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轧神仙庙会入选国家非遗

姑苏晚报 20141204 A第06版

■张丫

本报讯(记者 本报讯(记者 张丫)国务院日前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3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53项),并于昨日在中国政府网公布。我市宝卷(吴地宝卷)、苏州轧神仙庙会、金村庙会三项目成功入选。至此,苏州市国家级非遗项目增至32项。
  据了解,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均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民俗等10大类,各计153项。此次入选的宝卷(吴地宝卷)属于民间文学类,苏州轧神仙庙会、金村庙会属于民俗类,三项均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宝卷是由唐代寺院中的俗讲演变而来的一种汉族传统说唱文学形式,已有1000多年历史,又称为“宣卷”。它是一种独特的讲唱文学,采用韵散结合、叙事为主的文体,载录着大量的方言、俗语、歌谣、谚语、谜语、故事、传说等,不仅具有民间文学作品总汇的性质,更表现为民俗、艺术、宗教的交相融合。流传于苏州地区的宝卷,最初常运用于传播教义,后来增加了丝竹乐器,宣唱内容增加了民间传统故事和神话,增强了文学性。吴地宝卷的基本曲调有《弥陀调》、《韦陀调》等,以及与当地民歌、戏曲、曲艺等音调融合的《四季调》、《紫竹调》等。吴地宝卷目前在吴江区同里镇,张家港市凤凰镇、锦丰镇,昆山市锦溪镇,工业园区胜浦、斜塘等地流传。一般在乡村庙会、寿诞、婴儿剃头等礼仪之日宣唱,多用地方土语演唱,以其唱词婉转动听,内容贴近观众,而深得百姓喜爱。
  苏州轧神仙庙会出现于苏州阊门一带。相传农历四月十四为吕洞宾生日,从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94)起,民间就有到福济观为吕仙庆寿、为家人祈福的习俗,后来逐渐发展成了苏州特有的“轧神仙”民俗庙会,成为妇儒皆知的重要民俗活动。轧神仙以神仙庙为中心,参与群众遍及苏州并辐射到无锡、上海、杭嘉湖等地,是苏州春夏之交的民俗节日盛典,被称为“苏州人的狂欢节”,具有浓厚的市民文化特征,存续近千年,堪称城市文化“活化石”。
  金村则是张家港市塘桥镇东南部的一个古村。金村庙会流传久远,相传始于宋代,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起初主要为永昌寺庆祝释迦牟尼诞生的浴佛活动,明代增设“金七出会”活动,用以纪念本地抗倭英雄金七。金村庙会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行,包括浴佛、祭祀金七、上香、出会、集市等活动,全部为村民自发组织开展,金村庙会在当地是与春节同样重大的节日,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成为一场张家港民间文化的盛会。金村庙会是江南传统生产生活、伦理道德与思想文化的缩影,
  其在当代的鲜活延续对于探索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庙会的存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务院日前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3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53项),并于昨日在中国政府网公布。我市宝卷(吴地宝卷)、苏州轧神仙庙会、金村庙会三项目成功入选。至此,苏州市国家级非遗项目增至32项。
  据了解,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均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民俗等10大类,各计153项。此次入选的宝卷(吴地宝卷)属于民间文学类,苏州轧神仙庙会、金村庙会属于民俗类,三项均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宝卷是由唐代寺院中的俗讲演变而来的一种汉族传统说唱文学形式,已有1000多年历史,又称为“宣卷”。它是一种独特的讲唱文学,采用韵散结合、叙事为主的文体,载录着大量的方言、俗语、歌谣、谚语、谜语、故事、传说等,不仅具有民间文学作品总汇的性质,更表现为民俗、艺术、宗教的交相融合。流传于苏州地区的宝卷,最初常运用于传播教义,后来增加了丝竹乐器,宣唱内容增加了民间传统故事和神话,增强了文学性。吴地宝卷的基本曲调有《弥陀调》、《韦陀调》等,以及与当地民歌、戏曲、曲艺等音调融合的《四季调》、《紫竹调》等。吴地宝卷目前在吴江区同里镇,张家港市凤凰镇、锦丰镇,昆山市锦溪镇,工业园区胜浦、斜塘等地流传。一般在乡村庙会、寿诞、婴儿剃头等礼仪之日宣唱,多用地方土语演唱,以其唱词婉转动听,内容贴近观众,而深得百姓喜爱。
  苏州轧神仙庙会出现于苏州阊门一带。相传农历四月十四为吕洞宾生日,从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94)起,民间就有到福济观为吕仙庆寿、为家人祈福的习俗,后来逐渐发展成了苏州特有的“轧神仙”民俗庙会,成为妇儒皆知的重要民俗活动。轧神仙以神仙庙为中心,参与群众遍及苏州并辐射到无锡、上海、杭嘉湖等地,是苏州春夏之交的民俗节日盛典,被称为“苏州人的狂欢节”,具有浓厚的市民文化特征,存续近千年,堪称城市文化“活化石”。
  金村则是张家港市塘桥镇东南部的一个古村。金村庙会流传久远,相传始于宋代,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起初主要为永昌寺庆祝释迦牟尼诞生的浴佛活动,明代增设“金七出会”活动,用以纪念本地抗倭英雄金七。金村庙会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行,包括浴佛、祭祀金七、上香、出会、集市等活动,全部为村民自发组织开展,金村庙会在当地是与春节同样重大的节日,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成为一场张家港民间文化的盛会。金村庙会是江南传统生产生活、伦理道德与思想文化的缩影,
  其在当代的鲜活延续对于探索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庙会的存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