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街坊的“前世今生”——桃花坞地理不完全扫描(1)

苏州日报 20100603 A第02版

■张晓亮

□本报记者 张晓亮

    桃花坞之于苏州,并不仅仅是一个美丽而诗意的名字。这里,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人文苏州”的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岁月无痕。如今,坐落于古城西北部的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在很多苏州人心目中更像是苏州城的“小西北”。走进这个地区,随意撷取一块,都能轻易发现它的“衰老”与“疲惫”。

    为了一探桃花坞地理的究竟,日前,我们走进了这块历史片区。打量历史,找寻答案的目光,从居民区较为集中的2号街坊开始。

    非典型老新村的30年变迁

    “老法头讲,唐宋时我们林机新村这一带,街坊精美,成片的桃花和油菜花盛开的田园前后相邻,风光十分秀丽。到了清代,太平军与湘军曾在这儿驻扎和厮杀,后来逐渐荒芜,变成水塘、菜地、乱坟岗。上世纪50年代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河塘,与对面的唐寅故居双荷花池相邻。后来,这边填了河,建起了林机厂和林机新村。 ”今年77岁的郑永利,家住林机新村5幢,说起2号街坊的变迁,目光变得悠长起来。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苏州林业机械厂在这里建起12幢居民楼。作为双职工,老郑一家分到了一套福利房,一室一厅,使用面积39平方米。从此,一家人在这里一住就是30年。尽管这房子空间局促,卫生间只有1.2平方米,“洗个澡穿个衣服都伸展不开”,但老郑一家当时已“很满足了”。

    然而,30年过去了,林机新村设施已严重老化。一到下大雨的时候,这里常被水淹,“记得在2008年夏天,水都快没到膝盖了,有四五十厘米深,我和老伴两天都没出门”。让人“后怕”的事情还有很多。郑永利说,这个有着300户人家的新村里,不少人家阳台水泥裂了,时常发生水泥脱落,“我们楼上就有人家阳台水泥掉下来,幸亏下面没人,否则真会出人命”。

    安全隐患难以消除,小区内外环境更堪称“混乱”。因为原林机厂改制等原因,现在的林机新村没有物业管理,“狗患”严重,外来人员进入随意,公共楼道乱摆乱放现象很普遍,“简直就像住在城乡结合部”。让郑老伯的老伴最头疼的是,身患癌症的她,需要一个宁静的休养环境。但窗外的大营弄,是条断头路,深夜便会成为很多卡车、土方车免费的“避风港”,“倒车请注意”的声响连续不断,让人难以入睡。到了白天,窗对面的出租老厂房里,模具厂、服装厂、乐器厂、包装厂等车间发出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就算是关上窗户,也不行。老房子隔音效果差,说话稍微大点,隔壁都能听到。 ”郑永利说。

    林机新村的困境只是2号街坊的一个缩影。整个2号街坊北至护城河,西至桃花桥弄,南至桃花坞河,东至人民路,面积近0.7平方公里,85%以上的区域属于桃花坞社区管辖。桃花坞社区居委会主任曹永伦告诉记者,这里地势低洼,老房子多,贫困人员多,整个社区的8000多人口中60岁以上的多达2300多人。“一听说有大雨、台风的预报,就是我最担惊受怕的时候,总少不了要到社区各处看看,因为这里对风雨的抵抗力太脆弱了。 ”他说。

    古城十分之一土地上的“四多”困局

    2号街坊是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内面积最大的一个街坊。

    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总面积约1.47平方公里,以桃花坞大街为核心,西、北至护城河,东至人民路,南到东西中市,包括1、2、7、8、9号街坊。这个片区,占苏州古城区面积的十分之一。多年来,古城街坊的肌理和层高严格控制,这里就既“占尽”古城风景,又尽展古城区历史的“包袱”和无奈。桃花坞肩负厚重的文化片区历史尴尬的生存着。“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老年人多、困难人群多、老房子多,外来人员多。 ”平江区政府有关负责人用“四多”形容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的人居环境。

