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办厂

苏州日报 20160304 B第02版

■阿坤


  “状元办厂”在清末时绝对是个时尚的新鲜词。自从隋开科取士至清末废除科举的1300年间,中了状元的,按照传统惯例,自然是去朝廷做官,至于去兴办实业的,当然是闻所未闻。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国因甲午战争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人在苏州等通商口岸设立工厂。消息传出,举国震惊。两江总督张之洞当即致电总理衙门,希望“饬王公大臣当迅速会议,设法补救”。然而条约已经签订,唯一的补救办法只有中国人自己创办近代工业。次年初,清政府决意兴办纺织企业,谕令各省“招商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张之洞与江苏巡抚赵舒翘几经商议后,两次奏请光绪皇帝,要求“振兴苏州商务,开办丝、纱两厂”。
  光绪皇帝在第二道奏折上朱批:“知道了,钦此。知照军机处查照可也。”至此,开办苏纶纱厂及苏经丝厂一事,终于得到朝廷的允准。时任国子监祭酒的苏州状元陆润庠适逢老母病故,返归故里守孝。1896年,张之洞奏派陆润庠经营苏州商务局,筹办近代化的丝织、棉纺工厂事宜。与此同时,张謇状元在南通设立了商务局,正在紧张锣密鼓地筹建大生纱厂。这便是轰动一时的“状元办厂”。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7月,苏纶纱厂建成开工投产,而大生纱厂开工则要晚半年多时间。
  当时的状元办厂,除了说到张謇与陆润庠,还应提及两个人。一个即是两江总督张之洞,他虽然不是状元,却是同治二年(1863年)在二十七岁中进士的第三名探花。他率先行动,在1889年,首先在湖北筹备汉阳铁厂(中国第一个钢铁企业),之后又办了湖北织布局。1892年(光绪十八年)织布厂在武昌开车,有纱锭3万枚,布机1000张。虽然织布局是盈利的,但张之洞却将织布局的盈利弥补铁厂、枪炮厂的亏损,使织布局一直处在高利贷的压迫下,无从发展。之后,张之洞看到棉纱销路很广,又办了两个纱厂。几年后,转租给广东资本家建办的应昌公司承办。另一人,即是去官在家的丁立瀛(同治进士),总理衙门也曾命他在镇江设立商务局,而他对兴办企业“兴趣不大,也无动作”,结果一事无成。
  陆、张两状元在办厂成功之后,走了不同的人生之路。
  张謇从此热衷于办实业而一发不可收拾,虽然他没有完全脱离政治,有时还表现得非常激进,但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兴办工厂、学校等方面。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上百所学校,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毛泽东在说到中国民族工业时说:“办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轻工业不能忘记海门人张謇”。
  与张謇不同,陆润庠虽然在苏州办了苏纶纱厂、苏经丝厂,但他骨子里还是热衷于仕途。在初创苏纶、苏经两厂时,经营上遇到不少困难。因商股没有招足,且建厂费用严重超支,加之刚刚投产,利润微薄,向来看重“官利”的商人股东便“烦言四起”,这又加剧了再招新股的难度。外部的竞争环境也日趋激烈,自1897年起洋纱进口数激增,而花价和工价又逐渐上升,纱厂盈利逐渐减少。
  同时期,由一些普通商人开办的纱厂纷纷倒闭。面对如此不利因素,陆润庠也失去了继续办厂的信心,萌生了全身隐退的想法,趁着服丧期满,于1898年6月回京重返仕途。苏纶、苏经两厂也让人承租了事。
  尽管陆润庠在办厂之路上走得并不远,只是短短的两三年时间,不像张謇那样在办厂的实业中大展宏图,成为著名的状元实业家,但陆润庠毕竟把一颗工业的种子,种植在苏州的土地上,用一丝一线掀开了苏州近代民族工商业的篇章。

  □阿坤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