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 吴地人深藏着一份敬重

姑苏晚报 20140602 A第04版

■周伟蔚

姑苏古城往西,沿着一条胥江,方圆数百里处的村落,伍子胥的精神被深深植入他们的骨髓——伍子胥是苏州端午的灵魂。只要是伍子胥曾经走过的地方,如今都保留了深深的痕迹——或塑像,或建碑设陵园,或者成就了一处著名的古镇,而就在当地人的生活点滴中,都留下了伍子胥深深的烙印。
  穹窿山,因孙武而闻名,却也与伍子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相传伍子胥曾在穹窿山与孙武共同探讨兵法,这里也是他视察和指挥军队的地方;胥口,地名就因伍子胥而设,这是伍子胥抛尸入江所在地,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建起了伍子胥墓和胥王庙,并把伍子胥率领开挖的运河命名为胥江,把附近的小山命名为胥山,濒临的太湖命名为胥湖。
  因为伍子胥,这些地方的百姓沿袭了最传统而隆重的端午习俗,并与苏州古城中心地区的习俗遥相呼应。在这些吴地百姓眼中,伍子胥已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而是神一般的存在:他们尊崇他,遇到重大事件总要去拜一拜伍子胥的塑像;他们相信伍子胥仍在保佑着吴地人民,祖祖辈辈流传着关于他的各种传说。千年后的现代,即使神秘的光环渐渐褪去,吴地人依然保持着对伍子胥的一份敬重,端午习俗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延续。昨天,当记者来到胥口镇时,很多当地人正聚集在胥王园里忙碌着,为节日当天全国各地伍氏后裔来此祭祖而准备。

  A

  离胥王庙越近的地方端午味越浓

  长期以来,胥王庙是胥口、穹窿山一带百姓过端午节的“圣地”,离胥王庙越近的地域,百姓过端午节的氛围就越浓厚。这句话并非毫无根据的夸张,老人们的回忆便是最好的证明。
  今年68岁的老人陈根大正在胥王园里帮忙策划节日当天的安排,他以前是胥口中心小学的语文老师,退休后便专门研究关于伍子胥的历史,事实上,这样的民间历史学家在胥口并不算少数。陈根大如今住在东欣村,而60多年前,他家的门牌号是窑上村34号,正是离胥王庙最近的几个村庄之一。
  陈根大记忆中的端午节是热闹而充实的:“端午当天一起来,母亲就要给我穿上黄色的五毒衣,并戴上银手环、脚环和项圈。吃完早饭后,母亲会把雄黄溶在白酒中,在我的额头上点一下。”他至今仍记得雄黄酒点在额头上时的感觉:凉飕飕的、香喷喷的。做完了这一系列仪式后,他便拎着装满粽子的竹篮去学校与同学们分享节日的喜悦:“孩子过端午很开心,但大人却很忙,因为每年端午节都正逢农忙,他们要赶着收小麦。”陈根大告诉记者,那时的端午节,附近几个村中,家家户户的孩子都是他这样的打扮,而且这五毒衣要一直穿到夏季结束。
  “小时候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听到记者的问题,陈根大笑道:“村里老人孩子,谁不是从小听着伍子胥的故事长大的。”陈根大告诉记者,当地人都尊称伍子胥为“胥王老爷”,大家遇到重大事情时都要去胥王庙里拜一拜:“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隔壁清明大队有一个剧团在演伍子胥的戏,主角突然在舞台上晕倒了。据说是因为演出前没有拜伍子胥的原因,后来,主演醒来后买了一只猪头去拜,之后,这台戏才继续演下去。”
  与陈根大一起在胥王园里忙碌的还有老人蔡惠普,他退休前是胥口镇镇长,香山村人,他告诉记者,60多年前,那里还叫做卫湖乡,这是一个离胥王庙还有好几公里路程的村庄。在蔡惠普的回忆中,自己从小并没有听说过“胥王老爷”这个说法:“我们村的村民也知道端午节和伍子胥有关,但很少有人深究这些历史,与陈老师那里的习俗相比,我们过端午节的仪式也简单得多。”蔡惠普还回忆起,自己家是从张家港迁来胥口的,因此,与当时的一般香山村村民相比,自己家的端午节风俗就更淡化些。  B
  习俗或许会淡出视野
  胥王精神却能永存

