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社会孕育于5500年前

苏州日报 20040605 一卷45页

■倪晓英

江同里崧泽遗址考古发掘已进入后期,目前已发掘出44座墓穴,并且发掘了一大批陶器、玉镯、腰饰等珍贵文物。 

    ■文/本报记者倪晓英 

    吴江同里崧泽时期的遗址发掘已进入后期,目前已发掘出44座墓穴,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崧泽遗址中最大的墓群。大量的出土文物表明,人类文明早在5500年前,即崧泽文化中期就有了萌芽。 

    一翻斗惊醒了沉睡了5500多年的古人 

    当年秦始皇兵马俑是由打井的农民发现的。同里崧泽遗址,则是民工发现的。去年12月17日,同里中学行政楼建设工地上,民工们突然发现挖土的翻斗里倒出许多碎陶片,富有文保意识的学校教务主任闻讯后立即要求停止施工,并迅速将此事报告给了镇文管所。苏州市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张照根当天中午即赶到现场,经考证,认为这些出土的陶片大部分是距今5500多年的崧泽文化中期的文物。当月23日,一支由8人组成的苏州博物馆考古队正式进场,开始抢救性发掘。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一个崧泽时期的大型墓葬群呈现在考古队员们面前。 

    经过5个月多的发掘,到前天为止清出的44个墓穴呈东西向排列成4行,古尸头南脚北平躺于墓穴。从墓穴中随葬品的数量来看,是分区墓葬,随葬品多的紧挨着祭坛,前天清理出的一个墓穴内随葬品多达27件,墓穴长达2.7米。离祭坛远的随葬品也少,有的只有一件。说明当时社会已处于转型期,出现了贫富两极分化的等级制。 

    张照根向记者介绍了遗址概貌。同里遗址的总面积约为32万平方米,与明清时期的同里古镇重叠分布,它西至同里中学操场,北到同里镇北公路,东到该镇庙浜,东西跨度约400米。遗址四周存有宽约10米的古河道,反映了崧泽文化环壕聚落的特点。这与南方的气候条件有关,为避免雨水的侵袭,人们总是居住在高处,挖壕既可垫高住地,又可下泻雨水。气候变迁,人们不断地迁移,后来者又在原遗址上加高加固,逐渐形成镇、城。从遗址堆积物看,同里遗址从上往下分别有清、明、宋、汉、春秋时代的堆积层。 

    发掘现场处于遗址的中心区域,出土文物众多,有鼎、豆、罐、壶、杯等精美的清灰陶器和黑皮陶器,有手镯(玉镯、象牙镯)、耳环、玉坠、腰饰等玉器,还有锛、钺等石器,有些文物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将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些文物大部分将留在当地,同里镇为此正在加紧实施新博物馆的建设。 

    巫字符等迹象表明,崧泽中期已出现文明社会的因素 

    据张照根介绍,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已有“巫”字符,是目前见到的最早的巫字,比良渚文化时期出土的巫字早500年。巫字的造型,说明巫掌管四面八方,是最高权力的象征,集军权、政权、神权于一身。双鸟头玉璜的出土,表明当时是母系社会,凤是神鸟,从鸟(凤)崇拜到龙崇拜,意味着社会权力从女性向男性的转移,母系社会被父系社会所取代。出土的玉器有24件,是崧泽遗址中出土玉器最多的;最大的玉璜为13厘米,是崧泽文化遗址中出土玉器中最大的。玉是崧泽时期的重器,这么多玉器也足见主人身份的尊贵,应该是大部落的首领才配拥有。最大的鼎直径为45厘米,是崧泽遗址中出土最大的陶器。有的陶器上刻着小桥流水等优美的花纹。 

    各式各样的精美酒器,反映了当时祭祀仪式的豪华、隆重。祭坛面貌也非常考究,五个面有红烧土包裹,下面还有红烧土铺地,高度达1.5米,长、宽未见底,很牢固,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同里崧泽遗址的价值,说明崧泽文化中期正是人类文明社会孕育、发展时期。崧泽文化处在新石器时代,它上承马家浜文化,下启良渚文化。如果说良渚文化时期出现了人类文明的曙光,已有古国的雏形,而这些文明的因素,已能在同里崧泽遗址中依稀可见。同里崧泽遗址,加上先前发现的太湖东岸绰墩山、澄湖、千灯、草鞋山、独墅河等崧泽遗址,有力地证明了苏州是崧泽文化中期至良渚文化早期的中心。 

    用心与先祖对话,追寻人类文明的起源 

    前天记者来到考古队员的住址同里镇敬仪堂民居客栈。张照根等人的居室里,放满了各式各样的陶器,这些陶器大多是经过精心修补复原的。头枕着5500年前祖先创造的文化,考古队员与祖先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用心的对话。 

    崧泽遗址的发掘工作尚未结束,跟随考古队员多年的民工,还在仔细地搜寻着先祖的踪迹。据考古队员介绍,他们都是有经验的民工,每一铲下去都能敏感到土下的状况,不会损坏遗址、文物。 

    出土的文物在地下埋藏了几千年,有的完好,有的已破损。考古队员将破损的陶片、玉镯、玉璜一片片复原,用胶水仔细地粘贴起来。复原后,就能看出当时文物的面貌,手工艺水平。譬如一出土石钺为双面钻孔的对穿孔,按照古人的工艺,定位相当准确,磨工相当精细。    昨天,南京博物院人骨鉴定专家李民昌研究员对古尸骨进行了鉴定。保存下来的古尸骨有16个,分布在15个墓穴中(其中一个是双人墓穴)。经鉴定,出土最大玉璜的43号墓主为壮年女性;出土象牙手镯的44号墓主为老年女性。出土巫字符罐的16号墓墓主为少年(因骨骼尚未定型,无法鉴定性别)。由此可见,当时女性的地位相当崇高。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