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风情

苏州日报 20050409 六卷026页

■徐刚毅

早在宋代,就有人说过:“天下最美苏州帅街”。苏州小巷之美,美在小巷里的建筑。粉墙黛瓦的民居朴素淡雅,错落有致的结构尺度宜人。石板街、弹石路和砖砌的街面又纤尘不染,令人赏心悦目。沿街那一扇扇石库门、将军门、矮挞门、墙门和砖雕门楼更是千姿百态,风情万种。

    苏州小巷之美,美在它拥有无数的历史遗存。两千多年的荣枯盛衰,全都堆积在了这一砖一瓦,一石一木之间了。古城内外弹丸之地,竟然集中了全国文物13处,省级文物47处,市级文物187处。除此之外,还有200多处控制保护的古建筑群落,以及那还没有纳入文物古迹的范围的十几座牌坊,几十座古桥和上百口古井。

    苏州小巷之美,最美的,还是小巷里走出来的人物,是那样的令人肃然起敬;自阖闾建城,苏州历代都不乏贤才俊杰,尤其自隋唐推行科举制度之后,文运更是昌盛。苏州一府,曾先后出过1500多位进士,45位状元。至于封疆大臣、征战良将、地方官员、社会名流更是不计其数。曾经以出将入相知名于世的北宋名臣范仲淹,其实他千秋永垂的功绩应该是办学;“一树独先天下春”,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府学就是他在家乡南园创办的;南宋初年,范成大出使金国,临危不辱君命,敢与金主力争国权,几乎被杀;南宋末年,奸臣贾似道祸国殃民,有位官职很小的武举人仰天长叹道:“吾为天下人杀似道,虽死何憾!”遂将贾似道杀死,自己也被捕,毙命于狱中。他叫郑虎臣,故居就在皮市街附近的小巷里。  清朝末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1885年从苏州小巷走出的吴大 督办吉林防务,代表清廷与沙俄代表勘查边界。谈判桌上,吴大澂不畏强敌,据理力争,得以收回了被侵占的珲春县黑顶子要隘地区,使中国船只得以在图门江口自由通航。《珲春条约》是中国在十九世纪中收回失地的唯一条约。

    苏州小巷,有一个现象颇为引人注目,那就是名门望族,他们对于苏州文化的贡献功不可没。土著的苏州人在汉晋时代有顾、张、朱、陆四大姓,唐宋时有归家、范家、叶家等,明清时则有王、彭、吴、潘、文、韩、贝、宋等等。这些世族大姓人才涌流,恰似群星璀璨,闪耀了苏州的千年夜空。三国东吴名将陆逊,其子陆抗也是名将,其孙陆机、陆云则都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明代文徵明和他的儿子文嘉以及曾孙文震孟、文震亨等也都是社会名流。至于苏州人津津乐道的状元,更是令人眼花缭乱。父子状元、祖孙状元、叔侄状元和同胞三鼎甲,一门两鼎甲,这种罕见的状元与探花同出一门的现象在苏州也是举不胜举。

    “书香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即便到了现在,这种家族文化延绵昌盛的现象也层出不穷。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称苏州顾家为“天下第一读书人家”。

    当代史学泰斗顾颉刚和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就都是顾氏后裔,而顾廷龙之子颐诵芬,则弃文从理,担任了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成为我国歼8新型战斗机的总设计师。十全街五龙堂怀厚堂老房子,曾是明代大学士王鏊十三世孙王颂蔚的故居。王在北京英年早逝,1906年其妻王谢长达将丈夫遗产捐出创办了振华女校。其女王季玉从美国留学归来,接替母亲主持校务达四十年之久,终身未嫁。

    近百年来,这所姑苏名校培养出了诸如费孝通、何泽慧、王淑贞等许多杰出的人士,而王谢长达自己的儿孙两代也有十多人成为国家科技精英,其中王守武、王守觉兄弟俩还双双成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

    小巷穿起了苏州古城,小巷又通过那些兀立的建筑、充栋的史书、留存的文物,还有那一代又一代活在人们心中的杰出人物,把古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下来。一年又一年的春风秋雨中,小巷静静地肃穆着,美丽不需诉说,美丽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代表自己的风情,更代表这座古城的魅力。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