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聆听赏梅经

姑苏晚报 20040816 一卷74页

■袁政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第三次南巡来到了苏州木渎,住在灵岩山崇宝寺。一天清晨,见庭院内梅花怒放,香郁深溢,不由得心旷神怡,随口诵出了明高启的赏梅诗:“入山无处不花枝,远近高低路不知;贪爱下风香气息,离花三尺立多时。”他知赏梅的最佳处在邓尉,当即青衣小帽、轻车简从,由三二陪同,在木渎山塘街河埠上船往邓尉而去。

    船到光福,乾隆踏上邓尉山放眼一看,只见漫山遍野梅花红妆素裹、喷红吐翠、热烈绽放、笑靥迎人。在繁花丛中,他见一白头老翁手执剪子、铁锯,正在一棵含苞待放的古梅前端详。乾隆帝拱手上前,请教老者:“这赏梅要诀……”老者也不问来者何人,当即侃侃而谈:“梅有四贵: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合不贵开。枝疏而风神洒落,干瘦则清癯秀丽,枝老则苍劲古朴,花合则含蓄不露。故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累;以疏为美,密则无神,但这一切均重在剪、锯整枝,此道不通,难望好长……”

    乾隆帝听后十分高兴,赞赏称老人:“真是弄梅、赏梅行家高手也。”

    乾隆当天回到灵岩山后,即题赏梅诗联一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事后,老翁知道那个探梅者竟是当今皇上乾隆帝,他兴奋地将此事一五一十地讲给大家听,一时传到地方官耳朵,吃惊不小,立即传老者问清当时详细情景,事后则兴师动众在乾隆帝赏梅的地方建造“闻梅馆”,筑起了梅花形的“望梅亭”,又把乾隆探梅诗联御笔镌刻在石碑上,置放在望梅亭边。

    此事给当地人留下了一段乾隆帝聆听老翁细说赏梅经的佳话,流传至今。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