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故里”的端午比年大

姑苏晚报 20140529 A第04版

■高小花、张登峰

本报特派记者高小花张登峰刘放摄影张健
  “冤骨销寒渚,忠魂归故乡。惟遗楚辞在,犹与日争光。”司马光诗句中所指的屈原故乡当是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秭归。在秭归这座有着“屈原故里”誉称的小县城里,屈原情结完整地贯穿了2000多年,代代相传,成为秭归人血脉中化不开的一部分。三峡工程建设时,秭归县城整体向东迁移了37公里。与秭归人一起迁徙的,还有秭归人割舍不下的屈原情怀。
  端午公祭彰显敬贤思忠;龙舟竞渡呼唤屈子魂归;挂艾吃粽寄托深情怀念;农民诵诗凭吊伟大诗人……每年的端午是秭归人屈原情结的一次爆发。在端午前夕,行走在“屈原故里”,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屈原爱国忧民求索的伟大情怀,也感受着今人敬贤思忠尽孝的强烈情感!

  【编者按】

  流传了数千年的文化必然会有一种属于自己的文明密码。
  端午节习俗遍布中华大地,乃至日韩等邻国,然而真正意义上的“世界遗产”却被定格在“三省四地”——秭归、黄石、汨罗、苏州。换句话说,要破解这个文化现象独特的密码,就需要走进它的源头,在最靠近它诞生的地方去寻觅,这也便成了本报“行走吴楚之地,探访端午文化”新闻行动的出发点。
  价值观的角力,背地里是文化实力的较量。对重要传统节日起源、习俗、内涵和载体进行整理,通过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们的节日”的重要讲话精神。将“我们的节日——端午”进行一次全面的文化梳理,本报大型文化探访新闻行动今天起将带领读者走近这一古老的文化民俗,追寻曾经的吴楚足迹,探访端午习俗的历史厚度。
  赛龙舟、吃粽子等是端午节特有的文化符号,然而人们在“知其然”的同时也有着“欲知其所以然”的好奇本能——端午节发源地为什么都是水乡泽国?无论是屈原还是伍子胥,“端午祭”主角的背后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精神诉求?从东至西,地形地貌千差万别,人们祭祀的形式又有哪些不同,又或者哪些传统的仪式已经淡出视野?本报记者的寻访试图对这些谜团进行一一破解。
  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和民族精神的典礼和仪式。延续了数千年的民俗中,有着众多历史遗存的痕迹,我们探访的便是这样的蛛丝马迹,更试图能努力破译这一串串端午节特有的文明“密码”。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愿更多的传统节日能成为群众心目中的爱国节、文化节、情感节。

