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9年的仙掌峰旁有场雅集令人神往

城市商报 20140413 A第02版

■蔡春生

 本版撰稿 商报记者 蔡春生
  商报讯 读者杜桢彬向商报报料,他在天池山附近的竺坞,发现了沉寂三百年的仙掌峰,两块巨石分别呈现一掌一足之奇景,石上还有康熙年间的摩崖石刻。商报4月6日刊发报道后,引起各界关注。如今关于仙掌峰又有新进展,摩崖石刻文字已基本得以解读。
  记者前两天来到位于竺坞的仙掌峰摩崖石刻前,在村民的帮助下制作拓片。虽囿于环境艰难,最终只是草草成拓,但已基本能够辨读石刻全文72字——
  “黄尊古会饮交朋于仙掌峰之傍,觞政以寡,惟适是宜。沧浪亭僧澄照弹琴,陈虎文作琴诗,王泝柏醉和陈韵,尊古与张墨岑论画,亦一时之雅集也。康熙己亥寒食前三日,陈炳记王淮书。”
  这样,康熙己亥年(1719年)这场文人雅集,便如画面一般生动地呈现于我们面前。寒食节前,正值春日,那天,黄尊古和朋友来到仙掌峰旁边喝酒,喝酒并无太多规矩,但求喝得舒适。沧浪亭僧人澄照在此处弹琴,陈虎文赋琴诗,王泝柏醉醺醺地唱和,而画家黄尊古和张墨岑则在一旁津津有味地论画。
  从文字可以看出,雅集主要人物应是五个,分别为黄尊古、澄照、陈虎文、王泝柏以及张墨岑。作文的“陈炳”便是陈虎文,而书写的王淮很可能就是王泝柏(“泝柏”二字不太清晰,存疑)。
  五人之中,黄尊古、张墨岑、陈虎文都是名家。
  张墨岑其人,上次在报道中我们已介绍过,他就是著名画家张宗苍(1686-1756),生活于康雍乾盛世,1751年乾隆南巡时他进呈画册,得皇帝欢心,成为宫廷画家。张墨岑是仙掌峰附近不远处的篁村人。
  陈炳上期也介绍过,字虎文,据记载是阳山人,阳山离竺坞也不远。他著有《竺隖遗稿》,因此很可能在竺坞居住过。陈虎文当时颇有诗名。
  通过拓片,我们确认雅集中还有黄尊古一人。黄尊古便是当时的大画家黄鼎(1650—1730),常熟人,是清初“四王”之一王原祁的弟子。黄尊古并不刻板地跟王原祁学习古人画法,而是遍走名山大川,开阔视野,人们说他:“生平好游览,杖履所到,凡诡奇殊异之状,一一寄之于画”。乾隆皇帝十分赏识的沈德潜,更曾将黄鼎与恽寿平、吴历、王原祁、王翚相提并论。
  有明确记载,张墨岑的老师就是黄尊古。而1719年这场雅集时,张墨岑尚是三十出头的青年,黄尊古则已年近七旬,不知师徒关系是否就是雅集“论画”之时确定的!
  沧浪亭僧人澄照资料不详,王淮其人也有待考证,不过既然王淮担当雅集的书写者,书法上应该颇有造诣。这段文字书体在楷隶之间,古拙遒劲,颇有金农书法之意趣。另外,村民介绍,竺坞一带多王姓,文革前当地有书香门第姓王,不知与300年前的王淮是否有所关联。
  石刻辨读

  黄尊古会饮交朋于仙掌峰之傍,觞政以寡,惟适是宜。沧浪亭僧澄照弹琴,陈虎文作琴诗,王泝柏醉和陈韵,尊古与张墨岑论画,亦一时之雅集也。康熙己亥寒食前三日,陈炳记王淮书。

  谢谢村民,这是一次难忘的制拓

  想做拓片,遭遇大难题

  上周日商报报道,仙掌峰的脚趾石上刻着文字,能看清的有“仙掌峰”、雅集”、“张墨岑”、“陈炳记王淮书”。可惜的是,由于摩崖石刻的字口与石色已融为一体,更多文字已难以辨识。
  通过已知的文字,我们基本可以判断这是仙掌峰下的一场雅集,但究竟哪些人参与?雅集有怎样的内容?倘不能将整篇文字解读,一切都还是猜测。
  要看清摩崖石刻的文字,有个传统办法就是捶拓上纸,在黑与白的对比中,让文字清晰地呈现。
  于是记者准备了拓印工具,试图将仙掌峰文字印在宣纸上。
  原以为,只要搬个高些的凳子,人就能踩在上面,将文字拓印出来。然而,当记者前天再次来到仙掌峰边,却发现此处地势十分不利于制拓!
  首先,地面不平,空间极小。仙掌峰脚趾石文字下方的地面,是个坡度极陡峭的斜坡,斜坡夹在两块大石中间又十分狭窄,根本无从置放凳子!
  其二,石体巨大,文字太高。走到近处才能真正感受仙掌峰之巨大,从地面踮起脚,伸长胳膊,手指只是勉强摸到最下方的几个字,距离最上面一排文字,足有两米之遥。

