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雪球越滚越大──苏州工业园区成长足迹与未来走向(三)

苏州日报 20050318 二卷110页

■杨帆

资本有着最锐利的双眼。 

    写在苏州工业园区2004年年度总结里的这段话证明了资本的有的放矢:“产业的聚集度进一步增强。大项目、研发项目和增资项目成为招商亮点,企业开工投产数再创历史新高,产值超50亿元的规模企业达8家(其中超100亿元4家 、超200亿元1家),比上年增加了5家,IC、TFT等高科技产业链加快纵向延伸、形成了优势产业集群。” 

    产业集聚创造园区引力 

    园区的吸引力何在?有的企业认为这里有优良的基础设施、亲商的政府服务,有的企业认为这里聚集了那么多先来者,没有理由会大家都“看走眼”,也有的企业就是因为这里的产业集聚而来,因为产业配套的需求而来。 

    对于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工业为主体的园区来说,苏虹路是一个精彩的节点,在世界IT产业转移的市场机遇中找到了发展的契机。18个月为周期的“莫尔定律”决定了IT制造基地95%的产品5天内到达用户手中,而来自国际IT制造业的最新要求,又升级为98%的产品2天内到达用户手中。根据这一行业的要求,苏州沿沪宁线以IT制造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带,首要的任务是进一步完善IT产业链。而这个产业链已经在苏虹路上初见雏形。这条路上已投产并具备相当规模的77家企业中有37家企业与IT产业有关,有代表性的IT产业门类在这里都能找到典型的企业代表。从生产半导体产品的美商国家半导体、飞利浦半导体到生产半导体设备的爱发科真空、百腾科技,从事PCB行业的高德、罗杰斯、旭电,加工电脑类产品的友达、迈拓、天弘,以及相关通讯产品加工的安德鲁、诺基亚、联建等,可以很容易地罗列上一大串。 

    如果说,苏虹路产业走廊是园区高科技产业高地的一个缩影,那么,对于整个长三角产业链而言,园区由此舞动起了整个产业长链的一极。这里生产的元器件在最短的时间输送到世界各地,先进的技术、领先的工艺可以在这里一见端倪。来自园区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园区规模以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产值751亿元,同比增长54%,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9%,为工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产品结构升级提高了外贸出口能力。园区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改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截至去年年底,园区机电产品出口113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达95%。 

    产业优化提升竞争优势 

    新的发展规划还是会令国际资本心生向往。 

    园区有关部门分析指出,从当前园区制造业的发展基础和产业竞争力来看,园区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IT产业,且大多IT企业呈现一种“菱形”结构,即处于上游的研发环节和处于下游的销售环节比较薄弱,而处于中间的制造环节基础较好。为此,今后园区要在巩固现有制造业优势的基础上,强化产业升级和产业多元化,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全面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其中,包括在主动地有选择地接受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的同时,更要抓住民营经济快速崛起的有利时机,积极构筑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联系协作的平台和互动交流的桥梁,呼应跨国公司的本地化战略,引导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开展全方位配套合作,谋求多元资本、技术的融合与渗透,加快形成有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配套体系。 

    与此同时,园区将大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不断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立研发与制造紧密集合的现代制造体系。通过政策引导、服务配套等方式,千方百计鼓励和吸引更多外商投资者在园区设立研发机构和研发中心,尽快形成研发引导产业升级的新局面,使园区制造业发展逐步建立在依靠企业自身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园区要鼓励和倡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水平,重点利用好和发挥好中科院、独墅湖高等教育区等机构的作用,引导民营企业在项目开发、重点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之开展广泛的合作,全面增强企业在前瞻性领域的基础研究能力,为区域产业的升级提供强大的原创力。 

    在培育发展园区总部经济,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园区提出要在企业总部的对外引进上,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产业优势,与上海等地实行错位发展,着力引进电子信息行业的企业总部,使园区的总部经济具有鲜明的行业和地域特色。在企业总部的对内培育上,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鼓励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集团设立区域总部的政策,在土地供给、税收优惠、职工住房、人才保障等方面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优良的环境。同时,要抓住国家逐步放宽对加工贸易型企业产品内销的限制,积极鼓励和引导好这部分企业在园区设立地区营销总部,通过转变身份帮助企业开拓更为广阔的国内市场。 

    为加快产业多元化进程,全面增强区域对外部环境波动的抗击能力,园区还将在集中全力做强核心产业的同时,要重点瞄准汽车零部件、航空零部件和生物医药等高成长性产业,进一步加大引进和培育力度,尽快形成一批新的支柱企业,力争经过2-3年的发展,使上述产业占区域经济的比重由目前的12%提高到20%左右。要适当再引进一些内销比例大、税收高的食品类、软包装类、装饰类、印刷类、内销型新型建材类企业,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规避发展风险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