  秭归人每年要过三个端午节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咬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2000多年。在屈原的家乡秭归,人们对屈原的缅怀之情尤甚,纪念的方式也胜过其他地方。而对屈原的故乡人来说,一个端午节远远不够表达人们的那份思念的情怀,他们要过三个原汁原味的端午节。
  “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国,这一天是屈原的忌日,秭归人要祭祀屈原。五月初五也是秭归人的‘头端午’。而五月十五是秭归人的‘大端午’,为什么要过呢?因为当年屈原在汨罗投江后,五月十五消息传到了秭归。当秭归人祭祀屈原、龙舟竞渡结束后,他们会聚在一起休整,也就有了谷场娱乐活动,五月二十五这一天,也被当地人称为‘末端午’。”秭归县屈原纪念馆副研究馆员、中国屈原学会常务副理事谭家斌接受采访时说,每年的五月,秭归人都要过三次原汁原味的端午节,品味传统文化的底蕴,寄托对屈原的无限情思。
  “端午比年大,姑娘回娘家。”在秭归有这样的一个说法。秭归县文化旅游局文化事业办主任田伟红说,《水经注·江水注》 引袁山松说,屈原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喻令自宽,全乡人冀其见从,因名曰秭归。”《水经注》 解释说,“秭”与“姊”同音可通用,秭归也就由此得名,也由此有了“姑娘回娘家”这一习俗。在端午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接女儿回娘家。传说“姑娘回娘家”就是要姑娘向屈原的贤姊学习,回家尽孝。田伟红说,直到现在,在端午节这一天,民间还有不少“姑娘回娘家”呢。
  龙舟竞渡也是秭归端午的重头戏。千百年来,划龙舟一直是屈乡秭归最大的群众性集会。乡亲们非常看重龙舟比赛,素有“宁愿荒废一年田,不愿输掉一年船”之说。秭归县委党校研究员、民俗文化专家郑承志说,秭归划龙舟除场面壮观、竞争激烈外,特别之处是竞渡前还要举行游江招魂。颜色各异的龙舟均竖起“魂兮归来”的招魂幡,以白龙为首的龙舟在江中缓行环游,峡谷中则回响起荡气回肠的《招魂曲》:我哥哟,回哟嗬,听我说哟,嘿嗬哟╱天不可上啊,上有黑云万里╱地不可下啊,下有九关八极╱东不可往啊,东有旋流无底╱南不可去啊,南有豺狼狐狸╱西不可向啊,西有流沙千里╱北不可游啊,北有冰雪盖地╱惟愿我大夫,快快回故里╱衣食勿须问,楚国好天地……两岸的人们都随着游江龙舟的鼓点节奏,深情地唱和着“我哥回哟”,并满怀崇敬之心把预先备好的粽子纷纷投入江中。  “时维五月兮,节届端阳/蒲艾高悬兮,驱邪迎祥/楚天默哀兮,素冠素裳/竞渡龙舟兮,吊古忠良/争投角黍兮,遍撒江湘/饫餐水簇兮,圣体勿伤/年年此日兮,大地茫茫/骚人墨客兮,萃聚一堂/笔呼墨号兮,洒洒篇章/追溯高节兮,爱国之光/孤忠夙愿兮,美政兴邦/今世今朝兮,祈公鉴赏。”这首骚体诗不是屈原的作品,也不是出于古代文人骚客之手,它的作者是秭归县乐平里屈原庙义务守庙人徐正端老人。
  在诗乡秭归的九里八乡,八旬老人徐正端无人不晓。老人一生做得最有意义的事,就是从1990年起,为屈原义务守庙二十多年,至今不辍。说来挺有意思的是,最近十年,他更是度过了人生最忙碌的时期:他自己掏钱将屈原的25篇作品全部刻进石碑,嵌于屈原庙中。十年中,他还写了数百首诗,撰联八百副。由此,徐正端成了名副其实的“三忙老人”:为屈原忙、为诗忙、为端午节忙。“秭归是屈原的出生地,将屈原精神和端午习俗传承下去是我们最大的责任。”也许这也正是徐正端这位“三忙老人”最大的精神支柱。
  屈原的《离骚》等22篇诗歌是屈乡人最大的财富,在端午节办诗会也是屈原乡人欢度端午的独特形式。秭归县文联主席周凌云告诉记者,在屈原诞生地——秭归县屈原镇的乐平里,读书风气始终盛行,从古至今,活跃着一支农民诗社,名为骚坛。乡亲们爱读屈原的诗篇,自己也忙里偷闲地吟诗作赋。每年在艾粽飘香的五月端午,乐平里总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骚坛诗会,农民诗人们就不约而同地相聚在屈原庙。他们用乐平里的土腔土调吟唱着自己的诗作,以正宗的骚体诗凭吊屈原。这种文化习俗代代沿袭,成为乐平里独特的人文传统和景观。
  在骚坛诗社的影响下,近年来,有着“中国诗歌之乡”称号的秭归不断成立诗社,并且这些诗社大多都是以屈原元素命名,如兰蕙、楚风、树蕙、天问等。周凌云说,目前,秭归有诗社近20家,这些诗社在农村晒场、在城镇社区、在中小学校等地。浓厚的诗歌创作氛围,让秭归草根诗人层出不穷。在这里,活跃的诗人就有300多名,他们每年端午都要集会唱诗。
  在屈原故里,有着一手锄头一手诗的文化奇观。在屈原故里,诗歌,没有远去。在屈原故里,端午更具文化气息。

