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就知道这有抗日英雄墓——吴中区政府2004年立的无名英雄纪念碑

苏州日报 20150807 A第04版

■夏禾


  □苏报记者 夏禾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在这两场抗日血战中,有无数的爱国将士浴血奋战,捐躯成仁。他们中的约1300人,在李根源等爱国志士的奔走下,经苏州民众披麻祭送,被安葬在吴中区木渎镇马岗山。两处墓地分别称作“英雄冢”和“无名英雄墓”。

  “英雄冢”无名英雄墓”“
  马岗山上的两座抗日丰碑

  7月30日,骄阳似火。马岗山支脉,一个名叫小山头的地方,约十米高的低矮小山坡上,苍松参天,满目青翠,百余平方米的范围内,两座大墓坐南面北,一东一西,赫然耸立。
  东面的一座就是“英雄冢”,墓前的一方石碑上写着“第十九路军 第五军 一·二八抗日阵亡将士墓”。西面的一座是“无名英雄墓”,墓上条形石碑矗立,剑般直指蓝天,而碑上所刻的“无名英雄纪念碑”七个火红的大字,在苍松翠柏的映衬下,更显庄严夺目。
  在“英雄冢”北面的两侧,立有两块高约2米的石碑,上面都有很简短的碑文。它们就是有名的《英雄冢》和《气作山河》。《英雄冢》由国民党元老李根源撰述,写下《气作山河》的是国民党上将张治中,两则碑文简短地记述了83年前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及“英雄冢”的来历。
  历经80多年风雨,碑文依然清晰如昨。李根源在《英雄冢》中写道:“中华民国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日本陷我辽东三省。明年一月二十八日,复犯我上海,我十九路军、第五军与之浴血鏖战,至三月一日援兵不至,日寇潜渡浏河,我军腹背受敌,二日全军退昆山。是役也,战死者万余人。舁葬于苏州善人桥马岗山者七十八人,著姓氏于碑。题曰:英雄冢。”转到碑后,记者看到了抗日阵亡战士的名录,“王得胜、梁林、秦云卿、张云生……丁家声”,有姓有名者共74人,另有“失名者四人,凡七十八人”。张治中的《气作山河》碑文只有80字,可字字真情,令人动容。曾任第五军军长的他“自维当时制敌无术,书此不觉愧悲交集,泪下如绠矣。”碑上他书写的径尺大字“气作山河”,真气磅礴,有一种横扫千军的气势。碑后也有题记,只是字迹漫漶,很难辨识清楚。
  碑文将人带回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烽火岁月。
  根据历史记载,“九·一八”事变后,为掩护炮制伪满洲国傀儡政府的阴谋,日本侵略者蓄谋在上海制造事端,同时向上海调兵谴将,加紧备战。1932年1月28日,日方又以保护侨民为由,要求中国军队撤出闸北,然后不等答复,在当晚就突袭闸北。“一·二八”淞沪抗战由此爆发。国民党十九路军、第五军奋起反击,浴血奋战,打退了日寇的连续进攻,迫使侵略者三易主将,多次增兵,死伤超过万人,但最终寡不敌众,被迫撤退。5月5日,中日签署《淞沪停战协定》。
  五年后,即1937年的8月13日,抗日战争时期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八·一三”淞沪会战又在上海打响。战役前后持续了3个月,11月12日结束。国民党官兵同仇敌忾,奋勇作战,击毙日军4万多人,粉碎了日寇“三天占领上海,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然而,国军也伤亡巨大,数十万将士血洒疆场,壮烈殉国。原吴县政协副主席彭隆望的父亲彭戢光是黄浦军校的首届毕业生,曾担任36师108旅少将旅长,当时36师是此役的主力部队。彭隆望清楚地记得,父亲谈起“八·一三”时说“打得太惨烈了,后来不要说士兵不认识了,就是军官也大多不认识了,牺牲太多,不断有新的将士补充到前线,因而建制虽然仍是36师108旅,到后来,原班人马大多数都不在了。”
  爱国将士打击侵略者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当时在苏州隐居的李根源等爱国士绅纷纷组织红十字会赶赴前线,救治伤员。在1932年的4月、1937年的11月,李根源等人两次为阵亡英烈捐款筹地,前后安葬了约1300人。从此,苏州有了两座抗日丰碑“英雄冢”和“无名英雄墓”。

