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婆桥忆赛金花

姑苏晚报 20060710 八卷135页

■佚名

在平江路上,自干将路向北的第一座桥叫“思婆桥”。桥身由花岗岩铺砌而成,虽几经重修还保留着它的旧日风貌。桥侧梁上的浮雕已被历史的风雨剥蚀得模糊难辨,但还能看出思婆桥三字。桥下轻缓的流水,似乎在静听它叙述遥远的过去。

    思婆桥正对建新巷,建新巷是解放后城市改建中连通了几条小巷展宽新建的。一百多年前,离思婆桥最近的一条小巷叫思婆巷,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小人物“赛金花”就诞生在这里。



    赛金花的真名叫赵彩云,父亲在顾亭桥畔的茶馆里挑水谋生。她自小爱打扮、好热闹。因为父丧后家庭生活无着,跟着人投身到花船为娼。第二年遇状元郎洪钧,纳为妾,并随其出使德、俄、奥、荷四国。她学会了德语、英语,因而得到德、英皇室的接见。



    五年后洪钧死,她不被洪氏家族所容,从而又重操卖笑旧业,流转于沪、津、京,以“赛金花”名挂牌。光绪二十六年,即一九OO年,八国联军侵占北平。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耻辱的“庚子事件”。整个北京城被侵略者的铁蹄蹂躏。赛金花由于能说德语,又因为本身的职业,为联军统帅瓦德西所重。也凭着这一些,她劝说瓦德西不要妄杀无辜,保全了北京城里不少人的身家性命。而此时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却挟光绪帝带着王公大臣西逃,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与国家兴亡。正因这一点吧,尽管她是个青楼女,人们还是感激、纪念她。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当国家面临强寇入侵的威胁,国民党当局对外妥协。赛金花的故事就成了国防文学的描述对象,用以讽喻自命为庙堂之器的衮衮诸公,赛金花也又一次为人注目。在她老年穷愁、孤独之际,许多好心人给予了资助。她死后,著名画家李苦禅为其作画募捐,齐白石为其题碑勒石,街坊将其义葬于北京陶然亭。



    在她幼时曾经来往的这座桥上,看着这桥下流水,思绪不禁流去她所在的那个时代。赛金花,她聪明玲珑、招人喜爱,嫁得状元,学得德、英二国外语。她有颗平常人的善心,在可救人时救了人,为此她得到人们的敬重。她又命苦,洪钧之后先后嫁过四个男人,嫁一人死一人,似乎得到了真爱却总不能到终。对她的苦难既有同情也有怅憾,是社会的成见让她遭受巨大困难,但她生性爱虚荣、贪享乐,所以终不能安下心来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苦日子,这也是她凄然而终的一方面原因吧。



    赛金花在北京陶然亭留下了她的墓,在她的故乡苏州也有与她有关的旧物。除这思婆桥而外,洪钧在悬桥巷迎娶她的状元府门厅还保存完好。在曲园后楼上还有一架据说是她作为状元宠妾时用过的钢琴。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