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号街坊,梦想升起的地方

苏州日报 20071012 17卷033页

■记者

苏州古城旧在哪?

    2500多年的历史,铸就了苏州古城的血脉,也铸就了苏州古城特有的风貌。大量的古建筑、控制保护建筑以及大量的历史遗存是古城瑰宝;城市街坊水、陆双棋盘格局是古城精髓;枕河而筑的民居、玲珑秀美的小体量建筑风格是古城脉搏;粉墙黛瓦、黑白灰的素雅色调构成了古城的建筑特色,也是苏州古城建筑特色的遗传基因。

    正是这些古建筑、老房子构成了苏州特有的古城风貌和历史沉淀,但也正是这些古建筑、老房子导致了苏州古城面貌破旧的现状。

    ——古城内大部分立帖式住房还是清末民初的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大都破旧不堪。

    ——这些住房不成套,缺乏基础设施和空间配套,无法引入现代化生活的煤气、卫生设备。

    ——古城区水陆两路的交通格局,适应非机动车为主的道路构架,这和日益增长的私家车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老公房长期的低租金福利制度,使得房管部门对直管公房的维修能力,特别是对一些保护要求较高的古民居中的文物建筑、控制保护建筑的保护维修能力受到限制,房子得不到很好的保养保护,居民的生活条件极差。

    ——上世纪90年代之前建造的老住宅小区配套设施缺少,或者功能不足。

    古城新居:一场攻坚一场梦

    为改善苏州古城面貌,苏州市历届政府都做了不少努力。从上世纪90年代实施的“古宅新居”改造,10号、16号、37号三个街坊改造的试点,到本世纪初市房管局在东麒麟巷的直管公房成片解危改善,直到观前街和近年来山塘街的改造以及环古城风貌带的改造建设。

    这些改造的基本理念是“重点保护、合理保留、局部改造、全面改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和历史传承的有机结合。相对于成片推倒重建、以开发商为主导、统一设计、建设的大规模改造方式,小规模成片改造主要以使用者为主体,以解决使用者的实际问题为目的,采用包括改建、翻建、加建、内部改造、维修、清理整治等多种方式,除涉及居民住房条件的更新、改善外,也使传统居住区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和提高。

    中途夭折的街坊改造

    提起当年54个街坊改造的计划,所有经历过的人都为之扼腕叹息。为了进一步改善苏州古城破旧不堪的面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市将古城区划成54个街坊,逐一进行改造。1995年10月,第一批10号、16号、37号三个街坊改造的试点开始进行,到1998年末全部结束。后来又陆续完成了一些街坊的道路建设、街景改造、地块综合开发等工程。但是,由于缺乏资金等多种原因,54个街坊改造计划在2001年全部停止。

    场景:37号街坊 关键词:三个试点

    说到古城改造,不能不提37号街坊。37号街坊南至十梓街,东至官太尉河,北至干将路、西至凤凰街,总占地22.08公顷,涉及寺庙、古塔、民居以及各类工业和民用设施。改造工程由当时的苏州沧浪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承建。集团董事长史建华毕业于东南大学工民建专业,他认为,如果在街坊内实施零星改造,不仅会破坏街区原有脉络,无法形成统一协调的景致与风貌,而且不利于市政配套的迅速更新。事实证明,改造后的37号街坊道路畅通,古风犹存,且入学就医方便,购物与网点分布合理,为此类街区的改造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成熟模式。

    据史建华介绍,在规划方面,37号街坊改造工程以区域内始建于公元982年的“双塔”为轴心,对周边建筑实行“限高”,并使建筑交叉排列,令居民从街坊内的任何角度都可遥视双塔秀姿。在街坊北部,以定慧古寺、古塔、袁学澜故居古宅为依托,形成明清风格一条街;南部对旧宅实施改造,再造典型苏州民居;东侧依官太尉河、叶家弄及四座古桥筑楼,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古典风貌;西侧则依凤凰街交通干道建成古朴特色商市。该街坊的规划不仅保持了传统规划特点,而且在总体环境氛围的把握上体现了质的提升。

    在建筑方面,该工程以院落形布局分割地块,各院落既相对独立,又以围墙或走廊关联。房屋外形结构多饰以古城特色符号,使文化感和文物感渗入居民生活。同时,扩大住宅间距,提高户均居住面积,改善室内平面布局,提高市政公用设施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后的37号街坊还成为苏州市已建成并开通的四个信息化小区之一,使古老街坊的原居民享受到了全新的信息化生活方式。

    场景:东中市关键词:“先剥皮、后掏瓤”

    在2006年东中市的路北没有整修之前,这条马路是苏州有名的“阴阳马路”。

    由于这54个街坊中有大量的直管公房,苏州市房管局公房管理处处长俞国祥参与了当年的街坊改造,对改造过程记忆犹新:“为什么叫阴阳马路呢?东中市其实就是当年54个街坊改造不了了之的后果。当年的街坊改造只改善了路南面的沿街建筑,因此路南都是三、四层的古典式商铺,非常漂亮;而路北面,被称为‘民国一条街’,全是清末民初的老房子、老建筑,大都破旧不堪。现在虽然经过了2006年的整修,但是依旧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有些老房子的地面要比外面的马路低70厘米左右,居民的排水等卫生设施也没有得到改善。”“1998年,三个试点全部通过验收后,资金问题首先暴露,37号街坊是收支平衡,其他两个街坊运作下来是略有亏损。随着街坊改造的大面积推开,资金短缺这个问题暴露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到了1998年,房地产行业特别不景色,银行压缩银根,房地产企业亏空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市政府提出了‘先剥皮、后掏瓤’的说法。当时这句话出现在文件上的时候,许多人都议论,这样一句可以算是粗俗的话怎么能登大雅之堂呢?但是,事实证明,这句话说得非常贴切。”俞国祥说,“所谓‘先剥皮、后掏瓤’,指的是先改善每个街坊沿路的建筑,然后用这部分资金,再来改造内部的老房子。后来,连这部分资金都保不了,到2001年的时候,这个改造计划就不了了之了。”在市区,有二十多条马路进行了这种“先剥皮、后掏瓤”的改造方式,涉及10多个街坊。像景德路、念珠街、临顿路等,这些马路两旁的建筑都统一改造成古典式的商铺,大多为三到四层,充分体现了苏州的古城风貌。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走进这些马路的背后,一排排老房子、一条条狭窄的小巷,居民的生活质量大多没有像37号街坊的居民那样得到很好的改善。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