    整个片区的基础设施也十分落后。总体地势较低,各类市政管线混杂;给水管网陈旧,管径偏小,难以满足规划发展需求;污水管网覆盖率不足,部分生活污水未能排入污水管网系统,不少居民还在使用马桶;电线杆、通信线路没有“入地”,线路复杂,景观视觉差;燃气管网覆盖率较低,大部分居民使用的是罐装燃气,不少人家还在用煤球炉,一到早上六七点,那呛人的烟雾,真是巷子的一道“风景”,还有老虎灶,十几年了,居民们还在用;街巷窄小,消防设施落后,难以满足消防要求。

    这里的公共配套也比较落后。几年前,有人将桃花坞地区形容为“古城区唯一不通公交车的区域”。近几年,古城区道路拓宽改造工程中,终于在该地区中街路沿伸工程、桃花桥弄(路)拓宽工程中打通了一条交通动脉。然而,这同时加剧了垫高路基后主干道与周边街巷的地势落差。据调查,石幢社区最低处与路面相差达1.3米,再加上整个地区缺乏完善的排水系统,每到汛期,石幢社区、西街社区等部分地区百姓深受水淹之苦,直接影响了居民生活。

    由于多年来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没有得到有效的整治保护开发利用,居住人员层次复杂,造成了一些地段“脏、乱、差”现象严重,违章建筑等问题突出。同时,石幢、桃花坞、阊门、西街四个社区的办公用房、基础设施都没有达到市、区关于社区居委会示范标准。居民健身娱乐的公共场所更是严重缺乏,便利服务也少之又少,居民反映强烈。

    老居民们对桃花坞新生的期盼

    走进郑老伯家,虽然空间很局促,但被打理得十分清爽。老郑告诉记者,房改后,他们把原来的福利房买了下来,两口子生活原本过得还算不错,都有退休金,不过,自从老伴患了癌症后,家里的生活质量下降许多。他现在的想法没有更多,无非是想换个地方住住,一来改善一下居住条件,二来能为老伴养病治疗创造一个清静安心的环境。“去年街巷整治中,我们新村下水管道改造了一下,抗洪能力提高了,但其他落后的‘本质’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真希望我们这里赶快动工呀。 ”他说。

    听说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即将进行综合整治保护利用,社区里的众多居民兴奋不已。家住下塘街的高盘生老伯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各级领导经常到桃花坞地区视察,自己就撞到了好几位,还召开座谈会,倾听居民心声,随着桃花坞综合整治改造利用工程动工日期的越来越近,大家的期盼也越来越强烈。

    家住桃花坞西大营门24号的孙根寿就是其中一位。今年72岁的孙老说,这些年来,桃花坞这块就是“脏、乱、差”的“典范”,整治保护开发利用绝对是好事。小时候,桃花坞大街上,都是卖工艺品的,纸扇、版画、文房四宝,我的爷爷也在大街上画画。那时候,老街的传统味道很浓。现在,这条街没什么文化品位,还开了废品收购店之类的店,外来人员很多,都是小商小贩,违章停车、垃圾乱扔,很难管理。这附近的治安也不好,“就拿我们院子来说,虽然装了一个大门,但一些外来租户进出不随手关门,我自行车偷了7部,助动车被偷过2部。”孙老说,“去年,我们这里搞了一次环境整治,污水管道改造好了,但治标不治本,希望这次政府能从根本上改善这里的环境,我们会积极配合,为桃花坞地区的新生尽一份力。 ”他说。

    链接1·桃花坞档案

    桃花坞的五个老街坊

    1.桃花坞地区的五个老街坊

    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总面积约1.47平方公里,以桃花坞大街为核心,西、北至护城河,东至人民路,南到东西中市,包括1、2、7、8、9号街坊。这个片区,占苏州古城区面积的十分之一。

    2.古城区54个老街坊的由来

    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是从点到线,再到面上,从文物古迹古民居到街坊再到历史街区,从街、巷、弄到整个古城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保护与更新实践。

    上世纪80年代,根据国务院所确定的全面保护苏州古城的原则,我市城市建设规划相关部门与同济大学合作,开展“古城容量”方面的科研合作,将苏州古城区划为54个街坊(唐代苏州古城街坊约60个)。对54个街坊逐块进行分析,提出了每个街坊为保护风貌所必须控制的因素和指标,它包括用地控制指标、建筑高度、建筑形式、主要保护对象等等。

