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三百年的苏州仙掌峰奇景被发现

城市商报 20140406 A第05版

■蔡春生

 □商报记者 蔡春生 文/摄 部分图文资料由杜桢彬提供
  引子: 三百多年前的 文献记载
  “吴中诸山多名胜,然苦乏幽胜之致,惟竺坞则连峰列岫以引其前,重冈复岭以障其后。自伏龙凤村越溪渡涧,一入坞中,迥然绝尘。山鸟山花,幽蹊绝径,若与世隔。昔文文肃公筑竺坞草庐于此,亭馆泉石标奇领异。中则有钓矶石,屋外则有湘云渡、仙掌峰,此又招提之胜概矣。”

  ——徐枋(1622-1694,明末清初人)《吴山十二图记》

  壹读者报料:
  竺坞巧遇仙掌峰奇景

  “两块传神的大石头,一块像手掌印,一块像脚趾印!”昨天上午,读者杜祯彬向商报报料时,掩饰不住地激动:“我发现了湮没三百多年的竺坞奇景——仙掌峰!”
  杜祯彬钟情古迹探访,行至天池山附近的北竺坞,他意外撞见两块大石头。乍一见震惊不已,如入梦境,眼前之石一块如手掌印,一块如脚趾印,比例匀称,惟妙惟肖,不由一看三叹!虽说见过的名山奇石不计其数,然而这真堪称是他这些年“目之所见最为逼真的石头”!
  两块石头目测均有七八米高,杜祯彬发现脚印石上还琢刻数列文字,他细细打量,隐约发现“仙掌峰”等字样,这不啻于给石头验明正身了。——据徐枋《吴山十二图记》载,竺坞有仙掌峰,正与这两块石头的地点、形状以及摩崖石刻内容吻合,所有一切都指向:这便是早已被遗忘了的仙掌峰奇景。
  后来,杜祯彬反复放大摩崖照片,又辨认出一些文字,更佐证了两块奇石便是仙掌峰。于是他第一时间和商报取得联系,告知这个发现。
  杜祯彬感叹:仙掌峰有二奇,一奇是,天池山花山一带虽多奇石,有的如莲花,有的如寿星,千奇百怪,但大多只是整体块面有所相似,需要观者想象,而仙掌峰却有细节的刻画。二奇是,两块石头依偎成一对,一掌一足相映成趣,简直让人难以相信是天然形成的!

  贰记者探访:
  好似仙人摁下手掌和脚印

  为得到更多信息,记者驱车向西,直奔吴中区天池山北竺坞一带,寻找杜桢彬所说的仙掌峰。
  北竺坞地属天池村,距天池山景区约一里地。在附近,记者遇到村民王卫民,一听记者描述,王卫民马上笑着说:“小时候常在两块石头边白相,当然知道在哪里!”
  在他带领下,记者很快找到仙掌峰。它们就静静伫立在山脚下,与北竺坞村边的水泥路仅相隔五六米远。然而,从路边望去只见石头侧面,并无奇景可言,或许正因此长久以来未曾闯入路人视线。
  “到北面去看看,你一定会吃惊!”仙掌峰北侧有一块直达路边的巨大卧石,王卫民领着记者踩上卧石,几步路就来到仙掌峰的正前方,由此,一幕奇景跃入眼帘——两块大石相邻,东边一石,硕大的掌印占据整个石身,浑如巨掌按压后留下的印迹,凹凸起伏自成天趣;西面石头则如同光溜溜的脚掌,留有一串形似脚趾头的印迹!
  传神!难怪叫仙掌峰。不禁让人想象有个仙人在石上使劲一摁,又用力一踩,造就了这巨大的手掌印和脚趾印。
  有意思的是,掌印脚印绝不是呆板的相像,而是“写意派”,颇具禅味,真所谓七分似,三分不似,“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王卫民今年43岁,幼时常和小伙伴到石边玩耍。他说附近村民都知道这两块石头,一般把它们叫作“仙人手”、“仙人脚”。——看来,村民们也感受到了石头仙风道骨般的气场。
  那么,仙掌峰奇特的形状究竟如何形成的?如此传神,以致让人很难相信这是大自然的手笔,但假设是古人雕琢而成,其鬼斧神工的技术和天马行空的创意也足够惊世骇俗了!
  “肯定是天然的,这边的人都说是天然的,不知道在这里多少年了!”王卫民反复说。“你看,一点点凿刻的痕迹都找不到的。”  叁
  摩崖解读:
  康熙时有场文人雅集

