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禁虎丘染坊碑

苏州日报 20060428 九卷044页

■记者

游览“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在正山门左侧的墙上嵌砌着一方石碑,那是乾隆二年(1737年)苏州府《永禁虎丘染坊碑》。石碑并不高大,字迹也已漫漶,似乎并不起眼,然而却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明清时期,苏州纺织业极为发达,所谓“城东半城,万户机声。”中央专门在苏州设立了织造署,旧址在今葑门带城桥下塘(苏州第十中学校址),《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曾在苏州织造任职3年。

    随着丝织业的兴起,相应带动了染坊的发展。其时染坊有蓝坊、红坊、黑坊、杂色坊和漂坊等具体分工,主要集中在阊门外上塘到虎丘山塘一带。由于染坊骤增,产生大量有害有毒的污水排入河道,严重污染了水质。

    虎丘是吴中名胜,风景秀丽如画。但自染坊开设后,满河“青红紫黑”,“各图(村)居民无不抱愤兴嗟”,于是有120名地方人士联名上告,要求迁移染坊。苏州府会同属下的元和、长沙、吴县三县实地勘察,于乾隆二年颁布禁令“勒石永禁虎丘开设染坊”,所有“染作器物,迁移他处开张”,“如敢故违,定行提究”。令行禁止,从此虎丘又恢复了青山绿水,直到近代,著名作家周瘦鹃还作诗赞美这虎丘的山塘河水:“七里山塘春水软,一声柔橹一销魂”。

    从这块碑石,联系到而今虎丘山前并不清澈和漂浮脏物的山塘河,这不能不发人深省:260多年前的古人尚且懂得珍惜环境,以法的形式保护水质,面对现实,今人更该如何?!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