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沟旧事

苏州日报 20120810 C第03版

■王梦沂

 □王梦沂
  阴沟,老苏州人称作阳沟(音“央沟”),有苏州俗语这么说:“太湖里勿死,死勒央沟里。”古时下水道有明暗两种:明沟,苏人称“阳沟”;暗沟,称作“阴沟”。阴沟阳沟、阴阳沟。猜想,前人会不会是将阴阳两字快速连读:阴阳———央,统称为了“央沟”?苏州城里有一旧童谣:“苏州人、一窝蜂,翻央沟嘛路当中,一传十、十传众,看的人嘛侪勿懂……”。小辰光想,翻阴沟有啥看勿懂的?不就是清理清理那下水道吗?其实最早的翻阴沟,于当年外来人来讲,还真是看不懂呢。不像今日苏城,大街小巷的阴沟也就是下水道,大都是用管道排成,隔一段距离设一只阴井,所谓的翻央沟,就是翻开阴井通通下水道。早些年间苏州的阴沟并不是这样,而是一条条排水沟,上面用石板盖住。
  苏城是盖了房子才有的街道,有了街道才出现排水问题。苏州以前的街道狭窄,一般只有丈把宽,两侧多数是砖木结构、鱼鳞瓦顶的店家住户。而老街的路面,有的用石块铺垫,有的用砖块砌筑,断断续续,难免一脚高、一脚低,行走不便,尤其是下雨天,各家宅院排水、屋檐落水,冲到街上积水成潭,一不留神泥浆四溅,行人叫苦不迭。为了排泄雨污水,古人就在门前屋檐下,在雨水滴落的地方,开始挖长长的排水沟,并与河滩连接,让雨水和生活污水,一起顺沟流走。为了行走方便,古人又在这排水沟上面,盖上了一块块的石板,于是街中间就慢慢出现了石板道,石板下面就是阴沟,各户皆有小阴沟与其相通,组成完备的排水系统。筑得有经验了,石板街也慢慢统一起来,阴沟大致挖成两尺来宽,上面铺的石板也整齐划一起来,成长方形横排,每隔数米还留有排水孔,让雨水下泄后,可迅速排入阴沟中。以至后来有了“最美苏州街、雨后穿花鞋”之说。
  但也有问题,那时的阴沟不像现在,由光滑的管道排成,而是石块或砖砌而成,沟壁沟底七高八低、毛毛燥燥,时间久了容易积垢攒污,天热还会散发出一些让人恶心的气味,污染了环境。于是每到夏季来临、梅雨之前,清洁工就会把阴沟上的石板翻开,让阴沟敞开在光天化日之下,然后用铁铲和铁勺,将阴沟里的污秽垢泥清除掉,这才是真正的翻阴沟。其目的,一来保洁除臭,二来防止雨季积水,造成水灾。
  童年住桃花坞时,常去西中市一带白相,依稀记得西中市旁有一条狭弄叫舒巷的,有许多隔巷相对的沿街铺面,很为热闹。巷内就保留有一段石板路面,每当下雨时,就能隐约听到雨水流到石板下阴沟里的滴沥笃落之声。漫漫雨幕中,撑着油纸伞走在空心的石板路上,有说不出的舒心。脚步走时稍用力些,还能听到富有音律的“咚咚”声。可惜后来,那一段石板路面连阴沟一起消失了。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