  随着时间的流逝、科学技术的发展,古老的风俗已慢慢淡出百姓的生活,即便古老如苏州这样的城市,也不能免俗。60多年前,陈根大和他的小伙伴们穿了一个又一个夏天的五毒衣,如今已很难寻到;雄黄被现代科学证明有微量毒性,已经很难出现在百姓家中;就连曾经家家户户悬挂的菖蒲,现在都越来越难找到。
  “以前过端午节,家门口要悬挂菖蒲、艾草、大蒜,既有避邪的含义,又可以驱除蚊虫。”胥口镇文化旅游公司负责人李庆华告诉记者,“菖蒲是水生植物,胥口曾经遍地可寻,但现在却很难看到。”一周前,李庆华曾组织一群孩子来胥王园参观,孩子们提出想看看菖蒲是什么样,这么简单的一个要求却让李庆华十分为难。寻找了很久,他终于在胥王山庄后面的一个水塘边找到了不多的几株菖蒲:“也许是城市发展太快,也许是旧习俗正被逐渐取代,总之,以后的孩子恐怕没几个认识这种植物了。”
  然而,习俗终究只是一种形式,在苏州人心中,对于伍子胥和那段历史的推崇,早已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感,深深驻扎在每个人内心深处。上个世纪70年代,胥王庙被毁,好几位老人都惋惜地向记者提起这件事情。大家甚至清楚得记得,庙前面那两棵古银杏树被砍后拖到当地机械厂做了木模。“实在太可惜了,那两棵树非常粗,三个人围起来,才能抱住一棵树。”蔡惠普边说边示范,眼神中尽是惋惜之情。蔡惠普告诉记者,1959年,自己和父亲一同乘船前往胥王庙,当时的船夫告诉他们,太湖上每一个船夫都以这两棵高大的银杏树作为自己航行的标志。
  1994年,时任胥口镇镇长的蔡惠普接待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浙江大学研究伍子胥的一位副教授和一位伍子胥的后人:“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伍氏后人。”那一次的接触中,客人们流露出希望重建胥王庙的心愿。几年后,退休的蔡惠普被请来负责规划、设计重建胥王庙的工作:“如果那两棵银杏树还在该多好,那样我们所有的规划都将围绕着它们。它们也是一种声音,告诉大家,胥王庙有多古老。”为了慰藉人们的心灵,重建胥王庙时,胥口人专程从山东买来两棵高大的银杏树。如今,这里的端午节不仅仅是胥口人的端午节,也是海内外所有伍氏后裔的端午节,每年端午都会有诸多伍氏后人从全球各地赶来,参加祭祖活动。

  C

  吴地端午习俗背后
  是江南生活的脉络

  同样的端午节,却有不一样的风俗,这显然不仅仅是因为苏州人过端午是为纪念伍子胥的缘故。“这和我们苏州处在江南水乡有关系。”李庆华告诉记者,比如以前的苏州人过端午,要为孩子穿五毒衣,而这五毒衣通常由外婆家准备,“五毒”指的是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种毒虫,每年农历五月开始,天气变得湿热,疫情开始流行,蛇虫的活动也变得活跃起来,苏州是水乡,很多农民的活动都在水中或水边进行,对于这类毒虫也更害怕一些:“旧时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求安宁。”李庆华的说法得到一旁陈根大的认同,他回忆起,自己小时候,蚊虫比现在多好几倍:“晚上走出去,蚊子都会撞到鼻子上,随便用手一拍都可以拍死好几只。”在陈根大看来,不仅五毒衣的风俗源于此,连插艾草、菖蒲、大蒜的习俗,其实都是为了驱虫害。
  李庆华告诉记者,虽然各地端午都有赛龙舟的风俗,但清末民初时,苏州的龙舟赛还有一种有趣的形式叫“放标”:“富商们会让人在稻草或者蛋壳里放上彩券,扔在水面上,龙舟上的选手便会跳入水中争夺。于是,在龙舟赛的同时又会开展一场游泳比赛。彩券上写的是奖品名称,夺得者可以到指定的商号去领奖,这些奖品大多是糕点、糖果、粽子等小吃和扇子、毛巾等日常用品。”这种形式的龙舟赛能在苏州兴盛起来,显然与当时苏州城商业的兴旺密不可分。

  ■文化访谈

  吴地端午习俗的独特魅力

  访谈人: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戈春源

  戈春源告诉记者,吴地端午与其他地方不同,在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上,苏州与其他地方也有所不同。
  据戈春源介绍,虽然过端午节都是吃粽子和举办龙舟竞赛,但是其中还是有一些区别,苏州的端午习俗有着自身的独特魅力。其他地方的人们过端午节吃的粽子,大多都比较单调,而苏州的粽子,则有很多变化。在外观上,苏州的粽子有小脚粽、枕头粽、三角粽等,在馅料方面,苏州的粽子又分肉粽、赤豆粽、豆沙粽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至于龙舟,苏州的龙舟做工更精细、更考究。
  戈春源还告诉记者,苏州人一向热衷慈善事业,就连端午习俗也不例外。由于端午节前后毒虫出没频繁,以前每到端午这一天,苏州的药店就会向市民施舍用于治疗毒虫咬伤的苍术、白芷、大黄等常用药。这是一个很好的习俗,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被毒虫咬伤的情况很少再有,因此这一习俗也被逐渐淡忘。但是热衷慈善的心,不能忘记。

  ■链接

  胥口、穹窿山一带
  百姓的端午习俗

  吃粽子习俗:这里的人爱吃灰汤粽,几十年前的老人还会在粽子里加入蚕豆、豌豆等。
  戴银饰习俗:孩子过端午不戴红绒线,而是会佩戴银质手圈、脚圈。
  插艾草菖蒲习俗:除了艾草和菖蒲,许多本地人还要加上几颗大蒜。
  穿五毒衣习俗:外婆要为外孙、外孙女准备五毒衣,有时要准备两套以上,从端午节当天开始穿,一直穿到夏天结束。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