  仙掌峰形体完好,沾着苔藓,攀有藤蔓,在山脚边无声挺立。漫长的岁月间,它们见证过一些特别的事情,但唯有刻在石头上的文字留下了些许记忆。
  石上刻了字?王卫民说:“字我没在意过,更不知道刻着什么内容了。”
  但这些文字,显然是石头身世和故事的重要物证。
  “脚趾石”左下方光溜溜的位置,凿刻文字数列,楷体,有古拙意,估摸有七八十字。虽然位于石头偏下位置,但仍在人的视野上方,大多数文字需要仰视,不便近距离观看。而且,在天长日久风吹日晒之下,石头表面难免遭受侵蚀,文字稍显漫漶,字口颜色与石头完全融为一体,如果不经捶拓上纸,恐怕已难一一辨识。
  幸好,其中有些文字相对清晰。杜祯彬发现上头刻着“仙掌峰”、“雅集”、“康熙己亥(亥字不确认)”、“张墨岑”、“陈炳记王淮书”等字样。
  “这些字,明确告诉我们这儿就是古人所说的‘仙掌峰’,”杜祯彬说,“而且可以推断,在康熙年间,仙掌峰下曾办了一场雅集,参与者有张墨岑、陈炳、王淮等人,文字里可能还有其他参与者,只是现在还没看出来。”
  这些人是谁?杜祯彬查资料发现,张墨岑、陈炳与竺坞这一带素有渊源。
  张墨岑就是著名画家张宗苍(1686-1756),生活于康雍乾盛世,乾隆十六年(1751年)高宗南巡,以《吴中十六景》画册进呈,得皇帝欢心,成为了宫廷画家。他是天池山附近篁村人,而篁村距竺坞不过一两里路,对仙掌峰想必不会陌生。
  陈炳也是苏州人,字虎文,据记载住在阳山附近,著有《阳山诗集》十卷,其中一卷为《竺隖遗稿》,隖字通“坞”,看来也与竺坞有缘。
  如果石壁上“亥”字没有看错,这场雅集就是发生在康熙己亥年,即公元1719年。雅集是古代中国文士阶层常见的聚会,文人们或游山玩水,或诗酒唱和,或书画遣兴,或抚琴弄曲。最为有名的,当然是永和九年的兰亭雅集。
  杜祯彬说,摩崖内容尚须仔细研究,待文字一一解读后,应该能呈现更多的信息。不管如何,一段文人雅集刻上石头,不只为仙掌峰增添了故事,更成为如今发现它的重要证据。

  肆湮没无闻:
  为何奇景后来无人知?

