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苏州的这些水陆城门

姑苏晚报 20121029 B第10版

■记者

苏州水陆城门源于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奉吴王阖闾之命于江南原野构筑而成,当时都是土城,内外都有城河,而城墙筑有凸出的“马面”。历史变迁,城门也几经变化。本周小编就带您走近这些水陆城门,感受历史留给我们的声音。
  金门

  金门,民国时期为沟通观前街与阊门商业区的联系,于1921年筑南新桥,1922年开金门。但第二年即发生了军阀齐燮元和卢永祥的江浙战争,祸及苏州。士绅认为开了金门不利,便重又砌没,另在其南60米处开辟新阊门。新阊门与景德路对直,似乎方便了,但出城后还得拐个弯再上南新桥,加 上位置和高度皆不相宜,于是1929年动工重新开辟 金 门,1931年竣工,外与 南 新桥 连 成直线,内与景德路曲线相接,城门系罗马式,也设三门。

  胥门

  胥门位于
  城西万年桥南。
  胥门作东西向,
  为春秋吴国建造
  都城时所辟古门之
  一,以遥对姑胥山(即
  姑苏山)得名。《苏州府
  志》云:“胥门,西门也,在
  阊门南,一曰姑胥门。”现存城门为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重建,明清重修。苏州古城门皆水陆并列,惟胥门为防太湖洪水进城,宋元以后就无水门。陆门原有至正十六年张士诚增建的瓮城,已于民国时期拆去。现存门洞由三道砖砌拱券组成,第二道与第一、三道垂直相交砌筑,结构与盘门陆门内门相同。拱门高4.65米,宽3.3米,纵深11.45米。东向(城内)尚存横额,“胥门”二字已毁。门洞左、右残存垣长约65米,残高7.2米,砖石尚较完整。西向(城外)砖石保存甚少。胥门与盘门同为苏州幸存的古代城门。

  阊门

  阊门,从清代乾隆年间的《姑苏繁华图》中可以看出,阊门内城门临阊门大街(今西中市),上有城楼,类似盘门城楼。外城门靠吊桥,瓮城为长方形,瓮城内另有套城,并还有南、北两个童梓门。南童梓门通今南新路,北童梓门通北码头。大约是在太平天国战争中,阊门瓮城被毁,剩下内城与套城。1927年市政筹备处工务局进行建设时将套城拆除,又将原来狭小的旧城门拆除,并于1934年仿金门罗马式建筑改建城门,改建后的阊门共三门,中为车行道,两侧人行道。阊门水城门则在内城门北,跨下塘街河,解放初尚有木栅门,五十年代拆除,现仅存水城门基础。水城门外的石级梁桥聚龙桥,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改成了水闸。

  赤门

  位于相门南三里。门朝正南方向,方位上南方在午位,属火,火色赤,故名。何时废塞,无考。

  娄门

  位于城东北。原称(缪)门。《吴地记》载:“娄门本号(缪)门,东南秦时有古(缪)县,至汉王莽改为娄县。”门随改称娄门。清初重建门楼后题以“江海扬华”额。城门分外、中、内三重,内城筑有城楼,三重城门之间有空地和闸门装置,十分坚固。水门三道也有闸门装置。外城、中城及内城口上的城楼约在民国37年间被拆除。1958年,内城门和水门也先后被拆除。

  相门

  原名匠门,位于城东。因曾是各种手工工匠聚居之地而名。据传吴王阖闾曾命铸剑高手干将于此设炉铸剑,故又名干将门。后称“相门”是音的转变。门在宋初被填塞。民国23-25年重辟,解放后被拆除。

  葑门

  位于城东,相门之南。初名封门,以封禺山得名,因附近河中有(鱼専)(鱼孚)鱼(江豚)出没,又名(鱼専)门,(鱼孚)门。又以周围多水塘,盛产葑(茭白),遂改为葑门。该门经历代多次重建。清初重建门楼,题以“溪流清映”额,并增辟水门。民国25年门楼被拆除。上世纪50年代拆除城门。

  齐门

  位于城北。因门朝向当时的齐国,故名。相传阖闾十年(公元前505),吴破齐,齐以女质,配与吴世子波。齐女思乡,日夜号泣成病,阖闾乃造此门,名“望齐门”,令齐女往游其上,后称齐门。又传,当时吴强齐弱,年老的齐景公慑于吴王声威,将女配与吴太子波。太子波早亡,齐女思乡,吴王在齐门上造九层飞阁,让齐女登阁望乡,故又名望齐门。据考,齐门有城郭,旧称城垛子,城郭之间还有方角城墙。齐门有三道城门。内城门西恻有水城门,门上建有两层城楼,俗称鼓楼。内有内城河,外有外城河,城郭之同相距二三十米。因有三道门,故道路曲折,交通不便。上世纪60年代初,首先拆除城门城楼,1978年建水闸时拆除了水城门。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