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修复”文物修复

姑苏晚报 20070522 14卷067页

■李婷

新闻提示:中国现存的3000万册件古籍中1000万册有破损;全国各级博物馆馆藏文物达1700多万件,但大部分出土文物都是残破的,需要修复。然而目前全国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员才几百人。

    走进苏州艺术学校三楼的一间工作室,记者见到了4张特制的书画修复工作台,在其中一张工作台上,掀起盖着的宣纸,一张已经支离破碎的书法作品进入眼帘,“现在我们的学生已经可以把这种破得像蝴蝶翩翩飞的书画修补完整了。”因为四年前招进的文物修复专业03级学生完全是“白纸一张”,今天的成绩已经令教务科蔡明德老师非常感慨了。

    但是,文物修复是个专业程度非常高的工作,文物的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等要求文物修复必须慎之又慎。仅仅在教室里学到一些理论知识和入门技艺是远远不够的。

    3月初到4月中旬,艺校文物教研室组织03、04级文物班9位学生去杭州文庙参加大成殿彩绘修复工程就是一次实战演习。在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技术人员的带领下,艺校学生们上手快,边实践边总结——从金属到竹木再到金属,3次改进去漆工具。这给南京博物院的工作人员留下深刻印象。博物院与学校联手参与文物修复工作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苏州艺校文物修复专业 学生的表现经《中国文化报》报道之后,在苏州的文博圈子里引来了不少关注与思考。

    记者在苏州博物馆采访时见到了61岁的姜节余先生,刚刚退休的姜师傅被馆里留用了,因为正是他独立承担着国宝级文物“真珠舍利宝幢”的修复工作。 “这个宝幢上涉及到了木器、漆器、玉雕、金银丝编织等十几种工艺,可以说是当时苏州工艺制作的集大成者。”姜师傅认为一个合格的文物修复者在知识面、动手能力、耐心等方面一定得下苦功夫。“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手工艺绝活失传了?因为上一辈人的经验是吃了亏才学到的,做学徒时问得不勤根本学不到手。”如果说姜师傅是传统工艺修复文物的继承者,那么去年从西北大学文物保护专业毕业后到苏博工作的小王走的则是“现代路子”。记者没有见到小王,因为上个月,他已经到北京参加一个由中国与意大利联合开办的进修班学习文物保护修复,在这个班上,已经拥有本科学历的小王还得从物理、化学、地质等基础学科一门门学起。

    “学生经过5年的学习,能达到一般的技艺水平。”艺校文物教研室教师周联一说。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请来了不少专家,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主任、研究员张荣,南京博物院副院长、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奚三彩等。而且,学校争取到了不少机会把学生送进博物馆、图书馆实习。“最近,我们请到了上图的谢老师,他是民国时期原版精装书修复专家,上海仅此一位。”但是,师资力量、经费投入等办学条件的限制,仍然是文物修复技能从师徒相承转型到课堂教学规模化培养人才的瓶颈。

    再过一年,03级的学生就要毕业了。就业的现实摆在了学生面前。 “我们当然希望专业对口的、比较规范的用人单位能够接收学生们。”两位老师有点无奈地表示,然而用人单位普遍不愿做“一传手”,都希望聘用有工作经验的熟练工,这就大大加重了学生的就业压力。一旦为生存所迫,学生转入以商业赢利为目标的市场行为中去,就会大大有悖于人们的初衷。

    “如果主管部门能为文物修复专业人员设立执业证、资质证等资格认定考试,如果学生们能取得这样的证书,前景应该是不错的。”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