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江四鳃鲈鱼何以绝迹?

姑苏晚报 20160424 B第04版

■王为国



  松江鲈鱼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化乡愁”。
  自从晋代苏州人张翰因见秋风起思家乡“菰菜、莼羮、鲈鱼鲙”而辞官回乡隐居,发明“莼鲈之思”后,“松江鲈鱼”就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和追捧,历朝历代吟咏“松江鲈鱼”的诗句层出不穷,比如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元稹的“莼菜银丝嫩,鲈鱼雪片肥”。宋朝的相关诗句有张怀的“鲈鱼未得乘归兴,鸥鸟唯应信此心”;梅尧臣的“吴江下有鲈,鲈肥鲙堪切”;苏东坡的“金橙纵复里人知,不见鲈鱼价自低。须是松江烟雨里,小船烧薤捣香齑”,“不须更说知机早,直为鲈鱼也自贤”。明代唐伯虎的“鲈鱼味老春醪浅,放箸金盘不觉空”……
  近两千年的文化积淀,成就了松江鲈鱼的美名,使它成为一条寄托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乡愁”的文化之鱼,一条形象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出仕”、“入仕”智慧的文化之鱼。

  洄游区域的变迁

  这个“松江鲈鱼”起先不是特指现在属于上海市的松江县,此松江在公元1278年元朝朝廷在华亭设松江县之前,都是指吴淞江。范成大在《吴郡志》里说“江(吴淞江)鲈四鳃,湖(太湖)鲈三鳃”,他还说吴淞江里的四鳃鲈鱼“尤宜鲙。洁白松软,又不腥,在诸鱼之上。”而三鳃鲈鱼的味道就不如四鳃鲈鱼。那么,就是说在宋朝时期,吴淞江里的鲈鱼都是四鳃鲈鱼,而太湖里的鲈鱼是三鳃鲈鱼。
  到了明朝正德年间,方志上有关吴淞江四鳃鲈鱼的记载又有了变化,“出吴江长桥者味美,肉紧,缕而为鲙,经日不便。出桥北者三鳃,味咸,肉慢”。“吴江长桥”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垂虹桥,就是说在范成大的南宋,吴淞江里随处可见四鳃鲈鱼,而到了明朝正德年间,四鳃鲈鱼只有在吴淞江的垂虹桥南面才有,而过了垂虹桥往北的吴淞江里只有三鳃鲈鱼了,这个变化很明显,也很蹊跷——垂虹桥是南北走向跨在吴淞江上,应该说桥东、桥西的区别,怎么会是桥南、桥北的区别呢?笔者深究也未获答案。
  再看清代,《同治苏州府志》中关于四鳃鲈鱼有这样的记载,“鲈鱼之名出吴江者最著,元郭堂部诗所谓:‘劝君听说吴江鲈,除却吴江天下无’是也。……今四鳃鲈盛于松江府,……”就是说在清朝,吴淞江里的四鳃鲈鱼主要是在上海市的松江县段了,于是历史上的吴淞江四鳃鲈鱼就成为名副其实的“松江鲈鱼”了。而在之前一直是集中在太湖和吴淞江的交汇处的,无论是垂虹桥下,还是吴江塘路石坝的石缝里。这个变化是很特别,也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变化。
  再看当代,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宴请尼克松的菜单中有一道菜就是吴淞江里的四腮鲈鱼。那张经典的周总理给尼克松夹菜的照片上周总理夹的菜就是吴淞江四鳃鲈鱼。1986年,英国女王来到上海,点名要吃“尼克松鱼”(她一时忘记了鱼名),上海市政府马上派人去松江县调拨,但松江县没有。又派出多艘渔船去捕捞,结果一条也没捕到。英国女王最终没能吃到“尼克松鱼”。