  奇怪的是,在明末清初人徐枋的《吴山十二图记》之后,三百多年来很难看到关于仙掌峰的确切记录。杜祯彬说,他好不容易在清末《木渎小志》找到一段关于仙掌峰的记载,但内容与徐枋题记大致相当,上头也注明引自”徐枋题吴山名胜十二图”,可见只是资料摘录,并无实际发现。
  即便从新发现的脚趾印摩崖石刻算起,这座仙掌峰也在民间湮没无闻有三百年之久。
  那么,为何它渐渐无人知晓?或者说,为何在已知的资料中绝少被提及?
  杜祯彬分析,明代直到清初,苏州西部群山尤其是天池山、花山一带,有众多文化名人生活起居,文震孟、徐枋等都是当时代表,他们对山石之趣格外留心,还常常摩崖刻字,以寄情怀。后来这一带虽也有些名人墓葬,但真正生活于此的知名文人有所减少,自然疏于记录。到了清末战乱以后,山野之间景点遭到冷落,以至慢慢被遗忘。后来,天池山花山都成为景区,北竺坞这边又恰在景区之外,因此仙掌峰一直以来都停留在人们视线之外,未受重视。
  附近村民大多知道这两块奇石。“小时候山脚下很多野竹,我们常来挖笋,玩耍。”王卫民说,“仙人手”“仙人脚”面前的这块巨大卧石,则是居民们农忙时节晒谷子的地方。奇景一直就在那儿,而村民们早就习以为常。况且,大家都不晓得石头在历史上是有来历的。
  如果说早年村民尤其孩子们对石头还有几分兴趣,如今工作节奏也快了,与山的联系在减弱,而孩子们也有了各种电子玩意儿,大家对仙掌峰都已不太上心了。
  就像苏东坡在《石钟山记》中说及山名的缘由,“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村民们尽管知道奇石的存在,终究并未向外界广而告之。
  杜祯彬42岁,青岛人,由于工作的关系,每月来苏州数天。他对苏州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痴迷,立志寻遍苏州古迹,截至昨天已游历苏州美景古迹1152处,他在新浪博客上以“悠哉游哉”的网名发表专题游记1200多篇,商报《I生活 读城》曾专题报道。
  近期,杜祯彬在北竺坞寻古,发现了竺坞一带冯桂芬墓被盗,引起文保单位重视; 此次又意外遇见传说中的仙掌峰,惊喜之余向商报独家报料,既是希望苏州市民欣赏到这道奇景,也希望湮没在历史尘烟中的仙掌峰奇景得到重视和保护。

  相关链接

  竺坞人文

  A 明代状元文震孟 读书在此地,可惜墓已毁

  徐枋在《吴山十二图记》中说:“昔文文肃公筑竺坞草庐于此”。这个文文肃公,便是文征明的曾孙、状元文震孟。
  文震孟(1574-1636),字文起,号湛持、湛持居士、竺坞生、竺坞山史、药院逸史,谥号“文肃”,苏州人。
  文家是明代苏州名门,而且家风极好,绵延数代名人辈出,世所罕有。父亲为让文震孟安心读书,于天池山竺坞筑室建庐。从此文震孟与外甥姚希孟一同在山中读书,学业大进。
  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殿试,文震孟以一甲一名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历任翰林侍读,左中允、日讲官、讲筵、少詹事,官至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明熹宗即位后,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陷害忠良。文震孟十分愤怒,上奏《勤政讲学疏》,触逆魏忠贤及其遗党,连遭廷杖,贬职,甚至削职为民,崇祯九年(1636年)逝于苏州。崇祯十二年(1639年)下诏恢复原职,崇祯十五年(1642年)赠礼部尚书衔,赐祭葬,封官一子。南明福王时,追谥“文肃”。
  其墓葬,也在天池山竺坞处,位于竺坞南,原立“明大学士文文肃公墓”黄石碑一块,高约三尺,宽尺余。1957年8月,文墓曾列为江苏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前后,墓被掘毁。现在虽已被排除在文保单位之外,但遗址尚存,封土还在。
  另据《木渎小志》记载,文震孟“子秉、孙点亦隐居于此”。

  B 传奇画家徐枋 父亲殉国,他终身不进城

  《吴山十二图记》 的作者徐枋(1622-1694),明末清初画家,苏州人。
  据载:父汧,明少詹事,殉国难。徐枋是崇祯壬午举人。汧殉国时,枋欲从死,汧曰;“吾不可以不死,若长为农夫以没世可也!”自是遁迹山中,布衣草履,终身不入城市。
  徐枋活动地点主要在城西和群山间,包括阳山、邓尉山等。及游灵岩山,爱其旷远,卜涧上居之,老焉。枋与宣城沈寿民、嘉兴巢鸣盛,称“海内三遗民”。
  徐枋卖画自食,家贫绝粮,耐饥寒,不受人一丝一粟。有记载:豢一驴,通人意。日用间有所需,则以所作书画卷置簏于驴背,驱之。驴独行,及城闉而止,不阑入一步。见者争趣之,曰:“高士驴至矣!”亟取卷,以日用所需物,如其指,备而纳诸簏,驴即负以返,以为常。卒,年七十三。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