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衣衫

苏州日报 20040410 一卷67页

■孙荣昌

上了点岁数的人都记得,“文革”期间中国入在服装上是受禁锢的,那时,几平是千人一色、干人一式,灰色是主基调,中山装是成年人的外套,黄军装是年轻人的流行。但是,也不尽然,人们爱美的天性时有萌发,当时也流行过一些衣衫。

    1965年或1966年,海魂衫曾风靡一时,当然,是在夏天。其实,海魂衫的大名应叫圆领横条衫,因为海军战士穿这种汗衫,所以也叫海军衫,但因为电影《海魂》的缘故,此后就多叫海魂衫了。我看过《海魂》,对影片中赵丹穿海魂衫的潇洒形象,心向往之。当时的赵丹还算年轻,身体又很魁梧,穿上海魂衫很能显出男人的雄性美;再加上他当时饰演的角色是个颇富正义感的海军士兵,所以我们这些少年就尤其仰慕。我当年身体壮实,胸肌饱满,穿上后十分中看。曾经拍过一张穿海魂衫的照片,微笑着,露出门前的几颗牙齿,我的女友看了曾坦言:心中为之一动。有意思的是后来我在海魂衫外套了件上海衫,只在胸前露出点海魂衫的圆领拍了张照,表情是一脸的严肃,抿紧了嘴唇,注视着前方,不知在想些什么。我的一些男友看了却喜欢,他们说笑的那张不好看,意思是男人要有点“威势”,镇得住人,那年代可能有些尚武吧。

    汗衫毕竟只能夏天穿,秋天就要外套了。当年一般都穿中山装。后来不知怎地竟然在青年中流行起一种上海衫来。上海衫,寻根溯源应该是从上海流传过来。上海一向是中国服装的领衔城市,得潮流之先,尽管是那个思想禁锢的年代,但上海总会冒出些让入意外的东西来。这在当时是没有一个城市可以望其项背的,苏州绝对受它辐射。上海衫有点近似现在的西装,更像是休闲衫,显著的特点是开领。它不像中山装,要在颈子那里用风纪扣把你十口起来。开领像西装一样,在颈子那儿把你解放。不过,它还不像西装那么领口开得下,胸前没有小口袋,下端有两只口袋,可以将手插在里边,悠闲地逛街。此外,它不用夹里。上海衫的流行记得大约是在1968年到1970年的模样。我当时好不容易添了一件,蓝卡其的。纽扣用铁灰色的有机玻璃制,含一种金属的色泽。我很珍惜,出客才穿。

    再来说说路服。路服当时有个俗称叫“路装”,说白了就是铁路工人的工作服,但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演,可就把这个路服推而广之了。穿路服要身材魁梧。路服要呢制,挺刮;一排铜纽扣,威风,像人的眼睛一样,传神。可以说,没有铜纽扣,就无所谓路服的风采了。后来我见过一种塑料纽扣的路服,那纽扣黑赤赤,与路服的藏青色没有衬托和对比。

    那年我到乡下不久,不知怎地给这股风刮晕了,看见有的同学穿了路服,羡慕极了。但路服做一件价格不菲。那次到太仓城里,正好看到一家店里有制服呢卖,怦然心动。一算,一段料子要15元钱,赶忙给家里写信。其实我也知道家里的窘境,可我挡不住这路服的强烈诱惑,终于还是去了信。一周之后,父亲的信来了。仅有高小文化的父亲写的那封简约的信我却终身难忘,他写道:家里的景况你是知道的,这次凑了15元寄来,今后添衣要考虑自己的条件。读了信后,我的心沉甸甸的。

    服装当随时代,先前是长衫马褂,后来是西装革履,很难有比服装那样更鲜明地打上时代印记的物事了。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