  村民出力,搭出脚手架

  正当记者一筹莫展之际,同行村民王卫民却有办法,他说搭建一个简易的脚手架,或许就能站上去捶拓。
  王卫民年轻时曾有过泥水匠的经历,搭脚手架颇具经验,但仙掌峰脚下是个斜坡,且石坡夹在两块大石之间,空间很窄,要搭个脚手架并不容易。王卫民仔细侦看地形,用手丈量一番,然后跑回家去准备工具。
  看到工具,记者着实吃了一惊。只见王卫民与他父母推了辆小车过来,上面放着三张梯子,还架着两根五六米长的大木头,以及一堆麻绳。
  说干就干。根据地势,王卫民一家动作麻利地在石壁前撑起脚手架,地势高的一侧是短梯,地势低的一侧为长梯,并用另一张梯子以及多根木头撑住长梯,梯子之间再用多根绳子缠绕绷紧。这样,脚手架基本不再晃动。
  这番工程,花费王卫民一家人将近两小时。随后,在记者制拓的几个小时,王卫民也来到石壁罅隙间,用手扶住梯子,以确保记者安全。
  正是他们不计回报的付出,让原本束手无策的记者免于空手而归。当对他们表达感谢之时,王卫民连说不客气:“我们也想知道石头上是些什么字。”

  艰难捶拓,文字终现形

  随后记者登上脚手架,准备制作拓片,然而,难度同样远超想象。
  脚手架上,空间如此逼仄,记者身子几乎贴着石壁。因距离太近,捶拓时已很难分清哪处是字,哪处是空壁。制拓过程中,还不时从脚手架走下,回到远处观看文字位置。
  糟糕的是,石面远看光滑,其实却有众多颗粒尖突处,纸张覆上,如果贴得太紧,宣纸容易刮破;如果不贴紧,则很难将文字拓出。
  摩崖石刻还沾有苔藓,使得石壁表面更为凹凸不平,但记者终究不忍将之抹去,毕竟这也是岁月给石头增添的痕迹和天然“包浆”。
  种种因素影响下,记者无法精耕细作,只能草草制拓,有针对性地拓印几个模糊难辨的文字。
  最终,在石壁前反反复复尝试了四五小时,记者勉强拓印出几件局部拓片。拓片文字斑驳,效果不佳,但毕竟尚有黑白对比,将它们放到两三米远的地方,几个关键字形得以辨识,摩崖石刻的内容也获得了释读。
  注:此次制拓过于匆忙,准备不足,记者又非专业人士,因而只能点到为止。由于拓片清晰度不高,这次解读难保每个字都准确,比如王泝柏的“泝”字不清,存疑。期待日后有关部门或专家有权威解读。

  文献中又见“仙掌峰”踪影

  报料发现仙掌峰的杜桢彬,这几天又查到关于仙掌峰新的记载。据道光年间《吴门表隐》载:“仙掌峰在华(花)山东,上有石观音像,祈子颇应。下有巨石,中虚锐覆,底有掌痕,伶仃弗坠,名大石屋。”虽寥寥几句,也是对仙掌峰和石观音像为数不多的记载。

  【新闻背景】

  仙掌峰山上多的是奇石奇景

  石屋石龛藏在
  杂树野径间

  仙掌峰所在地历来都叫竺坞、北竺坞,但仙掌峰所在的这座山,村民们习惯叫石观音山。为什么呢?
  “以前山上有个石观音,放在一个石龛里头。”村民王卫民说,有点岁数的村民都知道石观音,可惜的是,石观音大致文革时期就被破坏,就像竺坞其他名胜古迹一样。
  石观音不在了,但石龛还在。记者跟着王卫民上山寻找。很明显这座山人迹罕至,上山小路已被杂树碎竹掩映遮蔽。山虽不高,也有几处野石突出,颇有独自成景之意趣。
  行近山顶,记者见到石龛,大约不足半人高,位于一块光溜溜的大型石壁上。王卫民说,这正是存放石观音处,当初对面还有个石观音庙,后来观音庙建在了不远处的山下。
  山上还有个石屋,也是村民们津津乐道的山景。但藏在杂树野径之间,王卫民说现在要寻找已颇为不易。
  下山之后,王卫民又说,北竺坞里头景致很好,值得一看。记者随他往山坞中行进,果然一片清幽,风光宜人,部分山体早年曾遭开采,但更显嶙峋之姿。开山之后此地留有一个深深的池塘,碧水清澈,王卫民说池塘水深而且杂石很多,绝不能游泳。周遭有影视公司搭建的山寨和亭子,——近年来,时常有剧组看中这块地方,来此拍摄影视剧。

  此石疑为
  钓矶石

  徐枋《吴山十二图记》中,说竺坞山间“中则有钓矶石,屋外则有湘云渡、仙掌峰”,仙掌峰奇景已经发现,杜祯彬又在山上寻得此景,认为形状疑似钓矶石,供参考。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