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湾山歌为何一枝独秀?

姑苏晚报 20141005 B第01版

■张登峰

啥个飞来节节高?啥个飞来像双刀?啥个飞拉青草里畔?啥个飞过太湖梢?叫天子飞来节节高,燕子飞来像双刀,野鸡飞拉青草里畔,水湖鹭飞过太湖梢。”这首“盘答歌”是上百首白洋湾山歌中的一首。刁钻的问,妙趣的答,加上山歌手天然质朴的唱腔,听来给人美的享受。没有山,哪来的山歌?苏州近郊有着近乎于同样的生态环境及农耕形态,白洋湾山歌为何一枝独秀呢?当孕育山歌的自然环境逐渐丧失后,白洋湾山歌又是怎样一路艰辛从历史中走来的呢?

  一方风情方能唱响一方歌
  苏州也有“山歌带”

  如果要追寻白洋湾山歌的历史,那么吴歌的历史不得不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苏州博物馆研究员沈建东谈到吴歌时说,吴歌,是中国吴语方言地区下层人民的口头文学创作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韵文。吴歌有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委婉清丽,温柔敦厚,含蓄缠绵,隐喻曲折,具有独特的水乡艺术特色而被载入史册。它和我国古典文学的精粹唐诗、宋词、元曲并列于文学之林。而且,苏州艺坛上的“三朵花”——昆曲、评弹、苏剧,其渊源都离不开吴歌,吴歌具有吴文化口碑文献的杰出性和“活化石”作用。
  古时候的吴地土著是越人,说着百越语,和中原文化大相径庭。从《越人拥楫歌》(见《说苑·善说》)的越汉对译中可以看出其非汉语,不过这首歌却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吴地歌谣的“先祖”。《楚辞·招魂》中有“吴歈蔡謳,奏大吕些”的记载。歈,歌也。两汉以降,吴歌在百姓的口耳相传中得到更新和发展。南朝时候著名的《华山畿》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歌谣中人称指代“侬”就是吴语的标志。
  吴地山歌也是吴歌的一种,南朝乐府以“子夜歌”为代表的清商曲辞是吴地山歌第一次高峰,到了明朝末年出现了吴地山歌的第二次高峰——冯梦龙的山歌、时调集《挂枝儿》、《山歌》。其中《童痴二弄·山歌》照录了当时的口语原貌,展示了明朝后期苏州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生活。集子中的“结识私情隔条浜”至今仍活跃在苏州乡村居民的口中。
  白洋湾山歌是吴歌的一个极小分支,却也是地道的吴歌。姑苏区方志文化建设专家咨询团成员郑凤鸣说,“山歌是百姓的歌,诞生于人们的生产劳动,并在日常生活中丰满成熟。唱山歌是当时人们重要的娱乐活动,并逐渐成为了人们劳动时‘冲困懒’、‘同心力’的一个法宝。尽管也叫山歌,但实际上,白洋湾山歌是一种秧歌或渔歌。”“山歌”的“山”实际上点出了歌的质朴、真实和浓烈的乡土气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情唱一方歌。”白洋湾街道文化站站长俞梅朵表示,“根据实地调查结合以往资料,我们发现白洋湾山歌是苏州城北‘阳澄—阳山’山歌带上的重要一环,在街道辖区内主要分布在北部的申庄、新渔、张网、颜家等村,与黄桥三角嘴、浒关华桥等地山歌连成一片。”她说:“山歌分布区域与该地的传统历史、地理有很大关系。这一带清末民初长期属于陆墓、浒关区管辖,历史上居民和两地长期通婚往来,风俗习惯也基本相同。区位上以前此地较为闭塞,南部有虎丘、白洋、长泾等村落环抱,与苏州城区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居民出行以船为主,受到外界影响较少。这些都为原生态山歌的发展、保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也使得白洋湾成为这一山歌带的中心地区。”

  流变让千年山歌传唱不衰白洋湾山歌为什么能够一枝独秀?