  爱国志士捐款筹地安葬英烈
  苏州百姓万人披麻送葬

  站在抗日将士长眠的这片土地上,苏州革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金丽娴向记者介绍了抗日丰碑的有关情况。
  “一·二八”淞沪抗战打响后,李根源等不仅奔赴前线慰问,还将一部分伤员接到苏州治疗,不幸的是,这批伤员中的78人因伤势过重,陆续离开了人世。那年的4月,李根源就捐出马岗山的一块墓地,和一批爱国人士一起将78人安葬在了马岗山麓。出殡那天,李根源手里拿着拉棺材的绳子,神情悲愤,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面。而根据李根源《英雄冢》中的表述“舁葬于苏州善人桥……”,可以猜想,安葬时,那78具装着烈士的棺椁是被民众一一抬起的,78具,每具长约两米,前后相随,送葬的队伍应该是排成了长龙。
  金丽娴介绍说,根据有限的一些史料,1937年11月,安葬“八·一三”淞沪会战的烈士时,很多尸骨难分彼此,不少遗体也不完整,有的甚至只是断臂残腿,最后只能多人合放一棺,1200多名将士忠骸最终合棺82具。送葬那天,李根源写了一首五绝《奉安东战场阵亡将士忠骸》:“霜冷灵岩路,披麻送国殇。万人争负土,烈骨满山香。”当年的场景,李根源的悲愤、民众对抗日英烈的崇敬、赞美之情呼之欲出。
  李根源本想把“无名英雄墓”也建在“英雄冢”的旁边,但因人数较多,超过1200多人,无法全部落葬,只好重寻墓地。李根源的义举感动了世居苏州的明代国子监祭酒陈仁锡的后代,他们捐出了灵岩山下的石码头砚山祖茔地,大约40亩,用于安葬烈士。因此“无名英雄墓”最初是在砚山的,今天看到的这个墓是
  2004年,由吴中区政府迁葬过来的。
  金丽娴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看到的‘英雄冢’,也是后来建造的,具体情况,当地的护林员马炳根应该清楚。”
  当天,马炳根恰好请假不在岗。得知我们为“英雄冢”寻找马炳根,藏书派出所的多位警官非常热情,帮我们打电话联系。怕记者迷路,热心的汤警官还开着警车,把我们一直带到了马炳根的家。
  老马今年64岁,正忙着做饭,听说记者为“英雄冢”而来,赶忙关了煤气,向记者讲起了他了解的“英雄冢”。老马说,他小时候就知道马岗山有个“英雄冢”,里面葬的都是打日本人的烈士,最早的“英雄冢”也不是建在马岗山的小山头上,而是造在山脚下的,是个长方形的坟,78具棺材分排成两列,每列39具,一具紧挨一具,有几十米长,坟的两侧有一块块的小墓碑,两两相背而立,大约是78块,坟的两头立了两块大碑,一块就是李根源的“英雄冢”,另一块就是张治中的“气作山河”。最早坟是在地面上的,四周种满了桑树,后来风侵雨蚀,堆土越来越少,基本上就平了。现在的“英雄冢”是1981年当时的吴县人民政府重建的,这次重建就把烈士的遗骸从山脚下迁葬到了现在的小山头上。迁葬时,清除了山上的杂树,种了上百棵松树。

  当地村民主动提前迁坟腾地寻访瞻仰英雄墓的市民越来越多

  对于两座英雄墓,木渎镇文体教育服务中心的金晓东有所研究。据他介绍,1986年3月,苏州市政府将“英雄冢”定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月,吴中区政府将“无名英雄墓”从砚山迁至“英雄冢”的旁边。当时“英雄冢”旁有多座当地村民的先辈墓,为了尽快给“无名英雄墓”腾出地方,当地的村民非常配合,甚至不顾冬至、清明才能迁坟的风俗,提前迁走了自己的先辈墓,把地方让给了“无名英雄墓”。同年2月,吴中区政府又整修了“英雄冢”,在冢前立下了“第十九路军 第五军 一·二八抗日阵亡将士墓”墓碑,同时从山脚下修建了一条1米多宽的墓道,直通“英雄冢”。
  采访当天,记者看到“英雄冢”、“无名英雄墓”前都有人们敬献的花圈。在两座英雄墓的旁边,还有藏书中学1996年立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碑、藏书中心辅导区立的德育基地碑。
  马炳根告诉记者,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每年,都有学校的师生来到这里追怀先烈,开展德育综合实践活动;每年专门来此寻访、瞻仰“英雄冢”、“无名英雄墓”的市民也越来越多,很多人还是扛着花圈、抱着鲜花来的。这两年,上山拍摄墓地的媒体也不少,他已接受了好几名记者的采访。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