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城家用燃料趣话

苏州日报 20140725 B第03版

■记者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2014年6月27日,随着新庄新村、观景新村等小区的天然气管道接通,苏州姑苏区、新区、园区,以及吴中区的部分区域已经实现天然气管网的覆盖。运营了30多年的新庄煤气厂,也结束了历史使命。从“柴”到“天然气”,苏城谱写了一曲家用燃料演变的趣话。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古城百姓家中,开始抛弃烧稻草的灶头,使用小巧玲珑的煤炉。作为燃料的小煤球,因为形似鸡蛋,俗称“鸡蛋煤球”。每天早晨,家家户户都把煤炉拎到公共走廊,或大门外人行道上,点火“生煤炉”。引燃纸片和“木骨头”(小柴片)后,再引燃煤球。一把破芭蕉扇,对着炉门扇风助燃。烟雾腾腾,熏得眼泪直流。当时到煤球店买小煤球时,排队颇有讲究。两个铲煤工,一人持“光面”煤铲售煤,另一人持“开缝”煤铲售煤。“开缝”煤铲表面开出四条直缝,铲煤时可以使煤屑漏掉。你若排错队,只能买回煤屑多的煤球。
  买来的小煤球用完后,难免会留下煤屑。于是,家家户户精打细算自制煤球。把煤屑用水拌和后,用蚌壳舀成一只只形似不规则水饺的煤球,依次搁在旧木板上,放在太阳下晒干。人行道侧排列的“黑水饺”,成为古城的一道另类风景。小孩在人行道上玩耍时,一不小心踩上“水饺地雷”,弄脏了鞋子,回家只好挨骂。此外,还有一种少见的高档自制煤球。笔者所在的大院,邻居老沈是厂里的模具工。利用一双巧手,他设计并制作出一副煤球模具。这种圆筒状模具,一头大一头小。制作煤球时,到废弃的城墙脚下取来一些泥块,敲碎筛细后适量拌入煤屑中,再加少许水拌匀,成为带有粘性的煤粉。把煤粉舀进模具中,用榔头敲打结实。最后,用榔头对准模具小头中间轻轻一敲,一只筒状小煤球就“脱颖而出”。三种原料的配方,要经过多次实践才能掌握。我们大院的住户,挨家挨户排队,轮流使用这只高档模具制作煤球。
  后来,蜂窝煤应运而生。这种表面带有小孔的蜂窝煤,不但可以有效利用空间整齐摆放,最大的好处是使用非常方便,不必天天引火“生煤炉”。晚上,关紧煤炉门后“封煤炉”,第二天早上炉门一开,稍等片刻,就可以烧水煮粥。即使煤炉不慎熄火,也可以巧妙“接火”:用一只黑色蜂窝煤(未燃火的),换取一只邻居煤炉中的“红色蜂窝煤”(已燃火的)。如此,可以省却重新“生煤炉”的麻烦。
  1978年8月,一些机关干部、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成为苏州市首批150户使用瓶装液化气的“体验者”。这种用钢瓶到充气站灌装的石油液化气,俗称“甏头煤气”。物以稀为贵,拥有它成为一种地位的象征,受到人们的羡慕。但是,使用“甏头煤气”也有麻烦。有时正在炒菜时,液化气用完突然“断气”,令人措手不及。住在楼上的用户,肩扛钢瓶“爬高落低”去充气站换气,特别是下雨下雪天,很不方便。请人代换,还要花钱。钢瓶使用不当,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后来,市政府又实施“惠民工程”,为居住小区铺设专用管道,由苏钢厂向广大市民提供煤气。这种方便快捷的人工煤气,俗称“管道煤气”。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必担心“断气”,随时都可以使用。使用管道煤气的灶具和热水器,成为现代化住宅不可或缺的厨卫设施。如今,作为清洁能源的天然气,价廉物美,又“燃进”千家万户,掀开了苏城家用燃料的崭新一页。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