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子墨井会淡出视线

苏州日报 20050509 六卷037页

■商中尧

在一位老人的指点下,七拐八弯来到位于常熟老城区的东言子巷17号——言子故居。“大院子里一直往里到底,言子墨井就在最里面。”坐在门口的一位许姓好婆带着诧异的目光对记者说:“很久没有人来这里‘考古’了。”她把记者当成考古人员了……

    在老宅的第三进天井内,用天然太湖石凿成的水井井栏玲珑精巧,井栏东侧竖着一块形状奇特、玲珑剔透的太湖石,上有隶书“墨井”二字,这应该就是“言子墨井”了。

    井台约2.5米见方,从井口往下看,井壁是用多种规格的小砖垒成。上部口径约有0.4米,临水渐大;内孔上大下小,上径0.32米,井内沿壁还留有十多道明显的绳痕。

    言偃,字子游,出生于吴地(今常熟)。成年后到鲁国拜师孔子,从言偃比孔子年轻45岁来看,他当是孔子晚年的学生。孔子有弟子3000,贤人72名,言偃为72贤人之一。又因言偃为孔子学生中唯一的南方人,所以又被称为“北学中国,南方一人”和“南方夫子”。60岁时,言偃返归故乡常熟,从游弟子数以千计。

    “言子墨井”相传为言子晚年在家时书写所用。也就是说,“言子墨井”距今至少有2400多年的历史,是常熟有史记载最早的古井。

    “我住这里看着这口墨井整整60年了。”许好婆是住在这个院子里时间最长的老人,今年83岁。她说:“我刚来时,这个院子里住的还都是言子的后人,那时候整个大院子里的人都靠这口井生活。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他们都要下面条。据说那天是言子的生日,只要是姓言的,哪怕是乞丐,路过这里都可以进来吃上一碗面。当时言家年纪最大的老祖宗就老死在这里。解放后,言家的后人陆续搬到上海等地。”

    许好婆领着记者走进第三进的天井,她指着墨井左边的一块空地说:“当时,我听言家的老祖宗讲,这里原来有个凉亭,传说是言子与友人下棋的地方,我家门前的两个石凳传说就是当年言子下棋时坐过的。”

    在天井北面的墙壁上,记者还看到嵌有乾隆及光绪年间镌刻的言子墓图、言子画像和言氏一松山房四止图等碑刻3块。在墙壁与墨井之间,有一只高约0.4米的青石石鼓和一款长约0.8米、宽约0.5米、深约0.3米的石制墨砚。据许好婆解释,那是言子当年坐着磨墨的石凳和墨砚。

    上世纪70年代时,言子的后人还时有光顾。此后至今,30多年了言子的后人几乎没有再来。上世纪80年代,这里被当地政府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后来便少有人间津。而外地人却经常到这里考古,他们大都是冲着这口井来的,又拍照又是量尺寸,因为住在这里时间较长的缘故,许好婆较多时候扮演的都是“义务讲解员”的角色。

    日子久了,来这里的人、尤其是本地人越来越少。“言子墨井”默然地注视着这个院子里的人一代又一代地成长,一家一家地搬进搬出……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