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里的历史

苏州日报 20040705 一卷23页

■沈兰生

吴中大地人文荟萃,许多街巷名称上留下了名人的行踪。

    山塘街自唐代天宝年苏州太守白居易率民众开辟筑路,疏浚河道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唐代古道枫桥路,依槽运,傍古道。书生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诗,使寒山寺、枫桥、枫桥路扬名海内外。北丁家巷在宋代淳化年出了个丞相丁谓故名。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出游虎丘后发出了“到姑苏不游虎丘乃人生憾事”的感叹,为虎丘路大大提高了知名度。元末明初张士诚曾在清洁路(原名臭马路)养马跑马射箭。杨安浜明代礼部尚书吴一鹏所建的阁老厅至今还在,阊门外下塘街清代名医叶天士故居还在向人们诉说着,他悬壶济世,妙手回春的故事,而《庵堂相会》中的主人公申桂生就住在民乐里。历史上金阊地区寺庙、庵堂、道观众多,经过岁月的流逝这些庙宇建筑大部分已不存在。但这些寺庙的名称却被作为街巷名称流传至今。如莲花斗的名称源于这里有座莲花庵。还有石佛寺弄,药王庙弄,三宝殿弄,佑圣观弄,吉庆寺弄,宝莲寺弄,寒山寺弄,观音寺弄,大悲庵弄,青莲庵坊,路头堂街茅山堂等。走在这些街巷里弄仿佛听到昔日晨钟暮鼓,看到香火缭绕。

    其实街巷名称和路一样,原本没有路,路是人走出来的,街巷也是人们喊出来的,时间长了约定俗成,于是就有地名。有些地名与人的衣食住行有密切的联系,特别是食,毕竟“民以食为天”如米店弄,油车弄,韭菜弄,杀猪弄,鸭行里,鸭蛋桥浜,吊鳝鱼弄,还有生猪,咸肉集散地猪行河头,鱼虾水产集散地方基上,鲇鱼墩等。历史上老百姓菜篮子项目名称都留到了地名上。这是市并文化在地名上的反映。举金阊街巷地名为例来说,有的源于历史上人们从事的行业,如山塘街花园弄就是古时花农们出售玳玳花,白兰,茉莉等茶花的集贸地,还有绣花弄,剪刀弄,摇线弄。梗子上是旧时当地居民做旱烟梗子卖故名。位于白莲桥浜的筷子浜是我市制作筷子的手工作坊集中地,沿河一带有几十户人家从事筷子制作,并以此养家糊口,时间一长人们就称筷子浜了。还有茶厂弄榨油坊,广济路旁的石灰弄因过去此地有石灰窑故名。山塘街西头的席坊弄旧时是苏州各种草席加工生产地,原料来自浒关,车坊等乡镇,经手工编织成有各色图案花边的床席,枕席,坐几席等。这种草席滑爽柔软,透气性强是夏天百姓家不可少的消暑用品,产品远销各地很有名气,席坊弄名称传到了今天。清代这里有月华庵《玉蜻蜓》的故事就取材干此。

    有些地名与历史上社会政治,军事,经济中发挥的功用有关系如南浩街北浩弄,过去是护城河濠沟,以吊桥为界,吊桥以南称南浩街,桥北称北浩,而吊桥原来是木桥可用绳子吊起桥面,用以军事防御,故称吊桥。位于吊桥南边护城河边的万人码头,原为押解犯人专用,后改为客.运和货运码头,明清时代因码头旁的南浩街商业繁荣万人云集故称万人码头。讲到金阊的地名,乐荣坊是很有名气的,解放后改名为新风巷,是一条东西走向,只有150米长的弄堂。弄堂不长,但有九家小旅社,好几家妓院,是旧时石路地区妓院集中的地方,乐荣坊成了烟花巷的代名词。金阊街巷地名历史悠久,底蕴很深,是苏州吴文化的一支文脉。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