  作为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白洋湾山歌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宋元时期。俞梅朵告诉记者,如今白洋湾流传的山歌大多数是清末至民国间的作品,少数历史悠久。比较古老的山歌基本以儿歌、情歌为主。如脍炙人口的“月子弯弯照九州”,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小儿游戏时所唱的“颠颠脚背,跳过南山。南山不倒,水龙环环”和元朝至正年间燕京童谣“脚驴班班,脚踏南山。南山北斗,养活家狗”(见《古今风谣》)也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大部分山歌虽无法考证其确切成歌年代,但可以从歌中情节或者风物推测其流传的大致时代。
  实际上,在白洋湾周边,甚至苏州近郊的不少地方都存在着传唱多年的山歌。那么,白洋湾山歌为何能一枝独秀,并且形式和内容上,有着丰富多样的特点,同时,又怎样千年传唱不衰呢。
  白洋湾地区位于吴中名胜虎丘山北麓,白洋湖畔,这里阡陌纵横、水网密布,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姑苏区文联艺术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梅锦煊说,金鸡墩遗址出土的各种石器印证了早在五六千年前,这个地区就有先民在此制作工具和种植水稻了。千百年来,种田的农民、捕鱼的渔民、种花的花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这里农民们纯朴的性格,也促成了他们运用最原始的表达方式——山歌,来抒发情感、祈求福祉。于是,耕作捕鱼、种花培土、婚丧嫁娶、喜怒哀乐、情爱友谊、风俗民情、针砭时弊,都能成为山歌表现的主题。
  “摇一橹来摘一绷,跟牢前船一起行。前面就是山西白牡丹,后面跟牢个吕纯阳。”“耘稻要唱耘稻歌,两髈弯弯泥里拖。眼瞡睩着要看稻窠里个稗,顺手弯弯耘六棵。”“木樨花含米八月里开,天仙玉女下凡来。拗一朵木樨我头上插,香香嗅嗅望郎来。”翻开《白洋湾山歌集》,白洋湾山歌中大多都是反映着稻耕、渔耕、花耕这样的三种农业形态。
  独有的“三耕”文化,为白洋湾山歌开掘了丰富的创作源泉,而白洋湾山歌之所以能够传唱千年,这也跟其有着踏着时代节奏的“流变”不可分割。梅锦煊说,山歌是百姓的歌,也是时代的歌。白洋湾山歌在每个时代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农业时代稻做渔猎的题材相对多;时代变革时期,声讨旧社会、控诉封建剥削的题材很热门;解放以后,歌颂新时代、新思想的山歌盛极一时。白洋湾山歌创新山歌《我伲大家一淘富起来》:山歌好听口要开,樱桃要吃树要栽,改革开放政策好,我伲大家一淘富起来。就可以看出白洋湾结合时代要求进行的创新,而流变、创新也正是白洋湾山歌传唱千年的主要原因。

  带着泥土的气息一路走来“土壤”逐渐消失保护传承难以为继?

  民间文学、音乐往往会自生自长,或自生自灭,十分重要的是基于这些民间作品赖以生存的“土壤”状况,白洋湾山歌也不例外。随着区域城市化的推进,农民进城,渔民上岸,花农也没有地种花了,在这样的状况下,白洋湾山歌赖以生存的“土壤”逐渐消失。由此,对于白洋湾山歌这样一个“吴歌奇葩”保护传承至关重要,也迫不及待。
  为此,白洋湾街道成立了白洋湾山歌会工作小组,并于2008年开始对山歌进行了挖掘和整理。俞梅朵告诉记者,白洋湾山歌会工作小组的工作人员走村串户,先后走访了200多人次,一字一句地对白洋湾地区的山歌进行挖掘、整理。历经一年半的努力,收集整理出了《田季田忙歌》、《十姐梳头》等70多首山歌,形成了山歌集《田野山歌》。2010年,白洋湾中青年歌手集思广益,运用原有曲调“旧瓶装新酒”,重新填入能反映当前生活的歌词,尝试着对传统山歌进行现代改良。
  在推陈出新盘活山歌的基础上,白洋湾街道着力打造白洋湾山歌文化品牌,还通过建立山歌陈列馆、成立山歌研究会、组织山歌表演队、出版山歌专著、举办山歌大赛等,让山歌文化走进了现代生活。近两年,白洋湾山歌唱上了民俗活动“轧神仙”的戏台,唱进了市、区庆祝团拜活动的现场,还举办了山歌大会和山歌学术研讨活动,与苏州科技大学苏南民歌研究所合作成立山歌研究基地。同时,白洋湾街道文化站也注意使白洋湾山歌扎根农村、深入孩子心中。2010年春季开始,试点在金阊新城幼儿园、金阊新城实验小学每周利用音乐课、兴趣课开设山歌传承班,开展“娃娃学山歌”活动。将近两年来,十几位老歌手走入课堂,几十首白洋湾山歌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数百位学生获得了乡土文化的熏陶教育。
  更让人欣慰的是,不少会唱山歌的村民也在有意识地保护山歌这个文化遗存,白洋湾街道新渔村年过六旬的顾凤珍就是一位。“小时候,家里人下地时都会对唱山歌来提神,有时一天要干十来个小时的体力活儿,不唱山歌哪来的劲啊。”令顾凤珍自豪的是,最多的时候,她会唱各类题材的山歌200余首,成了乡里坊间名副其实的“山歌达人”。值得称道的是,凭借着对山歌的一份挚爱、一份执着,她还带着村里仅剩的几名会唱山歌的老人,跑遍了村里的每一户,问遍了村里的每一位老人,还跑到黄桥等地寻访搜集,搜集整理出260多首山歌。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