  体型大小的变迁

  那么宋朝范成大所记载的松江鲈鱼和明朝王鏊所记载的松江鲈鱼以及清朝方志所记载的松江鲈鱼是不是同一类四鳃鲈鱼呢?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来看看古代不同时期吴淞江四鳃鲈鱼的体型大小有什么区别。
  从《后汉书·方术》之《左慈传》中,我们了解到魔术师左慈在大司空曹操的宴席上的即兴表演,在盛有水的铜盘里钓到的吴淞江四鳃鲈鱼都是三尺以上的大鲈鱼,书中关于此次即兴表演的描述很精彩,“操从容顾宾客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吴松江鲈鱼耳。’放(左慈字元放)于下坐应曰:‘此可得也。’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操大拊掌笑,会者皆惊。操曰:‘一鱼不周坐席,可更得乎?”放乃更饵钓沉之,须臾,复引出,皆长三尺余,生鲜可爱。“可见,在汉朝时,吴淞江四鳃鲈鱼就有名了,比那个发明“莼鲈之思”的晋代的张翰还要早。而且那时的吴淞江四鳃鲈鱼的个头都很大,动辄三尺来长。虽然古代的尺寸比现在的要小一些,即使这样,“三尺余”的鲈鱼个头也是相当惊人的。
  再来看看唐宋时期。在吴淞江隐居的陆龟蒙曾写有这样的诗,“江南春旱鱼无泽,岁宴未曾腥鼎鬲。今朝有客卖鲈魴,手提见我长于尺。呼儿舂取红莲米,轻重相当加十倍。”有幸买到尺来长的鲈鱼,陆龟蒙的喜悦心情溢于字里行间。说明在唐宋时期,吴淞江里还有尺来长的四腮鲈鱼。
  而在元明清时期,笔者翻阅了大量的方志史料,都没发现有关于吴淞江四鳃鲈鱼体型大小的明确记载。后来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王建革的相关文章中找到了记载,王教授认为明清以后只有三四寸长的小鲈鱼不是历史上吴淞江所独有的大号四鳃鲈鱼,而是在全国许多水域都有分布的“菜花差味小鲈鱼”。按照王教授的说法,就是在明朝以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吴淞江四鳃鲈鱼就已经绝迹了。

