园内有书房、亭子(旱船)、花廊等建筑,均为清乾隆三十年(1766年)建,1986年列为吴县文物保护单位。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