  屈原故乡人不吃粽子吃粑粑

  在秭归,无论是平时,还是过端午,只有城里人吃粽子,乡下人却很少吃。
  在秭归县茅坪镇平湖五路与建平路的交叉口,来自水田坝村的乔春荣阿姨摆了个小摊。乔春荣说,平时除了卖卖沙琪玛、炒米糖外,在端午前后还要卖粽子。不过,这卖粽子的摊位在茅坪镇还真不多,仅茅坪小区菜市场有两个摊位在卖粽子,其中一个就是乔春荣的摊位。
  “茅坪人很少吃粽子,乐平里人很少吃粽子,香溪人也很少吃粽子。在农村,粽子几乎没人吃,只有城里人才吃粽子。”今年53岁的乔春荣告诉记者,她包粽子已经18年了,由于农村里没人吃粽子,因此,她最初在宜昌市包粽子、卖粽子。后来随着秭归新城的建成,她又搬回秭归县城的茅坪小区菜市场卖小吃,兼卖粽子。
  粽子几乎是跟 端午划等号的,但屈原故乡的人为何不吃粽子呢?秭归县民俗文化专家郑承志告诉记者,秭归人不吃粽子的因素至少有两个。
  一是相传屈原早年读书,读书地与住的地方有一段距离,中午不能回来。妈妈就给他准备了粑粑(即馒头)给他带着。屈原去世后,家乡人就用屈原最喜欢吃的粑粑来祭祀他,家家户户都是把粑粑直接摆在餐桌上,再“请”屈原“上坐”,与家人一起“共享”。另外,秭归人拥有一颗平常心。因为粽子在科举时期代表着“中”,但不少秭归人对当官看得非常淡,所以并不钟情于“中”。
  尽管屈原家乡人很少吃粽子,但是他们却给粽子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在秭归,包粽子一般要放一颗红枣,象征着粽子有着屈原的一颗爱国红心。在秭归,还流传着一首粽子歌:“有棱有角,有心有肝; 一身洁白,半世煎熬。”郑承志说,秭归人用粽子来喻屈原的一生:屈原有个性、忠于祖国、九死未悔、一辈子都在煎熬,但还保持着本性的东西,让人敬佩。在秭归,一颗小小的粽子也寄托着秭归人对屈原的清白做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深深敬意。

  【文化访谈】

  端午的变与不变

  访谈人:秭归县委党校研究员、民俗文化专家郑承志
  现在,湖南的汨罗,湖北的秭归和黄石,江苏的苏州“三省四地”以及全国其他地方,都有各自的端午节纪念活动。端午其实从民俗学来讲,有一个核心元素和一个变动元素。秭归县委党校研究员、民俗文化专家郑承志说,所谓核心元素就是端午延续了几千年基本没发生变化的。一是其日期都是阴历“五月初五”,这是核心的。第二个就是端午最早起源于驱邪、防病、免毒。也有说法,端午是源于吴楚地区的图腾崇拜。
  尽管端午有其核心元素,在各地端午纪念的人又有所不同,有屈原,有伍子胥,还有曹娥、介子推,这个结合各个地方自身,纪念不同的人物就是变动元素。变动元素能够让端午在各地寻到文化根源,这也能够让端午这一传统风俗在各地都能得以长期延续。
  “应该说纪念屈原最早不是端午的核心元素,但在秭归以及现代很多地方,他们把屈原这个元素就固定下来了。文献记载,秭归的端午开始于汉,兴盛于唐,并延续到现在。”郑承志说,而秭归纪念屈原与其他地方不同的地方,一个是时间上,首先是核心日期变了,也就是秭归有三个端午节,即“一个月端午节”。如五月初五是“头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五月二十五是“末端午”。头端午主要是做端午节相关的准备;大端午就是举行龙舟赛;末端午就是送瘟神。

  【秭归人的端午习俗】

  驱毒袪病习俗:秭归人过端午,有在门框上左右悬吊艾草、菖蒲,用艾叶水为儿童沐浴、为老人泡脚的习俗。
  回娘家习俗:在屈原故里,每到端午节时,接女儿回娘家团聚过节,已成为千百年来的习俗,“端午比年大,姑娘回娘家”。
  做香囊习俗:民间有“香包身上带,伢儿逗人爱”的俗语。传说孩童佩戴香袋既可祛邪避凶,强身健体,又能铭记屈原作品,缅怀屈原。
  涂抹雄黄酒习俗:端午在古人心中是蝎、蛇、蜈蚣、蜘蛛、蟾蜍五毒出没之际,大家将雄黄研成粉末倒入白酒中,凡是会喝酒的人都要喝几杯雄黄酒,人人吃几瓣大蒜,还把雄黄酒洒在墙壁门窗上。用雄黄酒涂抹于小儿额头或画“王”字以镇邪,让小孩易长成人。
  清晨祭江习俗:屈原去世后,秭归老百姓每年都会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祭祀。有钱的全猪、全羊祭祀;条件稍差的用猪头、羊头祭祀;没钱的家庭上几炷香、烧几张纸、摆几个粑粑也可以祭祀。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