  吴淞江水环境的变化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绝迹呢?
  王建革教授认为:松江鲈鱼是一种降海洄游型鱼类,产卵场在潮间带,产卵期为二月中旬至三月中旬,一般雄鱼先达产卵场,钻入牡蛎壳堆成的洞穴中,等待雌鱼前来产卵。繁殖后雌鱼离去,至近岸索饵,雄鱼护卵,需要在洞穴中逗留一段时间再到近岸索饵。
  松江鲈鱼的减少正与丰水环境和产卵环境的改变有关。由于这种松江鲈鱼对吴淞江水域条件的敏感,所以非吴淞江水域的周边地区没有这种大号的四腮鲈鱼。
  吴淞江原本江面宽阔,水量丰沛。在唐朝到钱氏吴越国时期,吴淞江流域的水利建设是完善而又周全的,各支流都有堰闸设施,保障了吴淞江流域少有水旱灾害。到了北宋,吴江县城被吴淞江所分隔,百姓往来靠船只摆渡。于是,修建了吴江长桥,就是垂虹桥。当时的吴淞江江面还是比较开阔的,吴淞江水量丰沛,水流顺畅,所以在唐时期吴淞江里的四腮鲈鱼很多,而且还有尺来长的大鲈鱼,它们可以很顺畅地洄游到太湖和吴淞江交汇处,并在此聚集,所以唐宋时期,无论是方志史料还是文人诗句中所提及的吴淞江大号四鳃鲈鱼都是在那个区域的。
  那么,后来为什么情况发生了变化呢?就是因为吴淞江大号四鳃鲈鱼洄游、繁殖和成长的良好的水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吴淞江各支流的水利设施遭到毁灭性破坏
  入宋以后,吴淞江流域的各支流的水利设施遭到了毁灭性破坏。对此,郏侨在水利书中也提到,宋代端拱年间(公元988-989年),为了便于漕运,把江南的粮食通过京杭大运河运到当时的首都开封,负责漕运的官员乔维岳把宋以前吴淞江各支流完善而周全的水利设施全部毁坏,从而使得吴淞江流域的河网失控。而后来的水利官员把自己的部门、职位看作是可有可无、不重要的部门,根本就没有用心去做水利工作,所以很快那些水利建设部门和水利官职都一概废除掉了,“都水营田使”改为了“转运使”。从那以后,吴淞江流域的水旱灾害就开始多了起来,吴淞江流域的淤塞情况就不断严重起来了。
  (二)吴江塘路和垂虹石桥的修建改变了吴淞江主干道的水势方向
  还有个原因就是,在宋代修建了吴江塘路,更是阻挡了大量的太湖水进入吴淞江,使得吴淞江江面日渐缩小,江水也日渐减少。而在元代时垂虹桥也由木桥改为石桥,阻挡了部分太湖水进入吴淞江。吴江塘路和垂虹石桥所造成的危害是明显的,使得太湖水进入吴淞江的水量大为减少,从而不能有效冲刷三江潮淤,导致三江淤塞,吴淞江主干道水势转向。
  (三)吴淞江主干道转向、改道阻断了四鳃鲈鱼的洄游通道
  王廷瑚在《三江考》中描述了这种严重的淤塞情况,“金元之际,太仓东涨沙滩,渐成平陆数十里,而娄江有淤塞之叹;吴淞江中段又涨沙填满水道,反绕于淀湖、三泖以达黄埔。
  逮张士诚霸吴,见太湖水涨淹没田畴,发十万兵马疏浚白泖,分泄湖势。……明夏忠靖公原吉大兴水利于吴中,将太仓城西门外自北而南门,通刘家河以代,娄江之水从刘河口以达长江,又疏吴淞江中段并一切支流,俾尹山、夹浦之水不必绕道,直达吴淞口。”很明显,从元朝开始,三江淤塞严重,兴修了许多水利设施,导致了吴淞江主干道的转向,改道,尤其是后来夏原吉“以黄代淞”,更使得吴淞江成了黄浦江的支流,吴淞江河段虽然保存,但水流细微,吴淞江大号四鳃鲈鱼根本无法洄游;黄浦江段水流湍急,也难以洄游。于是其洄游、繁殖、成长的良好水环境逐渐丧失,所以大号四鳃鲈鱼在明代“以黄代淞”后就基本在吴淞江绝迹了。

  饵料的减少和消失

  吴淞江大号四鳃鲈鱼属于肉食类鱼类,其食物主要有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挠足类、水生昆虫、底栖动物、虾类和鱼类等。在吴淞江流域江面宽阔,水量丰沛的时候,这些食物饵料比较多,尤其是在吴淞江中段最为丰富,王建革教授认为吴淞江中段原本江面开阔,地势低平,水量充沛,适合这些四鳃鲈鱼饵料的大量繁殖和生长,所以使得在吴淞江洄游的大号四鳃鲈鱼有了丰富的饵料,从而利于鲈鱼的繁殖与成长。但是,元朝以后吴淞江淤积加剧,元朝的水利官员和明初户部尚书夏原吉在治理吴淞江水患的过程中的一系列举措,改变了吴淞江中段一带的主干河流地位。吴淞江中段的主干河流地位失去后,就使得其江水不断减少,江面也不断变窄。从而使得四鳃鲈鱼的饵料不断减少,甚至消失,这也使得吴淞江大号四鳃鲈鱼失去了赖以繁殖、成长的食物,自然也就渐渐绝迹了。
  虽然清朝的《同治苏州府志》里有“今四鳃鲈鱼盛于松江府”的记载,但这个四鳃鲈鱼已经不是后汉时期动辄三尺来长的超级四鳃鲈鱼了,也已经不是唐宋诗文中的动辄尺来长的大号四鳃鲈鱼了,而是只有三四寸长的小四鳃鲈鱼了,是差味的,在全国许多水域都有分布的小四鳃鲈鱼了。而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吴淞江里,连这样的小四鳃鲈鱼也绝迹了。
  从吴淞江四鳃鲈鱼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合理、科学、有效地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那么必将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像吴淞江四鳃鲈鱼这样的自然界的珍品不断减少,甚至消失、绝迹,因此,环境保护应该引起我们每个人的关注和重视。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