    54个街坊的划分,区别于一般城市中的街坊或者居住小区的划分。它是依据苏州古城的历史格局,即沿着原来的河道,采用了以水系为脉络,河道为骨架,道路河流相对应的双棋盘模式而重新编号确定的街区。这种划分使古城的全面保护得以通过化大为小、集小为大的规划来控制。明确每个街坊的性质、确定它的保护内容,这样保护就更具有针对性。如果大而划之,不作细分,街巷保护的科学性就很难保证,整体保护的难度也会更大。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点、线、面”保护更新工作的基础上,1995年11月第一批三个街坊的改造试点正式启动,分别由平江、金阊、沧浪三个区选择10号(装驾桥巷地区)、16号(三茅观巷地区)、37号(定慧寺巷地区)街坊作为试点。街坊修建性详细规划反复论证,并多次赴京汇报,请建设部专家把关,在总结以往全面保护古城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街坊保护“重点保护,合理保留,普遍改善,局部改造”的十六字方针。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试点街坊初见成效,既保护了古城街坊的传统风貌,居住环境、市政、道路状况也大为改观。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市规划部门编制的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将桃花坞地区划入1、2、7、8、9号街坊,分别制定控制指标和指导原则,指导该地区的规划建设。此项控规成果获建设部银奖。 2003年,编制完成《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专门编制了1号、2号的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4年,编制完成《苏州古城阊门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整治规划》,为阊门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提供了实施保障。 2007年,又对《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进行修改完善,进一步对1、2号街坊提出了相应的规划控制和建设要求。 (记者 晓亮 整理)

    链接2·亲历者说

    “状元故居”里七旬老人的心愿

    □本报记者 张晓亮

    “老人家,住这里多少年了? ”“51年了! ”……提起几个月前,与来访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蒋宏坤的这段对话,周明宝仍然激动不已。

    周明宝住在下塘街10号清代状元陆润庠故居。故居为三落五进,如今已沦为“72家房客”——住有47户107人,还有外来租住人员25人。周明宝住在第五进,这里厅堂已变成楼上楼下几户人家的共用的厨房,厅堂内随意乱拉的电线如“蜘蛛网”交错,安放着多只煤气罐,由于没有什么安全措施,这个木结构的房子,时刻处于“火烧连营”的危险边缘。

    今年2月10日,蒋宏坤率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桃花坞地区调研时,特地来到状元故居,实地感受这里的现状。陆润庠故居纵深近百米,但只能通过宽度不过0.6米的备弄进出。“当时,天气不好,备弄虽然有天窗,但备弄里面漆黑一片。”好不容易走进了第五进,蒋宏坤亲眼目睹了故居的“乱象”,之后便和在场的周明宝攀谈起来。周明宝说,当时蒋书记问了自己“住了多少年? ”“为什么不搬出去? ”等一连串问题,还爬上陡峭的楼梯,查看老人的房间情况。老人当场就激动地留下了热泪。

    今年79岁的周明宝,1959年因人民路改造,告别了原来的家,搬到了公房陆润庠故居,在第五进楼上的一个4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暂时居住下来。没想到,这一住就是半个世纪。

    提及几十年来桃花坞附近的变化,老人摇了摇头,“要说变化,就是这里只剩下了老弱病残和住进的外地人。”周明宝说,自己患有高血压,老伴患小脑萎缩,没什么记性,需要自己照看。周明宝说,“第五进楼上,原来住着5家人,这么多年过去了,条件好的都搬走了,有一户搬到了澳大利亚,有两家买了新房子搬出去住,他们把房子出租了。就剩下我们老两口和旁边一户老夫妻,还留在这里。 ”“这么多年,这里都一直是这个样子,生活不方便。都还在用马桶,请人倒马桶,价格还涨了,现在每个月要花30元。”“备弄里太黑,天暗下来,都不敢出去。 ”老人说,年轻的时候还不觉得,楼上楼下爬楼梯无所谓。年纪大了,还有高血压,楼梯实在爬不动了,上上下下真不方便。她说,其实,对桃花坞整治,只有一个小小心愿,“就是我和老伴,能住到楼下,有个卫生间,离医院近点。 ”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