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绝天下的吴越宝剑

城市商报 20070209 13卷058页

■唐涛

苏州著名景点虎丘的山腰有一块石头,中间断裂,石裂处笔直如划,名为“试剑石”,相传为春秋时吴王阖闾令干将、莫邪铸剑,成而试之,劈开巨石。其实“试剑石”的切痕断然不是宝剑所能造成的,但吴王试剑于此的传说却代代相传。阖闾死后更是葬在了“虎丘剑池”,并以其钟爱的“专诸”、“鱼肠”等剑三千殉葬,之后秦始皇和东吴孙权都曾派人凿石求剑,均无功。而返,至今阖闾墓仍未被发现,而“虎丘剑池”已成为千古之谜。  

    当时吴国的疆域是以太湖为中心的周围地区(包括现在的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安徽东南部的部分地区),而越国在吴国以南,以会稽(今浙江绍兴)为中心的周围地区。在春秋中晚期,随着吴越对外军事扩张的需要,其兵器业也呈现出空前繁荣的状态,到了春秋晚期吴越所出产的宝剑更是发展到巅峰,其铸剑术已冠绝于天下,可谓有口皆碑,各种有关吴越宝剑的记载屡见于文献,其美名流传千古,为历代所称道。

    《考工记·叙》载:“吴粤(越)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青铜剑在吴越地区获得长足的发展主要与其地理环境有着较大的关系,吴越地区自古水网纵横,开阔的平原较少,盛行于中原地区的战车作战方式在这里很少有用武之地,所以步兵才是吴越军队的主力,步兵所需要的是适合于近身作战的既轻便又锋利的武器,而剑恰好具备了这些特点。加上当时的统治者为了争霸的需要,十分重视兵器的制造,客观上也为之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吴地又富藏铜、锡,这又为铸造宝剑提供了资源上的保障。吴越青铜剑一般认为是先在吴地发展起来的,而吴越两国又地域相连,交往密切,当青铜剑制造技术在吴地得到发展时很快也传入越国,使得青铜剑的铸造技艺成为吴越两国共同的财富。2500多年过去了,当时通过各种渠道流散至中原各国的吴越宝剑中极少部分被有幸保存了下来,使我们仍能一睹其往昔的风采。

    吴越宝剑是在中原青铜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相互影响,逐步形成了自身的显著特点,其剑体的菱形暗格纹、剑首的同心圆和复合剑体更是被称为“三绝”。由于当时缺乏史料记载,这三种工艺在秦汉就一度失传,直到近年来通过一些专家研究和试验,谜团才被逐渐解开。

    菱形暗格纹剑(图一)的剑体上均布满了很精美的菱形图案,如腐蚀不严重的话可以看到图案的线条是与剑基的青铜不一样的浅色金属,并与剑基铸为一体,而不是镶嵌的(图二)。现在研究认为这样的剑座是先铸出剑基,并留出菱形文饰的空槽,经修整后再注入熔点较低的高锡高铅合金,打磨后就形成了菱形暗纹,通过这种方法既提高了剑的装饰性,又起到了一定的防腐作用。

    好多吴越宝剑的剑首都铸有多道同心圆(图三),道数和排列又略有不同,一般认为是装饰或身份的象征。仔细观察这些同心圆其误差极小,且其间的凹槽又深达数毫米,很难想象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是如何完成的。现在通过复原当时的生产过程后认为,只有在制作陶器的转轮才有可能完成剑首的陶范制作,待铸好剑首后再与剑的其他部分二次合铸而成,但要达到如此精度也决非易事。

    还有少数吴越宝剑的剑体是由双金属复合铸造而成的,在剑的中脊可以看到一道明显的金属镶嵌痕迹,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色泽(图四)。这种剑是事先铸好剑脊后嵌铸在剑体中的,中脊和两侧采用了两种完全不同含量的合金。这么做并不是为了装饰,通过分析表明两侧的含锡量都高于中脊,含铅量甚微,使得合金硬度高而刃部能更为锋利。中脊的合金配比则刚好相反,使得金属硬度减弱、脆性降低,而韧性却大大提高,用这种方法铸造的复合剑既保证了两侧剑刃的锋利,又有效地增强了格斗中剑体中脊的抗震性能,从而使剑不易折断,达到了刚柔相济的效果。

    吴山开,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宝锷。淬绿水,鉴红云,五采焰起光氛氲。 

    背上铭为万年字,胸前点作七星文。龟甲参差白虹色,辘轳宛转黄金饰。

    骇犀中断宁方利,骏马群騑未拟直。风霜凛凛匣上清,精气遥遥斗间明。

    避灾朝穿晋帝屋,逃乱夜入楚王城。一朝运偶逢大仙,虎吼龙鸣腾上天。

    东皇提升紫微座,西皇佩下赤城田。承平久息干戈事,侥幸得充文武备。

    除灾避患宜君王,益寿延龄后天地。(唐李峤《宝剑篇》)

    当年吴王阖闾为了一己私利将负责建造其陵墓的千名工匠斩杀于“虎丘剑池”前的“千人石”时,就是为了将那三千宝剑的秘密永埋于此。但传说毕竟是传说,而干将、莫邪等铸剑师的名字却作为古代无数优秀劳动者的代表永载史册,那些凝聚着他们勤劳和智慧的吴越宝剑更为世代所珍爱,成为了我们后人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 (唐涛)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