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传承“新与旧”相得益彰——“平江路何以成为中国经典”系列报道之二

姑苏晚报 20090928 04版

■简平、沈红娣

■总策划:詹刚 撰稿:本报记者 简平 沈红娣

    “看着好看,住在里面却怨声载道”,作为历史文化富集区域的街区,同时也是居住和生活条件比较落后的地方:街道狭窄、建筑破旧、市政设施不完善、居住人口密度过高。一方面要保护奇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另一方面要使当地居民享受现代化生活的便利,如何在新与旧之间权衡,是许多历史街区普遍面临的又一道难题。从大拆大建到重视风貌性保护,规划专家在平江历史街区提出了原生态保护概念——不是简单的仿古复古,而是保存其真。这种观念嬗变,不能用修旧如旧简单地概括和诠释,而是在强调保护的同时,也必须认真考虑它的可持续发展。

    最大限度保持原生态

    平江历史街区保留下来的大量历史建筑多为明清时期建造的砖木结构,历经了百余年风雨,木构件腐蚀损坏较多,墙体坍塌脱落严重、生活配套设施基本没有。仅凭传统技术手段已不能实现对这些房屋结构的保护。

    位于平江路钮家巷口的董氏义庄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曾改做学校和塑料工厂,义庄的大厅和部分沿河房屋仍保持原貌,但破损严重。北部原有的房屋已拆除,改建为三层的混凝土厂房,后来又成为垃圾中转站,环境极差,外貌与历史街区严重不符。

    设计者对义庄原有建筑做了认真的调查分析,大厅还很完整,原样保护,更换腐蚀的梁柱,修缮补全门窗,一些木雕花饰也原样恢复。沿平江河是义庄房屋山墙,呈现出苍老古朴的景象,其中最严重的一面已倾斜成时钟的“七点”角度,为了让外面倾斜的墙面倾而不倒,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原生态,专家在内部大动干戈,用钢筋结构的纵横支撑卸下旧墙的承重功能,并将倾斜的墙体进行固定,保持倾而不倒的原样。同时在技术上加强屋面保湿和防水设施,加强门窗、墙体的密闭性和隔温效果,室内隐蔽处安放空调等现代设备,既保留了古建筑的观赏性,又提高了内部的舒适感。“光这一堵墙的代价就是普通墙的七到八倍。 ”从外表上看,平江路变化不大,路面除了原来的石板,有些地方铺了青砖,老房子远远看去似乎仅仅是粉刷了一下,该斜的斜,该缺的仍缺。借用了老屋的形象,新与旧有了统一和协调却又有着区别。新的是现代理念,绝不仿照抄袭旧的,老的不适应现时要求,也要更新改变。清理现场时,在积土中发现了早年埋没的牌坊石柱,不作修饰,也不添置缺失的构件,原地竖立,以记录历史的变迁。

    可用一切建设工艺和设计理念

    参与平江路整治与保护规划的建筑专家、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童明博士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历史街区都有边缘化的倾向,即本地人不关心,只有外地人和游客感兴趣,这样下去的后果是,房子的外壳保留下来了,但是其内在的生命力没有了。为了将这些建筑从城市人群的边缘地带拉回到中心位置,设计者决定,可以动用一切建设工艺和设计理念。

    筑园是一家以建筑文化为主题的高级旅馆,这里原为清代张氏故宅“三合堂”,共有四间院落,由于历史的变迁,仅保存下来第一部分建筑。为使现存的建筑得到充分保护,并适合现代人的审美和使用需求,由上海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与德国专家共同参与了对这处老宅的现代化改造。除了加入现代设计元素,更对其使用功能进行完善,增加了通风系统、地热、中央空调、液晶电视、24小时热水、无线上网、电子门禁等现代生活设施,特别是同层排水、节能保温技术等在新造建筑中也不多见的现代手段,使古宅改造后古朴中不失质感。经过历时一年的设计改造,筑园会馆获得了由上海市建筑学会颁发,被喻为上海建筑界的“奥斯卡”奖的第二届建筑创作优秀奖。

    寿安桥畔的“水立方”建筑在老街上显得异常前卫。这个比奥运“水立方”超前了四五年的建筑,把一个供人参观的文物性建筑变为休闲的实用性场所,来丰富历史街区的层次感、流动感和空间感,历史与现代在平江路上的碰撞第一次让人有了不可思议的感觉。

    无论是筑园会馆还是水立方建筑,不难看出,最初的设计者匠心独具:即使将来证明这个建筑是失败的,我们也要将它保留,为的是说明,在平江路,整个古城保护的实践中,苏州人曾经走得多么远。

    70条街巷的功能修复

    平江路联萼坊大院内住着三十几户人家,在这里一住就是50年的张到根感受最深:点煤油灯过日子的都有过,院子里都是烂泥路,地势低洼,一下雨就是水漫成河,蚊子多,湿气重,出脚不便,吊桶马桶脚桶和煤炉,成了平江人家离不开的三桶一炉。

    不留住居民的生活,街区便无法真正复活。千年古城缩影的平江历史街区的架构是纵横交叉的河道,让平江河水重焕光彩成了首要内容。改造之初,平江历史街区对近万平方米的河道进行垃圾打捞、淤泥清除、驳岸整治,并环通古河道与大小水系,以改善水质。在污水处理方面,将原先直接排入街区河道的污水全部截流,随后启动的平江路管线改造工程将污水、雨水、供电、供水、煤气、电信、有线电视、路灯自来水远程控制及街景控制的10余种管线全部埋入平江路地下,通过街巷整治让污水管进家入户,同时街区内还补种了绿化树木,新建公共卫生设施,使承载着居民原生态生活的70条街巷功能复活。院子里铺上了大理石,污水管道进家入户,家里用上了卫生间,空调、有线电视一应俱全,每天荡观前、逛公园,守着几十平方米的老屋,开心的张到根老人说,他可以在这里再住五十年。

    多年实践让平江区副区长梁振华有了深刻感悟:市场经济条件下,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对历史街区进行利用,传统风貌及历史遗存是前提,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保护的同时,作为现实生活场所的历史街区又不能违背居民的利益和需求。实践证明,恰当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扩大了砖木结构房屋的用途,使明清时期留存下来的老屋更具有实用性——既让历史街区“保存其真”,同时又在新时代发展潮流中焕发新活力。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