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泾浜传说

扬子晚报 20050414 五卷011页

■王瑞钟

五泾浜是山塘河的支流,在苏州众多河流中并不出名。五径浜原名“吴泾浜”,知道的人就更不多了。苏州话“吴”与“五”同音,地名的这种演化在苏州比比皆是。然而,小时候却听长者讲,五泾浜虽未载入正史,但她的历史远比山塘河早,甚至比有二干多年历史的苏州城还早……

    古代,太湖与长江之间被称作“九吴”,也叫“句吴”。句:音钩(见苏州府志),也是数字“九”的一种读法。那时,古九吴地区湖荡星罗棋布,河泾纵横交错。其中,最大最长的一条叫吴泾。她汇集了太湖与长江之间的湖湖荡荡的流水,长途跋涉,在现在的五泾浜口附近拐向东南,进阊门出葑门,穿过现在的姑苏城,继续席湖卷荡,浩浩荡荡奔向东海。于是,吴泾两岸的土地不再受到反复冲刷,地理条件明显优于其他地方。先民开始在两岸集聚繁衍。吴泾逐渐成为九吴原始文化的摇篮。

    吴泾浜乃古吴泾淤塞、“腰斩”后的遗址。由于先民耕灌和开凿运河,吴泾上游或被运河借道,或逐渐淤塞,慢慢失去了往日的气势,更由于春秋和唐二次腰斩,下游数经疏淤改造,“面目全非”,在姑苏城东、城南遂形成娄江、淞江、东江三江,承接吴泾、太湖之水入海。经过“去头宰尾”,吴泾终于落魄成“浜”,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五泾浜。

    伍子胥奉阖闾之命建都城,“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最后相中了吴泾两岸。这里地势较高,平坦而少湖荡,于是,在此筑了周围四十七里的长方形阖闾大城。圈进大量荒地以屯兵、种粮,也使日后城市建设留有了发展空间。同时,在吴泾流入的地方建了阊门水城门,开创了水陆城门并存的建城先例。在城内改造了吴泾,开凿了四横三竖的新水系,在东、南、北也相继开了水城门,这样不单便于城内交通建设,而且有利于城内荒地的开垦灌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三通四平,一次到位”。当时城周围湖荡尚多,为防洪水进城,便利用城外的湖荡开凿环城运河以分流吴泾水、太湖水。因此姑苏城并不是正规的长方形,护城河也是宽宽窄窄很不规则。正是这些利用湖荡改建的又宽又深的护城河,保护了姑苏城在2500年的历史沧桑中,虽历经战火创伤、水淹地震,却“旧城规模未有大的变动,城址迄今未曾改易”。这在世界城市史上也是罕见的。

    从五泾浜口到半塘这是东白堤。当时,这一段是整个山塘河中唯一的新开河道。南岸的莲花斗(原名莲花兜,因形如带柄之兜,又有莲花庵一座)、猪行河头(猪行较多)、油车弄(多榨油作坊)与北岸的山塘街组成了吴地“一河二街上下塘,沿河人家尽枕河”的典型格局。东白堤的开凿使这一带顿时成了商贾云集的地方,特别是一些运输量大的行业,如竹木行云集于莲花斗,猪行云集于猪行河头……一些手工业作坊如酱坊、蜜饯、饴糖、榨油、茶叶等纷纷扎营在这一带。从半塘到虎丘西山庙桥为西白堤,这一段原有湖荡若干。于是白居易填荡筑堤、栽柳种桃,这一带就更显得绿水青山,风景宜人了。这样游人就能从阊门山塘桥直达虎丘,再也不用绕道西园野芳浜了。七里山塘也就开始了她千年的兴衰史。  

    吴泾曾是九吴先民的母亲河,先民们在两岸进行原始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活动,曾经是那样辉煌。从阖闾大城建起到山塘的开凿,它逐渐地、悄悄地退出了吴文化的舞台,一藏就是千年,只留下五泾浜作为遗迹,成为吴文化的一块“化石”。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